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样的骨病,要当心多发性骨髓瘤

发布时间:2018-07-0951378次浏览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我刚刚收治的一个患者,几个月之前出现骨质疏松、腰腿疼痛,做了一些治疗效果不是很好,严重时候疼得起不来床,一直没找到原因,耽误了几个月。最近患者到我们医院,一番检查下来,最后确诊是多发性骨髓瘤

案例中的患者有骨质疏松等骨病症状,为什么医生检查时会往多发性骨髓瘤的方向考虑?

80%~9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有骨病的表现。患者常常表现为骨头疼痛、骨质疏松,稍微用点力就骨折了。如果患者长期骨质疏松、骨痛无法缓解,找不到病因,就要排除一下多发性骨髓瘤。

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会引起这些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会产生一种异常浆细胞,它是一种肿瘤细胞,可以分泌一些特殊的因子,这些因子能够溶解骨头,所以患者会有骨痛等一系列骨病的表现。一般最常发生骨质破坏的部位有两处,一处是颅骨,做检查会发现颅骨有一个个的小圆洞,其实是骨头被溶解了,医学上把这种表现叫做穿凿样骨质破坏。第二个容易发生骨质破坏的部位就是脊柱的锥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椎体,骨质容易变得疏松,患者会因为骨质丢失严重,甚至椎体一半被溶解掉了,所以稍微用力就骨折。因为脊柱周围都是神经,骨折后很容易造成压迫,影响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和大小便功能。

如果出现了案例中患者的情况,没有及时查找病因,会怎么样?

出现了骨痛、骨质疏松等情况,患者可能想不到去血液科看病,通常选择去做理疗,或者去疼痛科、骨科就诊,可能会延误治疗。因为造成这些症状的病因是多发性骨髓瘤,所以单纯治疗骨质疏松、吃钙片是不会起效的。及时治疗原发病,才能让病情不再进展,否则骨病会越来越严重,甚至稍不留心就会出现骨折。

老年人都会有腰腿疼、骨质疏松的症状,怎么判断是不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增高,中老年人居多。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问: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骨质疏松、腰腿疼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特别是女性更年期以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出现骨质疏松,怎么判断这些骨病是不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我提示大家一点,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的骨病跟骨质疏松不完全一样。骨质疏松一般有轻度的骨质脱钙,有时候可能也会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出现骨折,但是很少会反反复复的骨折。如果患者反复骨折就要查一下背后的原因了。我以前收过一个患者,脊柱出现了好几处骨折,躺在床上起不来,一查就是多发性骨髓瘤。建议老年患者如果出现了骨痛、骨质疏松久治不愈的情况,可以去血液科查一查血(空腹血)和尿(24小时尿),做个M蛋白鉴定检查就能筛查是不是多发性骨髓瘤。

相关推荐

两大原因导致多发性骨髓瘤
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可能有两大原因导致多发性骨髓瘤的出现,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还可能与遗传有关,此病可发生于慢性骨髓炎、肾盂肾炎、结核病、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上等。
多发性骨髓瘤的各种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同时也给家人也带来了烦恼,多发性骨髓瘤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疾病,而且它的误诊率也很高,所以大家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一定要有所认识,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各种症状。
01:54
骨髓瘤是怎么引起的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年龄因素都可能引起骨髓瘤。一、遗传性因素,骨髓瘤并不是遗传疾病,但在某家族有遗传倾向,更容易出现此疾病。二、环境因素,工作环境或者生活环境的因素,如接触辐射,X线、伽马射线、甚至是核泄漏等均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和基因的突变导致骨髓瘤。三、生物因素,如长期反复的感染损伤骨髓,造成基因的突变。四、年龄因素,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更容易出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异常,从而出现恶性血液病,即骨髓瘤。
01:48
骨髓瘤能治好吗
骨髓瘤不能治好,通过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治疗手段不断的优化,新药不断的出现,患有骨髓瘤的病人的总生存期在不断的延长,然而患者始终是在治疗、缓解和复发的过程当中不断反复。目前临床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许多新方案,如以万科为主的化疗方案,还有自体骨髓移植,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所以,纵使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并且不能完全被治愈。但此疾病并不可怕,通过目前临床上这些优化的方案,大部分病人的生存率甚至能达到七年、八年甚至是十年。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是什么意思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它是一个恶性疾病,最常造成肾损害,这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髓瘤对肾脏的损害有三个方面:第一,骨髓瘤异常的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的轻链,即大量的异常小分子蛋白,小分子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在肾小管里停留,造成管型堵塞肾小管,引起肾功能的衰竭;第二,骨髓瘤可以破坏骨质,当骨髓瘤破坏骨质以后,大量的钙释放到血液里,血液经过肾脏就会引起高钙血症,对肾小管造成损害,破坏肾小管的功能,使病人出现多尿或少尿;第三,骨髓瘤在化疗或骨髓瘤繁殖时,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可以形成尿酸、形成结晶,沉积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
语音时长 01:50

2018-09-21

60374次收听

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预防肾损害:第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有把异常的骨髓瘤细胞消灭,产生的小分子蛋白减少以后,对肾脏的影响才会小一些;第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高尿酸,这时要进行水化,让水多一点使尿酸不要沉积在肾脏,避免肾脏的损害;第三,除了饮水还要碱化尿液,让尿酸多溶解一些在尿中,不要沉积在体内。主要是通过这三方面来预防肾脏的损害。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21

59519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怎么办
多发性骨髓瘤出现肾损害需要血液透析,化疗。如果已经超过能够代偿的程度时,需要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肌酐、尿素氮,同时也可以清除化疗中带来的高尿酸血症。随着化疗的进行,肾功能可以逐渐的好转,可以脱离透析;也有一部分病人早期的肾脏损害比较严重,可能没有办法逆转,需要长期的进行血液透析。如果一边化疗一边透析,还有一定的生存期。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21

60633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的知识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血液系统中浆细胞的恶性增殖性肿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同时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多的免疫球蛋白轻链随尿液排出,称为本周蛋白尿,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又抑制了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易造成感染。
蛋白/患者/骨髓瘤从体检单中的“球蛋白增高”说开去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每年例行的体检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前不久,我们在我院生化检测的项目下面加了一行注释:如果在生化化验时发现“球蛋白增高,建议去血液科就诊,查M蛋白鉴定,除外多发性骨髓瘤等疾患”。那么,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生化化验时发现的球蛋白增高与多发性骨髓瘤有何关系?
介绍一种比骨髓瘤更易误诊的疾病:淀粉样变性
我们以前已经介绍过多发性骨髓瘤(MM),它是一种较易误诊的恶性浆细胞肿瘤,误诊率高达40%以上,但随着反应停、万珂和雷那度胺等新药的应用,患者的生存期已明显延长。
01:59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贫血时应该注意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会引起患者出现贫血和出血的表现,通过4到6个疗程治疗后,贫血都会改善,此时进入缓解期,如又出血就要警惕复发。要找清贫血原因,如贫血是骨髓瘤引起,通过补铁也能缓解。一定要搞清楚原因再加以治疗。
02:43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时机进行手术
骨髓瘤是造血来源恶性肿瘤,属于浆细胞克隆性病变,可导致溶骨破坏、肾损害、高钙血症和贫血等终末器官损害。首先诊断病人患的什么病,确诊是多发性骨髓瘤并且脊柱发生骨折,这时要先进行手术治疗。基本在化疗两个疗程病情得到一定控制后再去做手术。
02:01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需要放疗吗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主要是化疗。大部分病人的肿瘤长在骨髓里,外面看不到也摸不到包块,但也有少数病人肿瘤长在外边,这时候如果通过化疗使包完全消失,一般不需做放疗。但通过化疗大包还是存在,此时可以做局部放疗,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也较好。
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是否患有骨髓瘤
骨髓瘤的症状很多,最常见的有:一、贫血,病人会出现乏力、苍白、心慌、胸闷等症状。二、骨质破坏,病人会出现骨痛,比如腰背部的疼痛,甚至疼到行动不利。三、血钙的升高。四、肾功能的衰竭,其表现为尿量减少,尿里泡沫增多。
语音时长 01:18

2018-04-23

54029次收听

怎么确定是否患有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中浸润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多脏器的损伤。所以在诊断时,第一、要查看骨髓里的浆细胞是否大于10%,第二、患者有靶器官损伤症状之一,如贫血、肾衰、高钙血症、骨痛就可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语音时长 01:37

2018-04-23

6002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