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癌细胞怕热还是怕冷

发布时间:2018-07-2064197次浏览

癌细胞是诱发癌症的因素,说到癌细胞人人都害怕。但是癌细胞其实每个人都有携带,只有当癌细胞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会转变成癌症,说到癌细胞,你了解它吗?比如癌细胞怕热还是怕冷你知道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癌细胞怕热还是怕冷

癌细胞怕热。

癌细胞怕热的主要是因为,现在医学已非常进步,医师也愈来愈多,癌症却依然有增无减,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现代人普遍体温低下。当人体体温降至35度时,正是癌细胞最活跃繁殖的时候,反之,当体温达到39.6度以上时,癌细胞就会全部死掉。因此这说明了癌细胞是怕热的。

而且癌症是一种从头到脚都有可能发病的疾病,但心脏脾脏、小肠(十二指肠)是发生癌症机率较小的器官。那是因为心脏虽只有体重的1/200,却负责提供1/9的体温;脾脏则是红血球集中的地方同样属于高温器官;而小肠要负责消化,必须经常活动,自然会比较温热,从这些事实可知,癌症并不容易发生在温度高的器官上,人体容易患癌的器官如食道、肺、胃、大肠、直肠、卵巢子宫………等都是中间呈空洞的器官,有空洞的器官,细胞会比较少,体温也比较容易下降,所以比较容易患癌。所以这些都证实了癌细胞怕热。

哪些食物可以杀死癌细胞

1、茄子

中药许多方剂及民间验方中,时常使用“秋后老茄子”、“霜打茄子”。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茄子具有抗癌功能。曾有试验从茄子中提取的一种无毒物质,用于治疗胃癌、子宫颈癌等收到良效。另外,茄子中含有龙葵碱、葫芦素、水苏碱、胆碱、紫苏甙、茄色甙等多种生物碱物质,其中龙葵碱、葫芦素被证实具有抗癌能力。

2、大蒜

大蒜的防癌功效来自其所含的巯基化合物(例如:二硫化二烯丙基),这类物质可以影响体内代谢及消除致癌物,进而保护人体的健康。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中国胃癌高发地区,多吃大蒜者同少吃大蒜者相比较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要低得多。另外,众所周知,大蒜中含有能杀灭细菌的大蒜素,对许多人体消化道细菌有抑制作用,进而阻断人体内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

相关推荐

癌症早期症状有什么
癌症早期症状,基本上不存在着癌症的早期症状,因为几乎所有的肿瘤早期的症状都不是特异性的,也就是不是身体上出现了某种症状,就一定是肿瘤,因为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所以癌症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的。癌症早期的一些症状往往和基础疾病有关系,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胃癌,胃癌的早期症状往往就是一些胃的慢性疾病的症状,像慢性胃炎或者是胃溃疡的症状,像腹胀、腹痛,当然这种腹胀、腹痛只是上腹胀、上腹痛,或者叫胃胀、胃痛。另外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吃完饭以后食物在胃里面下不去,堵在胃里,胃不舒服。另外可能还会出现烧心、吐酸水这种症状,也就是这种一般的胃炎的症状或者胃溃疡症状,不是胃癌的早期的特异性症状。
语音时长 01:26

2021-07-09

51735次收听

不痛不痒痔疮会不会癌变
痔疮主要是三种类型:一种痔疮指的是内痔。所谓的内痔就是直肠的静脉丛,它的扩张,血液回流困难,直肠静脉丛的血液在直肠部位回流不回去形成一个扩张的静脉团,这就是内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内痔和外痔、混合痔,当然另外一个就是外痔。在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当中,内痔是完全不会疼的,内痔就是一个曲张的静脉团,不疼也不痒,只是如果内痔静脉团比较大的时候或者是有一些感染等等,出现内痔脱垂的情况下,一般可能有肛门的不适,一般也不会出现疼痛。因此所谓的不痛不痒的痔,一般就是内痔,内痔显然就不是癌症。
语音时长 01:14

2021-07-09

68209次收听

02:05
靶向药是终身服用吗
这种药物是不是终身服药,首先要看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肿瘤细胞如果总是应用这种靶向药物来进行治疗,肿瘤细胞为了生存就会改变对某些分子的结构,或者是改变细胞本身的结构来回避这种靶向药物的攻击,这时候再用这种靶向药物就已经失效了,或者是出现靶向药物的耐药的问题。因此这时候可能要换药治疗,当然靶向药物现在一般价格可能也比较贵,经济负担也是要考虑的方面。另外就是靶向药物的效果,还要考虑一些靶向药物的副作用,要综合起来来判断。
02:03
癌症转移了化疗有用吗
癌症转移就是癌细胞从最开始出现癌症的位置跑到其他的部位,分为近处的转移和远处的转移。临床上分类的时候,主要考虑局部的淋巴结的转移,再是远隔的转移。一旦癌症发生转移,说明已经丧失手术的机会,手术治愈的机会。此时可选择的方法包括化学药物的治疗,就是所谓的化疗,另外还有免疫治疗,一些中医中药的治疗等等。癌症转移之后,还要考虑化学药物治疗。目前,化学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同的肿瘤,同一个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化疗的效果不一样。总之,化疗对于癌症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02:15
癌症晚期脚会肿吗
癌症晚期会不会脚肿,这要看肿瘤长在什么部位。如果肿瘤长的部位没有影响到下肢静脉系统的回流,也就是对胸腔静脉、腹腔静脉、卡静脉等,没有压迫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静脉系统的情况下,出现了下肢的水肿。主要是因为肿瘤到了晚期,营养状态太差,出现了低蛋白血症,出现下肢的肿胀。还有一种情况,肿瘤不管是早期也好,晚期也好,压迫了下肢静脉,甚至下肢淋巴系统回流的情况下,下肢脚也会肿。但是有一些情况也不一定,尤其是对于下肢的静脉或者回流不影响的癌症,也不一定下肢会肿。
02:11
癌细胞侵犯至浅肌层算早期吗
癌症最早的,如在黏膜层,黏膜细胞因长期的慢性的致癌因素刺激,发生一种恶性增殖,但当恶性增殖分裂的速度,达到身体的免疫系统坚持不住时,即发生癌变。发生癌变后,癌细胞会向周围扩散,首先会侵袭黏膜下层,然后到肌层,最后穿过肌层到浆膜层,然后有可能会再进一步发展时,浸润到周围的器官。癌细胞浸润到浅肌层时,临床上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以此种情况来分期,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不能算晚期。所以,癌细胞出现微浸润,也是出现侵犯到浅肌层的情况下,是一种早期表现。
食管癌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什么
食管癌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吞咽疼痛和溃疡穿孔。食管癌放疗时要注意,其病变浸润黏膜、黏膜下,甚至到肌层,比较深,容易发生穿孔。此穿孔不一定是放疗引起,但肿瘤穿透食管壁。在放疗中,由于肿瘤脱落,孔就容易漏。所以不小心就造成食道穿孔。放疗时,要最大限度鼻饲插管。1、保证营养不受影响。2、避免肿瘤部位摩擦,食物刺激造成溃烂肿瘤面形成穿孔。3、放疗后,肿瘤控制有纤维化狭窄,狭窄后吞咽困难、进食受阻,导致营养不良。所以此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可以通过支架或检查,必要时可做扩张缓解,当然治疗中急性反应主要是吞咽疼痛、进食困难。所以建议食管癌在放疗期间,为了减少营养不良刺激穿孔,要鼻饲插管,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完成。此期间保证营养得到充分保障,而且溃疡穿孔的发生率大大下降,而且吞咽疼痛也会明显减少。
语音时长 01:39

2020-07-17

63825次收听

全身伽马刀技术应用有哪些
放疗本身的发展以后,有伽马刀、射波刀、质子刀、还有托姆刀,这都是机器装备的名称,实际上它们的原理都一样,它们的原理都是把辐射能量聚焦。就像火箭弹,俄罗斯叫飞毛腿;中国叫红旗、长城;美国叫爱国者一样。现在的全身伽马刀、头部伽马刀、托姆刀、射波刀、质子刀、重粒子刀,这些所谓的刀,实际上它的原理都一样,它只是厂家、生产厂商的名字不一样。在不同的肿瘤、不同的部位,它都要装高能量的弹头,聚焦把肿瘤摧毁掉。所以,如果过度渲染放疗的刀,听到大夫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广告,要懂得内涵。就像街上的汽车,有大众、奥迪、别克,各种各样车型在路上跑,目标都是一样,四个轮子在转。放疗治疗的结果就看专家对刀性能的把控、适应症的掌握、对患者的创新、责任的担当、对过程的质控保障,这是决定疗效好坏的关键。所以患者千万不要听这个刀那个刀,刀是广告,刀的内涵都一样,是刀里边的能量聚焦,通过刀把能量聚焦,把癌细胞摧毁掉,边缘的正常组织损伤最小,操作的过程、质控的保障做得更高。那么为什么喜欢把它叫刀,有两个原因,几十年来甚至上百年来,癌症治疗对手术的崇拜已经无法改变,所以其他所有的治疗手段,尽可能的要想往刀上靠,那病人才会往这治疗。千万不要认为刀子,伽马刀、放射刀,是不出血,它也不切除,也不去组织,它是无创的。它是一种能量聚焦,把它叫刀是让病人知道它跟刀治疗结果一样,但它优势是无创。这样病人一听刀有信心了,不是刀好像肿瘤切不掉,它是一个概念上的诱惑病人的方式,它的治疗实质内容跟手术刀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它不同的方法、相同的属性、不同的过程,最大优势是无创。大多数病人甚至90岁都可以用放射刀把肿瘤摧毁掉,病人完好无损,治完以后照样每天可以散步、回家可以睡觉,不受影响。
语音时长 06:39

2019-04-18

63495次收听

能量聚焦以及它的应用
放疗可以比作“火箭军”,癌症是一场“反恐战争”。有三种手段,第一是刀,但刀也在进步,以前是菜刀甚至是那种马刀杀人,现在手术刀很漂亮,有激光刀、有超声刀,切下去都不出血,这是刀本身也在进步;当然围手术期管理、抗菌素的应用,手术过程基本不出人命,这都是手术本身的进步。但刀片切除肿瘤,眼睛看见肿瘤的范围没有改变,围手术期保障非常健全。第二是放疗,其实放疗发展有一百多年,历史并不短,但它以前都很落后,从地雷、手雷、手榴弹、火炮,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今天的火箭弹。既要有当年目视距离、能量低、靠手扔,举个例子,到了今天计算机的计算精准度、全球卫星的扫描、对目标的发现、计算机计算经度纬度、打击的强度、根据不同的目标的深度、它的墙壁厚度和有没有钢筋混凝土或者地下几十公里加不加核弹头。是变成这样一个过程,而且精度高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的避免,就是四面八方的能量向一点聚焦,最早手雷、手榴弹是一个方向往前扔,扔到目标炸到表面炸不到深度。放疗发展一百多年,它经历了漫长过程,有三大技术进展,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体内任何部位的目标能够准确发现大小、多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第二,放疗装备的发展,定位精度、计算机的计算、能量的聚焦甚至能量打击目标以后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评价和有效的避免,这都是上百年的科技,多种技术的融合才能达到今天的高度。所以,20年前、30年前,根本不敢想象放疗能做到今天这样,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应运而生的一种先进手段。第三,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现在很时髦,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提的免疫治疗,放疗也和免疫治疗,还有激发免疫的效应,它在综合治疗当中也发挥着极大作用。像火箭军可以作为掩护陆军,它也可以直接打击目标,它也可以协同别的部队,去做更完整的整个战区,取得更大胜利。它也可以和化疗协同,可以靶向协同和免疫提升,这些综合治疗当中它有巨大作用。所以,它在早中晚期治疗中应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现在的差距,美国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它对放疗的认知程度比较高,癌症70%左右在接受放疗、精准放疗,而目前中国的癌症病人不到20%,第一数据实际上要去思考。第二个问题,每台机器治疗病人的人数,按照国际标准是30到50个病人,实际上一个飞机一天只能工作八小时,飞行员只能飞行六小时,天天在天上飞那就是疲劳驾驶,就会出人命。但每台机器大多数的医院人满为患,甚至24小时翻台转,机器本身的质控保障受到严重影响。第二,病人过多,每个病人的治疗过程的质控、靶区勾画、剂量计算这样一些过程,包括半夜三更病人来治疗,医生跟随过程都受影响。第三个问题就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放疗装备的配置有要求,所以经常说和国际接轨,这些数据资料都必须要接轨,每百万人口需要的大型放疗装备应该在三台左右,中国目前在1台左右,美国12台、日本七八台。那就在这三个数字上,放疗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更何况大量病人还不知道放疗有这么大的优势。所以,新时代要放疗伟大起来,要这几个数字发生改变,大量的病人知道放疗的优势,大多数肿瘤、癌症病人应该要接受这种有效的手段。第三配置装备按照国际标准去提高放疗的可及性,十九大谈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要解决极大的矛盾,要满足广大肿瘤病人对放疗的需求和整个地区可及放疗的这种水平的平衡要达到。全国各地都往一个医院跑也不行,所以任务还是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努力。
语音时长 06:39

2019-04-18

66837次收听

07:16
放疗为什么难推广
放疗之所以难推广最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定向思维,它制约了人们对选择手段的导向,广大患者在得了病首先去选择手段的时候,就会自然找到手术的科室去寻求治疗;第二,社会的舆论导向的流程跟医院的建制不谋而合,来到医院,外科诊室很多。而且内科医生也受到传统概念的影响,认为得了癌就要开刀,连影像专家也首先推荐开刀。大学教育、专业课程都没有涉及放疗方面;在社会这种惯性思维、诊疗的路径和医学教育的混沌下,一个先进的手段虽然孕育而生,但是大量的病人仍没有得到它的实惠。
癌转移了可以治愈吗
如果在接受癌症手术后的三年内没有复发,那么其复发率和转移率都会逐渐下降,被称为临床治愈。而所谓的癌症转移,则是因为癌症从一个原发部位,逐渐向其他部位扩散,意味着情况更加明显和严重,此时加大了治疗难度。
化疗四个月后肿瘤消失
患有肿瘤之后应该积极的化疗治疗,在化疗之后可能会有明显的恢复现象,这个期间可以帮助消灭病毒,更可以起到消灭肿瘤的作用,在化疗四个月之后肿瘤消失,说明病情有所恢复,在患有肿瘤之后也应该积极的治疗,这样都有利于帮助病情减轻。
绒毛管状腺瘤怎么分级
绒毛管状腺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不同程度的症状配合的疗法也不同,所以在出现这种情况后,首先要确诊是哪种程度的,然后决定如何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
化疗用大剂量阿糖孢苷有什么影响吗
化疗大剂量阿糖孢苷有什么影响吗?含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化疗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8例AML诱导缓解后给予含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巩固治疗,观察化疗反应,评估无复发生存(RFS)率及总体生存(OS)率。结果38例AML均接受1个疗程及以上的巩固化疗,1例治疗相关死亡。38例患者中有11例无复发生存至今。中位RFS期为19(3~64)个月,中位OS期24(7~82)个月。3年OS率达43%,5年OS率达30%;3年RFS达40%,5年RFS达40%。
什么是化疗疼不疼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式,它的治疗效果是比较显着的。得到了很多恶性肿瘤患者的认可和支持。但是化疗会导致患者出现很多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常会让患者难以接受,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患者使用化疗后会导致掉头发的情况。使用化疗的时候也会有比较疼痛的感觉,但是会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