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滤泡性淋巴瘤分级

发布时间:2018-07-2451848次浏览

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我国NHL患者的8.1%~23.5%,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并且还有几种分级标准根据病情的发展。

疾病概况:泡性淋巴瘤在全世界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22%。滤泡性淋巴瘤最常见的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典型表现为多部位淋巴组织侵犯,有时可触及滑车上淋巴结肿大。血液病理学专家评估一个合适的活检足以作出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滤泡性淋巴瘤是对化疗和放疗最有效的恶性肿瘤之一。另外约25%的病人可以发生自发缓解——经常是暂时的。

 基本的分级:

根据滤泡成分和弥漫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FL分为:

1、滤泡为主型(滤泡比例>75%)

2、滤泡和弥漫混合型(滤泡比例25%~75%)

3、局灶滤泡型(滤泡比例<25%)

 根据2016年WHO淋巴瘤分类,FL病理类型更新为:

1、原位滤泡性瘤变(原为原位滤泡性淋巴瘤)

2、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

3、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原为儿童滤泡淋巴瘤)

4、伴IRF4重排大B细胞淋巴瘤

5、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

WHO/REAL分级:

1、1级:光学显微镜每个高倍视野可见0~5个中心母细胞

2、2级:光学显微镜每个高倍视野可见6~15个中心母细胞

3、3级:光学显微镜每个高倍视野可见>15个中心母细胞,且中心母细胞呈片状分布,缺乏中心细胞。

相关推荐

微浸润性腺癌会不会复发
微浸润性腺癌通常属于癌症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依旧属于恶性肿瘤范畴,需要定期随访,防止极少数复发的可能。按照腺癌这种肿瘤范围,可以分为原位癌、微浸润癌及浸润性腺癌,原位癌通常没有外侵征象,范围最小,通过及时局部切除即可;对于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需要扩大范围切除,甚至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微浸润性腺癌,属于早期癌症,通常也没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对于早期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手术之后可以根据病理侵犯程度来适当进行放疗、化疗,甚至中医药的治疗,一般很少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31

2021-12-30

81211次收听

癌症病人发生水肿有哪些原因
癌症病人会发生水肿,这里边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几乎是所有的癌症到晚期以后,因为长期的消耗身体的营养物质,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就是在采血检查的时候,发现血中的白蛋白水平是降低的。一旦得了低白蛋白血症以后,病人就会出现水肿,在外边就会发现肢体的水肿,在里边就会有胸水和腹水。几乎所有的病人到晚期,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时候,都会出现水肿。另外一种情况,肿瘤生长体积增大,压迫了静脉的回流,也会出现局部的水肿。比如肺癌,肺癌如果持续性进展,压迫了上腔静脉回流的时候,就会出现脸肿、头部肿,这是因为压迫以后,影响了静脉的回流,出现局部的水肿,这种情况一般可能是病人中晚期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32

2021-07-09

58191次收听

02:14
恶性肿瘤是怎么形成的
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多步骤、多系统调控的结果。一般来说体内实际是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呈一个平衡状态。但一旦平衡被各种原因打破,癌基因过度的表达,抑癌基因被抑制,这个时候肿瘤由细胞有序的生长死亡,变成无序过度的生长成很混乱的细胞团从而形成肿瘤。随着无序生长,细胞团也会不断的向周围正常的组织进行侵袭、侵犯造成对身体的影响,这种恶性肿瘤进一步进入血液或者进入淋巴系统,也随着血液和淋巴在全身的循环,造成了远处的转移,落地生根。
02:52
胰腺癌什么情况下需要放疗
胰腺癌早、中、晚期不同阶段都有放疗参与的机会。胰腺癌一直是以手术为主导作为根治的方法,但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胰腺癌在放疗上,应该有未来空间和临床治愈机会。早期胰腺癌放疗更好,病灶小,能量聚焦强,高剂量可把肿瘤直接消灭。更多患者是局部晚期,开不了刀才放疗,但早期胰腺癌,选择放疗更好。即使开不了刀的局部晚期,放疗能把剂量提高,把放疗模式、剂量模式改变,也能改善。局部病灶小,发生转移的晚四期,在联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可把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时通过放放的方式去除。
02:41
食管癌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食管癌放疗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食道穿孔和纤维化狭窄。一、如果病变浸润较深,易出现穿孔。穿孔本身不一定是放疗引起,但肿瘤穿透食管壁,在放疗中,肿瘤脱落,孔就容易漏,不小心会造成食道穿孔。二、放疗导致纤维化狭窄后会使吞咽困难、进食受阻,导致营养不良。可通过支架或检查,必要时做扩张来缓解。治疗中的急性反应主要是吞咽疼痛、进食困难。建议食管癌放疗期间,为减少营养不良刺激穿孔,要行鼻饲插管,保证治疗顺利完成,溃疡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会下降,吞咽疼痛也能缓解
癌症为什么会转移
癌症之所以会转移,是因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特别强,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也可以通过淋巴来进行转移。血液和淋巴都遍布全身,所以癌症转移也会导致全身都出现癌细胞,这样使用药物就没有办法根治。但是发病早期及时控制也可有效防止扩散。
肺癌有没有转移怎么查
如果证实患的是肺癌,这个时候可能大多数人就要担心自己TNM分期,因为如果是有转移,不论是近处、远处的转移,那么就考虑是四期,四期就意味着可能失去了手术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发现确诊肺癌以后,肺癌的转移判断对于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个全身的PET-CT的检查。如果初步的肺癌检查判断转移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进行CT,比如头部、胸部、腹部以及重点部位、肺癌早期转移好发部位的CT增强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案需要患者跟自己的主治大夫进行一个细致的沟通,还有最后的确定。
语音时长 01:07

2019-05-24

53141次收听

03:50
肺癌早期
早期肺癌是相对于中期、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而言。但国内、国外对早期肺癌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美国将早期肺癌定义为可以手术切除,并以治愈为目的的肺癌。因此将I期到II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称为早期肺癌。然而,对早期肺癌的定义还有更为严格的标准,随着第八版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发表,I期又细分为IA1、IA2、IA3和IB期,其病理5年生存率分别为90%、85%、80%、74%。结合国内专家的意见,早期肺癌应指非小细胞肺癌的原位癌及IA1、IA2、IA3期。这几组肺癌的原发灶直径小于等于3cm,没有支气管周围或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
放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放疗的发展方向第一是要向政府高层提供更多的数据、提供更多的证据和一些数据的差距。十九大提到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执政的目标,十九大提到解决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又是目前国家发展的工作重心,这些数据就已明显的体现出;从政府的角度要提供更多的信息;从媒体的角度要传递更多放疗的有效结果;从医务人员本身也要普惠放疗的知识;第二要去治疗更多有效的病人提供证据;第三,利用民营资本建更多的放疗医院,或者到全国各地去扶持更多放疗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语音时长 06:39

2019-04-18

55562次收听

放疗会对疾病周围的环境有多大影响
放疗虽然把它比作“火箭军”,比较形象,实际上并发症、副作用是取决于治疗器官和所在的位置和病灶的大小,周边型的肺、肝,包括胰体尾、肾脏治疗过程,它其实没有反应。如果体积很大,周边的正常组织围得很多,也会出现轻微的消化道恶心、有的食欲下降、还有的轻微有疲乏无力。但总体而言,放疗的过程对年龄没有限制,对内科疾病没有限制,对外科所要求的很多严格苛刻的选项对放疗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放疗是一个相对宽松、治疗要求比较宽泛、对病人身体条件没有严格限制的一个安全治疗手段。
语音时长 02:27

2019-04-18

56877次收听

01:38
放疗后需要护理吗
放射治疗是能量聚焦,是一种核辐射的放射线聚焦的过程,治疗的能量聚焦到病灶部位的时候会摧毁体内的癌细胞。放疗是无创治疗,不出血,针对性强,局部治疗效果好,摧毁力度强,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影响,对老年病人和身体体弱及有内科疾病的病人而言优势更大。放疗以后不像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抗菌素、感染基本不存在。放疗后患者就可以回家,年纪大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在冬天保暖、防感冒、加强营养。根据身体的不同器官的状态进行对症支持处理。
化疗后特别饿正常吗
化疗后特别饿正常吗?化疗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它的疗效是大家都认可的,但是强大的副作用常常令患者朋友后怕,化疗后的病人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脱发、嗜睡、出汗、腿脚无力等,而且食欲非常差,那么,化疗后特别饿正常吗?
癌症患者肿脚能活多久
癌症晚期的患者脚肿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也是非常严重的病情,这个时候身体的消耗会非常的大,癌症晚期的患者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自己的寿命,生存期限可能一两年,但是不能放任病情不管,缩短生存的时间。
黏液性囊腺癌严重吗
黏液性囊腺瘤严重吗?临床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疾病,是我们都没听过的,像黏液性囊腺瘤这种疾病,相信知道的人并不多,黏液性囊腺癌是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一种类型,它的出现给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等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那么,黏液性囊腺癌严重吗?
化疗后皮肤变黑怎么办
疗后皮肤变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这是其中的一种副作用,因为化疗时不仅会杀死一些癌细胞还会杀死一些正常细胞,有的人不耐受,就会引起很多的副作用。那么化疗后皮肤变黑怎么办?可以去医院料理一下,在饮食上也要均衡才好,等要化疗结束后就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