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去除黑眼圈

发布时间:2019-01-1863962次浏览

晚上睡不好,白天就会出现熊猫眼,也就是黑眼圈,不仅看起来没有精神,影响好形象,同时心理也会有一定压力,而找不到合理方法解决,一整天也不会有好心情。这是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那么怎样去除黑眼圈?

1、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导致黑眼圈的最大因素就是睡眠,休息不好,第二天一定会有黑眼圈,所以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晚上过了7点以后少喝水,晚上人体代谢慢,水喝对了会导致浮肿,也会产生眼袋和黑眼圈出现。
  2、夜间做好眼周护理
  眼霜:想要消灭黑眼圈,眼部护理是一定要坚持做的,尤其是夜间护理,晚上洗脸后,要用有去黑眼圈功效的眼霜,也可以用舒缓的眼霜,在加一些手法按摩五分钟左右,使双眼舒缓,减轻疲惫,促进血液循环,使眼周细胞活跃,不仅能减少黑眼圈,还能预防眼纹出现。
  热敷:眼部冷敷可以缓解黑眼圈,晚上做眼周护理前最好选择热敷,可以让眼周血液循环顺畅,新陈代谢加速,缓解眼睛疲劳,让眼睛舒适。

3、日常自制眼膜
  橄榄油按摩:蘸取适量的护肤使用型的橄榄油,用手指在眼周轻轻按摩,可以先画圈按摩,在按摩眼周穴位,每天坚持十分钟左右,不仅能消除黑眼圈,还能有效减少眼周细纹,滋润皮肤
  土豆片眼膜:食用的生土豆,去皮后切除两个薄片,不能太厚,会掉下来,越薄越好,敷在下眼袋处,土豆里面的淀粉以及维生素可以帮助淡化黑眼圈,去黑美白
  熟蛋清外敷:鸡蛋蛋清里面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可以把鸡蛋煮熟,凉一点后薄皮,用鸡蛋滚动按摩眼周,蛋清接触皮肤,可以缓解眼周疲劳,改善眼周血液循环,最重要的是蛋清能消肿祛瘀,不仅能改善黑眼圈现象,还能美容护肤,增加皮肤弹性。

改善黑眼圈首先要从生活习惯开始,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作息,坚持早睡早起,每天使用眼霜,其实无论是哪种去黑眼圈的办法都要坚持使用,黑眼圈的形成很容易,但去除是需要时间的。另外,眼周护理也不能忽视,不仅是要预防黑眼圈,也要注意眼疲劳、眼纹等问题。

相关推荐

热敷盐袋效果及副作用
热盐包属于医学中的一种物理疗法,主要是用海盐,帮助海盐通过一些微波加热,还有使物理加热引起病人的患处起到一定的活血、祛瘀、止痛、消炎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外伤,还有一些腰腿疼痛、颈肩腰腿痛等所有疼痛,还有一些受凉的,风吹、落枕等这些疾病都可以应用,颈椎病也可以应用。这里面要说一下它不良作用,第一个注意事项,热盐包因为盐的温度比较高,首先糖尿病人有末梢神经感觉障碍的,一定要慎用,怕烫伤。还有肢体或者热敷的部位有皮疹、破损都不要应用。还有大家长期应用热盐包有一个最不好的作用是副作用就是皮肤发黑、变花,变花以后仍然消不下去,书上可能大夫也不给介绍,这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尤其是女同志,爱美同志千万不要用多了,用一次、两次、三五次都可以,但是用多了之后皮肤肯定是发黑,没有例外,而且发黑是花的,基本上是一辈子,因此大家注意。还有个注意的是急性损伤,就是扭伤、外伤、跌打损伤,用热盐包的同时,一定要超过了48小时以后才能应用,在急性期最好不要用,以免加重病情,增加水肿发生。几个比较对的地方,热盐包在应用的情况下,只能作为一种辅佐治疗,有些胃寒、腹痛也可以应用,建议大家最好是不同的病通过正规治疗中,热盐包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是可以的。
语音时长 02:28

2021-06-25

150793次收听

脑袋一片空白怎么回事
脑袋一带空白的情况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生活当中过于劳累疲惫等因素引起的,在精神过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以上症状。除此之外,当患者存在有突发性情感方面的事件或生活当中的意外时,也可能会出现脑袋一片空白的症状。在突然后脑勺受到重击之后,也可能会出现以上表现,所以患者应该要引起重视,需要尽快前往当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来进行相关的诊断,明确病情后再做处理。建议患者平时要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度焦虑紧张,饮食需要清淡,不吃辛辣食物。
语音时长 01:12

2021-06-10

81560次收听

02:56
吃完饭可不可以躺着
吃完饭后不建议躺着,食物进去后是通过咽部,到了食管,食管下段有一个叫贲门,贲门下段就靠着胃,紧跟着就是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然后是肛门,这个是消化道的结构。吃完饭之后躺着,由于胃腔内装着很多食物,躺下后就把贲门给打开了,如果吃得很饱,然后一躺,就有可能使胃腔内的食物抵着贲门,把单向的阀门给打开了,胃腔内的胃酸就有可能会反流,把贲门、食管下段给灼伤了,就会出现腹痛、反酸、烧心,甚至恶心、呕吐。所以,建议吃完饭后坐着或站着。
03:16
四肢酸痛乏力感觉很累怎么办好
如果出现了四肢酸痛无力,特别是感觉到非常累的情况,主要是针对病因来明确治疗。一、只是偶尔出现,考虑是否是呼吸道感染或身体病毒、细菌的感染引起的症状。二、如症状持续了一段时间,考虑是否是躯体的疾病造成的症状,例如低血糖或血糖异常的升高、贫血等。三、是否是由于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习惯,或精神压力过大等引起焦虑抑郁的情绪,而造成的睡眠质量的下降,而造成的情况。四、在神经科就诊,来除外是否有多发性的肌炎,或者皮肌炎等肌肉疾病造成的慢性症状。
02:41
浑身酸痛是什么病
浑身酸痛其实不一定有什么病,但是有很多原因。一、因为长期不运动,突然运动之后,这时候会引起浑身的酸痛。二、比如感冒后,体内会产生一些干扰素一类的物质等,对肌肉是有一定刺激作用,所以可能感觉到浑身的痛。如果没有明确部位的疼痛,而是浑身酸痛,建议休息一两天,看看酸痛是否缓解,如果浑身酸痛不缓解,快到医院看一下,或者浑身酸痛缓解之后,留下某一个局部疼痛持续存在,其他疼痛酸痛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了,可以到医院看一下,有可能是某一种早期疾病的反应,医生根据疼痛的部位做相关检查。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降低的症状。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包括:一、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二、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三、微生态失衡状态。四、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的一个改变。
语音时长 01:31

2019-10-14

56399次收听

吃药能喝茶水吗
吃药时是不可以喝茶水的,因为喝茶水不光会导致药效衰弱和消失,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最关键的是茶水中的部分物质可能会和部分药物起相互作用的反应。同时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药物的剂量以及相关的禁忌事项。
亚健康的调理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的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称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状态、灰色状态等。中医调理的原则比如说情志、戒私欲、远房室、适四时、节饮食、运动等都属于亚健康的治疗。在治疗手段上再提出“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方法,以食物扶助正气,并确立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育为益,五菜为充”的配膳原则,还提出应做到酸、苦、甘、辛、咸的五味调和。
语音时长 01:47

2019-09-16

51163次收听

皮肤干燥起皮怎么办
皮肤干燥起皮可能与年龄较大、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脂分泌减少有关;也可能与疾病有关,比如鱼鳞病、异位性皮炎等。出现干燥起皮的时候,最主要的措施是做好保湿工作,每天需要外用保湿的身体乳,特别干燥时可能需要一天用多次,可保持皮肤的湿润度,利于皮肤屏障的修复,减轻皮肤瘙痒和外界微生物的进入,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另外,生活中需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水温很高的水烫洗,少用碱性较强的刺激性的洗涤剂,洗澡的频次也不要太高,避免加重皮肤干燥。
语音时长 01:11

2019-07-15

56399次收听

01:49
湿气重的表现
湿气侵入人体之后,因为部位不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同,首先湿气重的主要表现是整体的状态,其次湿气困阻在皮肤上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皮肤病,女性还可以见到白带增多。湿气重的人容易神气倦怠,慵懒,特征性的表现就是舌苔往往厚腻,在胃肠道的表现往往是大便粘滞不爽解,也解不干净的一种感觉。湿疹、皮肤瘙痒,甚至在临床当中湿气重的人还会容易出现血管的粘稠度高,例如痛风、高脂血症。鼻炎的病人,很多也是因为湿气重的原因。
01:52
湿气重怎么调理
湿是一种常见病理因素和病理产物,湿气重的调理有很多方法,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多运动等方面进行调理,也可以使用中医方法进行调理。一、饮食调理,薏米、扁豆、茯苓,包括夏天出现荷叶,都有升散散湿的作用,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热性食物。二、湿气的调理还有运动除湿。每天竞走或快跑,可以起到出汗的作用,也是可以间接的起到除湿的作用。三、治法除湿,可以做罐疗,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一种治疗疾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
睡觉时手机放枕边好吗
手机是我们离不开的通讯工具,不管男女老少,总是人手一部手机,特别是睡前不少人都习惯玩一下手机,之后大部分人会选择将手机放在枕边,那么睡觉时手机放枕边好吗?
脸上皱纹暗示疾病
皱纹是衰老的标志,很多女性一看到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嘴角的法令纹就紧张万分,“啊!又老了!”而实际上,皱纹更重要的是预示健康和疾病。以下内容就教你分析脸上不同部位的皱纹反映不同健康状况。
您喝水的塑料杯有毒吗
塑料回收标志好似塑料容器的身份证,小小的三角符号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内的数字从1至7不等,每个编号背后代表着一种规格的塑料容器,意义毫不相同。
生活中的6大健康误区
生活中有很多我们认为是对的事情其实却是谎言,健康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为了健康做出努力却反而得到了反效果,那么便可能是被误导了。以下我们总结出了当今最常见的与健康有关的七大谎言,而这些谎言你是不是也曾相信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