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生内分泌失调长痘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1-2456740次浏览

长痘一般指长痤疮,女生内分泌失调长痤疮时,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调整、控制压力、避免刺激因素、咨询专业医生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维持内分泌的平衡。包括规律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运动和减少压力等。这些因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2、饮食调整:一些食物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平衡,特别是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尽量减少摄入加工食品、糖分和饱和脂肪,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健康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量。

3、控制压力:压力可以影响激素水平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压力缓解方法,如冥想、瑜伽、呼吸练习或参与喜欢的活动等。

4、避免刺激因素:某些化妆品、化学物质和环境污染物可能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尽量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化妆品,并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

5、咨询专业医生:如果痘痘问题严重且持续,建议咨询妇科医生或皮肤科医生,寻求专业的指导和治疗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持清洁、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可以减少痤疮形成。

相关推荐

寒湿体质吃什么食物?
寒湿体质可以吃一些具有利水除湿、健脾补肾功效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茯苓、藿香、南瓜、橘皮、荷叶、冬瓜、黑豆、黑芝麻、肉桂等。寒湿体质的患者多表现为畏寒、肢冷、大便清稀、身体酸重、浮肿、头晕等,多由脾肾阳虚所导致。建议患者可以多吃具有健脾补肾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黑米、黑芝麻、肉桂等。同时忌食性寒、不易消化、易伤阳气的食物,如鱼肉类等。患者还可以多食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作用的食物,如香菇、土豆、山药、栗子、薏仁、胡萝卜、葡萄等。具体食用也建议咨询中医医生。
语音时长 01:15

2022-08-18

15741次收听

03:24
中医养生包括哪些方面
中医养生包括两方面,一是情志,保持乐观心态,二是适当的运动、合理的膳食。中医在《黄帝内经》就讲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要饮食有规律,起居有常,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心态平和,顺其自然,坚持锻炼。“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年半百而衰也。”现在很多人都半百而衰,比如四五十岁就去世了,就是违背了自然生活的规律,如经常熬夜、酗酒,起居没有规律。
身体热属于什么体质
身体热可能由外邪所感的实热,也可能身体内部产生的虚热。人体有寒有热,身体发热是感觉到身体温度升高的表现。一种是外来的因素导致,如外感风寒、风热、为外邪所感,影响人体内的正常气机气血的循环,是实热。也有痰瘀阻滞导致气机的淤塞,引发体内炎症致发热,是虚热。虚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阳气具有固涩人体机体的功能,有时候在气虚或阳虚时,也会发热,这是虚热的热像,对治方法是甘温除大热。阴虚发热,如因熬夜、消耗过度,导致阴虚的体征,有盗汗这些表现,有些五心潮热、手足心发热,是阴虚的热象。这种要通过滋阴的方法才能清除。
语音时长 01:43

2020-04-22

65788次收听

03:11
手脚凉是什么原因
手脚凉可能由冬季长时间在寒冷的屋外工作,或贫血、慢性内分泌疾病、末梢循环不好以及雷诺综合征,气血循环不畅等原因导致。手脚凉在西医上见于生理的和病理的两种情况。生理的情况指冬季长时间的在寒冷的屋外工作引起手脚凉,一般换个环境手脚凉就消失了;另外是病理上手脚凉,可见于贫血、慢性内分泌疾病、末梢循环不好以及雷诺综合征等,增加运动能缓解。从中医上讲,手脚凉大部分是气虚、血瘀引起气血循环不畅所致。有些益气活血、改善循环的汤药或中药固定的方子对治疗手脚凉有效。平时要注意增加活动,多吃温热性的东西来改善手脚发凉。
吃什么可以增强免疫力
具体说到能调节免疫力、增强免疫力的食材和药材。我给大家推荐一些,比如说常用的人参、蜂王浆、灵芝,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但是这些药物都比较容易上火,如果服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牙龈肿痛、便秘、嗓子痛等等症状。那么您又想服用,又不想让它上火怎么办,我们就可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这个人参也好,蜂王浆也好,灵芝也好,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煎煮方法或者是配合一些其它的药物再进行服用。蘑菇,还有奶制品、维生素或者大家补充一些微量元素,这些东西的适用范围就比较广,适应的人群也比较广,那么像蘑菇,除了高尿酸血症或者是这个痛风的患者,或者菌类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其它人都可以服用。奶制品就是如果你有乳糖不耐受,就不能服用,其它的人们也是可以服用的。那么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不错的选择,服用非常方便,但是如果您没有去查过自己到底是缺哪些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不建议单独的一种维生素服用,可以吃复方制剂,这样每次的剂量不是很多,而且补的还很全面。
语音时长 01:46

2019-11-13

63238次收听

01:25
中医四诊是什么
中医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查疾病的方法。望诊是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的变化,包括面色以及舌象;闻诊是指听患者说话的声音和气味的一些变化;问诊则是要详细地询问患者发病的情况,以及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其中,脉诊就是切脉,也就是把脉,它是中医诊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中医四诊是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方法,不能够互相取代,将四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的了解病情,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01:50
中医祛湿的方法
中医祛湿的方法主要是调脾胃,健脾祛湿,主要的方法有食疗、药物疗法、艾灸和拔罐治疗等。一,搭配中药材制作食疗药膳有改善湿气重的情况,它能发挥清热祛湿的功效。二,药物疗法。常用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还可以用荷叶、决明子、陈皮煎汤代茶饮,也可以起到健脾利水化湿的作用。三,艾灸。艾灸可以起到祛湿、利湿以及调理气血的作用,可以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及丰隆穴。四,通过足浴及拔罐进行治疗,也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的作用。五,运动。运动出汗也是很好的祛湿气的方法。
01:26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通过食物、药物、按摩等方式调理。手脚冰凉往往与血液循环有关,需要促进循环,饮食方面多吃甘温食物,比如牛羊肉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并增加能量。药物方面,甘温的药物尤其是活血化瘀、甘温活血的药物比如当归、黄芪,还有活血化瘀药物,都具有改善手足冰凉的作用。因为手足冰凉通常属于阳气虚或者气血循环不畅,应该加强运动;也可以做局部按摩,比如艾灸、针灸或局部温疗等。
鱼腥草的作用功效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化痰热。鱼腥草在南方餐桌上是一道美味的佳肴。在临床当中选用鱼腥草一般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出现有痰热、咳嗽、有黄痰,这样中医辨证为属于有痰热的时候是非常好的一味药,鱼腥草用上以后可以起到很好的化痰热的作用。当然有人说鱼腥草容易有重金属中毒的一些情况。因为鱼腥草既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草药,所以实际上安全,同时它有化痰热的作用。如果有黄痰,有痰热的时候可以用,那么如果没有痰热的时候,一般都是中病即止的,所以使用鱼腥草也不用过分的去担心。
语音时长 03:24

2019-06-06

80475次收听

健脑补肾丸能长期吃吗
健脑补肾丸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药物,比如可以用于治疗性功能障碍、神经衰弱,以及失眠健忘等。如果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健脑补肾丸的话,那么建议一定要事先征求医生的意见,切莫擅自服用,否则可能会影响了患者的健康。
排病反应有什么表现
排病可能会出现鼻涕多、痰多、多屁或排便多、排汗多、出现皮肤问题、食量增大、睡眠增多等症状。排病反应是病邪从深层向表层去排泄的过程中,它有很多途径排出身体,比如从上向下来讲,有时鼻炎的病人会表现出鼻涕很多;有的人痰很多;还有的人表现在多屁或排便多,这可能是体内沉积的宿便或者痰湿通过这样的途径排出;有的病人可能是排汗多;还有的人表现出在秋天容易出现皮肤问题,皮肤上长一些红斑、红疹、有瘙痒,甚至原有的皮肤创面会扩大,湿疹的面积会扩大或者是流水;另外还有些会有出现其他反应,可能是是食量变大,超过了正常的食量;有的人要闷头大睡。这样的反应都说明人体在动用正气,需要一个修复的过程,所以无论是食量增多还是睡眠增多,都是人体在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一个过程。
语音时长 02:44

2018-12-27

56919次收听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黄苓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滇黄芩、粘毛黄芩和丽江黄芩的根,属于我国北方特有的一种多年生唇形科植物,其根可入药、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肺火,那么,黄苓的功效与作用还有什么呢?
三七的副作用太大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养身了。大家都知道三七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都知道三七有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但是三七毕竟是药物,吃多了也会出现副作用的,下面了解一下三七都有什么副作用?
宽心里气除心火
膻中穴在两胸正中点。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即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同时也是八大会穴中的气会,气机不顺所导致的病都可以在膻中上治。凡和气有关的疾病,如气虚、气滞等都可以用它来调治。
提高中医内科临床疗效的难点和对策
传统中医药学,根源于华夏悠久昌盛的文化,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延绵发展至今而历久不衰。近几十年来,在当今世界回归自然,从自然植物、矿物中寻求有效防治疾病的药物之际,中医药学因其广阔的理论内涵和丰富的自然药物资源,引起世人的关注。传统中医学将人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其生理病理的变化顺从着自然界阴阳变化、气机氤氲升降的规律。治病的主要途径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因诊断出“病”,通过四诊合参,思辨归纳出“证”(机体某个特定时空的阴阳失平衡状态),采用自然药物的阴阳属性(寒热、升降、润燥等)去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整体辨病辩证结合诊疗的模式至今仍显示有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普及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传统中医学在迅速发展的现代医学面前逐渐减少或失去了某些治疗方面的优势,如结核病、细菌感染性疾病,甚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其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的优势也被现代医学的溶栓治疗和介入性治疗措施平分秋色。因此,如何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继续保持和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临床优势,成为中医药学发展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