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藿香正气丸不良反应症状

发布时间:2019-02-1158619次浏览

夏天暑热难耐,可能会诱发感冒,或者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时,都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藿香正气丸缓解症状,虽然这是一种中成药,副作用比较小,但是大量服用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那么藿香正气丸不良反应症状都有哪些呢?

一、藿香正气丸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如果自己是敏感体质,服用藿香正气丸后,极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轻则皮肤上起红斑,药疹,重则出现紫癜,甚至休克,此时应该立即停药,并且进行抗过敏的治疗。
  2.肠梗阻
  在临床上偶有出现肠梗阻症状的不良反应,一出现肠梗阻就应该及时的停药,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适当的吃一些面条,馄饨,小米粥等半流食,避免吃芹菜,黄豆芽,洋葱等产气的食物,肠梗阻严重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3.上消化道出血
  服用藿香正气丸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非常少见,但是也有些人因为对药物过于敏感,服用药物后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此时可能会有严重的呕吐,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出现,需要立即停药并且对症治疗。
  4.小儿低血糖症
  一般小儿要服用藿香正气丸,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在小儿服药期间,定期检测孩子的血糖,因为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就是小儿低血糖,一旦发现小儿低血糖应该立即停药。
  二、服用藿香正气丸的注意事项
  1.不要和滋补类的中成药同服
  在服用藿香正气丸的时候,不要同时服用滋补性的中成药,否则会影响各自的药效。

2.不要和头孢类抗生素同服
  因为藿香正气丸中含有酒精的成分,在服用这种药物的时候,不要再吃头孢类的药物,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导致中毒。
  3.服药期间饮食要清淡
  在服药期间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水,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还要注意戒烟戒酒,促进病情尽快的恢复。
  4.脾胃虚寒者要慎重用药
  藿香正气丸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吃了这种药物可能会导致拉肚子,所以脾胃虚寒的人要慎重考虑是否服用这种药物,尤其正处在拉肚子期间,最好避免服用这种药物。

相关推荐

02:02
肝肾阴虚吃什么中成药
肝肾阴虚可以服用坤宝丸等中成药,对调理肝肾阴虚的症状有不错的效果。坤宝丸由枸杞子、地黄、酸枣仁、珍珠母、石斛、麦冬、南沙参、当归等23味中药材配伍组成。方中的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地黄甘重于苦,质润甘滋,苦寒清泄。入心、肝经,清热凉血而除烦止血;入肾经,滋阴生津。全方配伍具有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的作用,对缓解潮热多汗、失眠健忘、心烦易怒等肝肾阴虚症状,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
身体不怕冷是不是好事
身体不怕冷,不一定是好事。有一些白血病的患者早期的表现都是不怕冷,冬天也不盖被,手心脚心发热,所以身体不怕冷,一定到医院正式就医,查一查具体的病因,不要以为身体不怕冷是身体强壮,这就大错特错,容易耽误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舌红,少苔,手心脚心热这样的症状应该及时的就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许几副药就能改善这些症状,使这些症状逐步的消失。
语音时长 01:18

2021-12-30

97848次收听

03:34
湿气重,祛湿气的好办法有哪些
如果体内湿气重,要祛湿气,就要进行综合的调理。一、居住的环境要避免潮湿、阴冷,要做到空气流通、清爽、干燥。二、多吃具有健脾利湿的食物。少吃油腻、过甜、过冷的食物三、加强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四、健脾,可选择较方便,使用安全的中成药,如参苓健脾胃颗粒。五、拔罐。祛湿的效果较理想,也无副作用。六、刮痧。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身体散热、祛湿。七、热水泡脚。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达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02:06
湿气重运动可以排湿吗
运动和排湿气没有直接关联。湿气重的表现有身体困重、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等现象。湿气重的病人也可能会涉及到脾胃的毛病,脾胃湿困会出现脘闷,肚子胀,不想吃饭,或者出现便溏等等症状。运动和去湿气没有直接的关系,汗意的湿和湿气的湿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运动有助于身体所有的健康,可以健脾健胃,有助于通过健脾健胃来排除湿气,而不是直接的出汗就能排湿气,对于去湿气也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女性体寒怕冷怎么调理
女性体寒,怕冷,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妇科的中医门诊上,最常见这种情况,这种情况要考虑一下原因是什么,一种情况是常年的贪凉、饮冷,也就是常年吃冰镇的东西,常年吃凉的东西,造成了脾胃或者脾肾的阳虚。这时候就会出现身体虚弱、手脚冰凉,另外就会出现痛经,或者是月经有血块,这种情况比较多见,除了常年的吃寒凉的东西以外,再就是平时不注意养生,穿的比较少,像一些特殊的服装,冬天穿的很少,就会造成体内受寒的情况。常年以往就会形成脾肾阳虚,这时候也会出现手脚冰凉,小肚子发凉、痛经或者是不孕,大便不成形等情况。首先、如果是平常不注意养生起来的,一定要注意养生。也就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身体一定要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服,不能让身体长期的受寒,这是不可以的。另外,如果是饮食因素导致的,比如平常容易爱吃冰镇的食品,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另外吃一些温性的,多吃一些熟食,除了饮食还有日常生活的调理以外,就是药物的调理,药物调理主要用一些补脾、补肾、温肾壮阳、益气补脾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像干姜、附子、肉桂、桂枝等,像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艾附暖宫丸等药物服用。
语音时长 02:21

2021-07-09

85480次收听

脸上长斑吃什么中药调理
脸上长斑常见的原因有三条:一个就是气滞血瘀,这种情况中年女性患者比较多见。女性朋友因为心思比较缜密,对情绪的变化比较敏感,长期的情绪调控不好,就会形成肝郁气滞,肝脾不和的情况,肝郁气滞就会气机阻滞,影响血液循环不畅,这时候就会出现面部发斑。这种斑颜色偏暗,同时伴有愿意出一口长气,善太息。另外就是月经紊乱、痛经,月经带有血块等,这是气滞血瘀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些加味逍遥丸都可以。还有一种情况,长期的贪凉饮冷,损伤脾胃,出现脾气不足,水湿内停,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形成痰浊,痰浊阻滞经络就会出现面部长斑,这种斑一般是妊娠斑、黄褐斑比较多见,颜色是黄褐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脾肾阳虚,水湿内停。除了饮食不规律,贪凉饮冷以外,长期居住的环境阴凉潮湿,或者是生育过多,或者是房事过度,损伤肾阳,都会出现水液代谢不畅,水湿内停,这种情况面部也会出现色斑,这种斑主要是颜色发暗比较多见。脾气不足、痰浊内阻的黄褐斑,多数可以选择一些像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这类的。另外像脾肾阳虚的斑,可以选择温阳利水的金匮肾气丸等。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82366次收听

身体凉好还是热好
身体凉好还是热好,并不具备绝对性。只要人体体温处于基础体温之内对于人体健康都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只是相比较而言,夏天身体凉一些较好,而冬天身体热一些较好。如果人体体温出现异常,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物理性降温或者是药物治疗予以改善。
体内湿气重原因
体内湿气重原因与气候、环境有关。湿气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当自然界的气候反常,气象变化,可成为致病的一个因素。比如气候潮湿,阴雨连绵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触水劳作、湿邪皆可内渗致病。内湿主要是由脾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失调,引起水湿、痰浊在体内蓄积停滞致病。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者久病体虚,均伤脾致湿。
语音时长 01:33

2019-09-04

62524次收听

01:45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睡觉流口水可能跟跟睡姿有关、口腔疾病的问题、常见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引起流口水的症状。一、睡觉流口水跟睡姿有关,有时候不当的睡姿也导致口水流的过多,这时只要调整睡姿,睡觉流口水情况就会缓解。二、睡觉流口水还要注意口腔疾病的问题,包括牙龈炎、龋齿都导致口水分泌增多,这时病人要到医院的口腔科,去明确病因三、脾虚的病人也会出现口水较多情况,这时不要吃生冷刺激东西,不好消化的食物四、常见脑血管疾病也导致口水分泌过多,都属于病理性的症状,因为神经系统的病变而导致口水多。
额头长痘的原因
额头长痘有上火,休息不好,肤质等方面的原因。长痘属于火盛,火盛是辛辣燥热食物引起的或情绪障碍引起排便不畅,火气上攻引起额头长痘。额头的长痘又是叫青春痘,或叫痤疮,是比较常见的。避免辛辣燥食物,情绪保持比较平和,是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休息不好、熬夜,出现了功能下降。还有内分泌比较旺盛,皮肤处于预支状态,预支状态就会把这种痘闷出,皮肤排泄不畅可以引起,比如过度熬夜都可以引起出现痘痘。还有要保持水分的正常排泄,心情舒畅。皮肤干的人排泄不畅,油性皮肤分泌非常旺盛,这种也会易导致青春痘。平时要保持饮食方面的清淡,不能吃燥热食物,多喝水、多运动,保持汗腺排泄通畅。
语音时长 01:37

2019-06-27

51576次收听

人参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归脾丸的功效是非常多的,能够补气血,还可以健脾养心,对于女性调理月经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另外它还有帮助人抗休克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用这种药物时不要同感冒类药物一同服用,还有一些食品也不能够一起吃。另外,高血压患者尽量不要用这种药。
泡脚的最佳时间
天气逐渐变冷,大家这时候总喜欢泡脚来保暖。那么泡脚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杞菊地黄丸的作用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整天忙于工作,忽略的自己的身体。身体越来越虚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大家知道杞菊地黄丸是什么药吗?杞菊地黄丸浓缩丸是一种中药名,药物组成为枸杞子、菊花、熟地黄等药材制成的棕色浓缩丸。那么杞菊地黄丸的作用是什么呢?
二陈丸的功效与作用
二陈丸是一种中成药,由芒硝、大黄、芒硝、黄连、甘草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疏肝解郁的功效,还有通便润燥、祛湿排毒的作用。
03:29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寒性体质人群的调理,中医原则为寒者热治。第一、冬天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比如腰腹部、头、脚、颈部等;第二、夏天要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对人体吹;第三、生冷食物应少吃;第四、少吃寒凉药,比如含牛黄一类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