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阿普唑仑片副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1187035次浏览

阿普唑仑片用于治疗焦虑,紧张和激动等症状,还可以用作催眠的佐剂和抗恐慌药物,可以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抑郁症患者应谨慎使用。任何药物在服用时,最好按照药剂师的建议用药,如果用药不当也是会有一定副作用的,那么阿普唑仑片副作用有哪些?

一、阿普唑仑片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嗜睡,头晕,乏力等,大剂量偶有共济失调,震颤,少数人有皮疹,光敏性和白细胞减少症。个别患者经历兴奋,语言增多,睡眠障碍甚至幻觉。停药后,上述症状迅速消失,长期应用后有成瘾的可能。
  二、服用该药物注意事项
  急性酒精中毒,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的患者不易服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服用;重症肌无力患者不易服用;急性或易发生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患者不宜服用;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不宜服用。司机,空中工作人员和危险操作员不易服用。

三、阿普唑仑片的副作用
  1.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睡眠障碍,头晕,全身不适等,大剂量服用后偶有共济失调,震颤,黄疸型肝炎,可以看出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仍然存在,但只是在过量服用的基础上,普通剂量对肝脏的损害较小。
  2.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光敏性和白细胞减少。

3.很少有患者在服用后会出现兴奋,语言增多,睡眠障碍甚至出现幻觉,停药后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
  4.阿普唑仑片有一定的成瘾性,服用很长时间后,可能会引起戒断症状,这可能是由兴奋或焦虑引起的。
  5.口干,注意力不集中,出汗,心悸,便秘或腹泻,视力模糊,低血压等。

相关推荐

每天早晨5点多就醒算正常吗
如果睡眠非常规律,保证了足够的6~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睡眠质量非常好的话,人在不同的季节是不同的时间醒的,所以如果光线很早就亮了,在夏天的时候5点多可以正常的醒来,如果是在睡得很晚的情况下睡到5点多就醒了,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有没有其它的问题了。如果平时有精神紧张焦虑或者是压力过大,导致入睡的困难,同时睡着之后很容易早醒,那么这个时候就考虑有精神心理的疾病,首先要进行睡眠的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节,必要的时候可以辅助一些,调节焦虑情感的药物,以及促进入睡的药物,如果近期的睡眠非常多,或者是睡觉比较早,可能导致早醒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主要是注意睡眠的时间就可以了,所以对于正常生物钟的建立,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环境以及睡眠质量。对于偶然发生的醒来过早,不用过度的去重视和紧张,那么放松,白天适当的进行运动,只要第二天保持充沛的精力,可以有效的进行自己的一些运动、生活、工作等等,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所以保持良好睡眠是保持正常的精神情绪情感和精神状态,必须的一点,如果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反复觉醒或者是伴有紧张、焦虑和头昏、胸闷、心慌等异常的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来明确这些疾病的病因,有没有合并其它的相关因素的存在。
语音时长 02:14

2021-07-09

100362次收听

焦虑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焦虑症的诱发因素有环境因素、饮食与疾病因素、遗传因素等。具体内容如下:
缓解考试焦虑吃点什么
缓解考试焦虑可选择吃全麦面包,能补充硒元素。水果类可吃新鲜香蕉,香蕉中富含色氨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可释放血清素,改善不良情绪。另外,还可适当吃些蔬菜。
孩子高考胸闷怎么办
孩子高考胸闷可能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学习心理压力过大所致,也可能是由于长期伏案、经常过度熬夜所致的原发性气胸。这些是诱发孩子高考感觉到胸闷的常见因素,需要注意及时辨别。
高考压力大焦虑恐惧怎么办
高考生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可以向值得信赖的朋友及时倾诉自身的苦楚与烦恼,以便得到安慰与鼓励,也可以明确自我目目标、进行自我暗示,增强自信心,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焦虑症抽烟有关系吗
尽管抽烟对于焦虑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过,抽烟有害健康,而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更加严重。因此,不建议焦虑症患者借助抽烟来缓解病情,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对于焦虑症,建议可以自我调整配合药物治疗。
01:30
焦虑症表现
焦虑症表现在泛化的担心,睡眠也会受影响,易出汗,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一、一种泛化的担心,可能对特定的事情担心,也可能对泛化事情的担心。比如,后天要考试,吃饭不香,睡觉不踏实,这是一种焦虑的情绪。但是,有焦虑症的人会对任何事产生担心,比如十点钟要去某地,八点钟就起床,然后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担心路上堵不堵车等,虽然有堵车的可能性,可是却过分担心,不断的把焦虑的情绪泛化成焦虑症。二、睡眠也会受影响,易出汗,或身体不舒服,肩酸背疼,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轻度焦虑需要吃药吗
一过性、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轻度焦虑不需吃药治疗,否则需治疗。焦虑症和焦虑情绪或焦虑状态是不同概念,每个人都会有抑郁焦虑反应,一过性、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焦虑不需治疗;但这种持续状态,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工作能力,持续到2~4周,可能诊断焦虑症,是疾病范畴,应系统性治疗。如果不对焦虑症进行治疗,长期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躯体一系列不适反应,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卒中、心血管病、肿瘤和其它免疫性疾病,抑郁焦虑症都是独立危险因素。
语音时长 01:09

2019-06-12

62586次收听

02:24
焦虑是什么原因
焦虑发生多与遗传因素、个人性格脾气特点、不良生活事件以及长期有挫折感等有关。一、遗传因素,即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可能容易焦虑;二、个人特点,指每个人的个性、脾气、性格。部分人爱琢磨事情或爱钻牛角尖,一有事放不下来,这部分人更容易焦虑;三、不良生活事件。患者可能受到生活和工作上某些打击,某些躯体症状也会导致焦虑,让患者有恐惧感。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可能诱发焦虑。四、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目标或愿望,但现实社会生活中挫折或不满往往成为焦虑诱因。部分人对未来憧憬是美好的,但工作以后发现现实跟自己理想不符合,会有挫折感,时间长了后容易出现焦虑。
焦虑症会不会变成抑郁症
焦虑症没有得到很好治疗时,有可能会变成抑郁症。焦虑症和抑郁症不同。焦虑症以过分紧张、担心、恐惧、焦虑为主。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焦虑症以担心、紧张为主要表现,可能会伴有情绪低落、兴趣低等表现,或多或少都会伴有抑郁,但是以焦虑为主。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情绪低落、心境低落、兴趣低,也会或多或少伴有焦虑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02

2018-09-30

51549次收听

01:35
躯体化焦虑症的症状
躯体化焦虑症指的是由躯体疾病而引发的焦虑症状。在综合医院里,各个科都能看到这样的病人,有的病人因为头疼、头晕到神经科来看病;有的人因为胃疼、胃胀、腹泻、打嗝等等到消化科去看病;有的人因为心悸到心血管去看病。病人到各个科室看过,但经过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但精神上表现并不突出,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紧张、焦虑、恐惧,而只是躯体上的症状,而这些躯体症状又查不出器质性原因,叫躯体化的焦虑症。
为什么会焦虑
焦虑症有自身的原因和外界的原因。外界的原因,对学生来说,是升学考试和平时的考试,与同学的关系,受老师的批评等等;对已经工作的人来说,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又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自身原因又分两点,生理上的原因,比如得病,尤其是癌症,或者身体某些病久拖不愈容易焦虑;更深层的原因是性格原因,或者心理性格方面的原因。比如对于工作中的不顺心有些人可能会一直耿耿于怀,认为领导太过于苛责,久而久之产生了失眠以及焦虑的情绪;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以正常排解自己的情绪,并不会产生焦虑。所以产生焦虑症是内因与外因,其中内因尤其是性格占主要方面。
语音时长 02:41

2018-09-29

59353次收听

大人分离焦虑症有哪些特点
大人分离焦虑疾病特点为精神情绪异常,比如可能表现为焦虑、担心、害怕、抑郁。大人分离焦虑其实只是属于心理学术语,是指我们在幼年时期在经历分离、经历个体化,或者成长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经受了一些情感上的创伤。当我们长大了之后,类似的情境或感受重现,便会出现焦虑的情绪。
语音时长 01:21

2018-09-21

57168次收听

01:52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是焦虑超过了一个正常的范围,从而导致患者精神上会出现忧心忡忡、心神不宁、紧张、担心以及害怕等,躯体上出现心慌、头晕、头疼以及口干、腹泻等症状。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人体产生适度的焦虑,其实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能够让人尽力去避开一些危险的因素,去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但是,当焦虑超过了一个正常的范围,就变成了一种病理性的症状,也就是焦虑症。焦虑症主要可以包括两个症状群,其一是精神上的焦虑,其二是躯体上的焦虑。对于精神上的焦虑,可能大家会比较熟悉,比如患有焦虑症的患者,会出现忧心忡忡、心神不宁、紧张、担心以及害怕等等的表现;而对于躯体上的焦虑来说,这种焦虑的症状,可以包括很多的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比如说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头晕、头疼以及口干的表现。有的患者还会去跑厕所,出现腹泻的症状。当患者出现这种精神上的焦虑以及躯体上的焦虑的时候,就是所谓的焦虑症。
01:55
焦虑症可以根治吗
焦虑症能不能根治要看患者能不能调节好自己的思维模式,能不能很好的调节生活。焦虑症是否能够治好,以后还会不会出现焦虑症的复发。这是焦虑症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出现的比较常见的疑问。其实,人们的焦虑和抑郁都属于一场“心灵上的感冒”。对于焦虑和抑郁来讲,有很多这样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发病是由于心理因素,由于患者没有很好的应对压力和应对挑战的思维模式。因此,患上焦虑症。对于这些焦虑症患者来说,如果他们不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这种应对压力,以及应对周围这种刺激的思维模式,那患者在将来,可能还会发病。所以,焦虑症到底能不能根治,并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要看患者在治好了一次焦虑发作之后,能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思维模式,能不能很好的调节生活。因此,焦虑症能不能根治,其实是患者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