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吐奶严重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2564291次浏览

吐奶是宝宝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因为他的肺部发育不完善,如果吃饱后就躺下,或者频繁的改变体位,就可能会出现吐奶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吐奶都是生理性的,但是消化不良消化道梗阻等问题也会导致严重的吐奶,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宝宝吐奶严重怎么办呢?

一、喂奶后拍嗝
  因为小宝宝的胃呈水平状,很容易出现吐奶的情况,所以当宝宝吃完奶后,要把宝宝竖抱起来,轻轻的拍一拍宝宝的背部,让宝宝打嗝,然后再让宝宝躺下,就不容易吐奶了。
  二、喂奶后减少翻动
  刚刚喂宝宝奶后,不要过多的翻动宝宝,比如给宝宝换尿布,对宝宝进行按摩,抚触或者为宝宝洗澡等,因为这都会导致宝宝出现吐奶,所以为了避免宝宝吐奶,宝宝吃饱后应该尽量减少对宝宝的翻动。

三、喂奶后右侧卧
  当宝宝吃完奶后,宝宝躺下时最好选择右侧卧位,这样可以避免吐奶症状的出现,即使有吐奶也不会,因为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呛咳。
  四、注意喂奶的间隔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隔三个小时喂宝宝吃一次奶比较好,如果喂奶的次数过于频繁,可能宝宝因为胃部饱胀出现吐奶的情况,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在宝宝大哭、大笑后喂奶,否则也会导致吐奶。

五、调整喂奶的姿势
  如果宝宝吐奶特别严重,要注意调整喂奶的姿势,最好是把宝宝抱起来,头部略微高一些,这样可以让奶汁更好的流入小肠,就能有效的减少吐奶。
  六、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吐奶特别严重,采取上述方法也无法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让医生给开一些能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来改善症状。如果宝宝在吐奶的同时,还有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宝宝可能出现了一些感染性疾病,更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相关推荐

02:10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调理
脾虚是引起小孩经常不爱吃饭的重要因素,要想解决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健脾是关键。可给孩子服用薏芽健脾凝胶这类健脾药物来调理,有助于促进消化,解决不爱吃饭的问题。加强日常生活调理,减少零食摄入,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的姑娘不易消化的食物。
02:36
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吃什么药好
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与脾胃损伤、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可以吃健脾的药物治疗,并加强生活护理。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宝宝吃薏芽健脾凝胶,此药含有山药、大枣、山楂、麦芽等成分,可以从根源上健脾、养胃、消食。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溶液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避免给宝宝吃生冷、不易消化、肥腻的食物,可以给宝宝准备易消化的食物。并且要注意给宝宝保暖。
02:19
小孩经常积食怎么办
小孩经常积食,多数是脾虚引起。中医常说,小儿脾常不足,孩子的脾尚未发育完全,容易有脾虚的问题。所以小孩经常积食,健脾是关键。在饮食上,家长可以多给宝宝吃些清淡的食物,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调理消化系统,避免孩子吃煎炸油腻及寒凉的食物,避免损伤脾胃。还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选用一些健脾药物进行调理,如薏芽健脾凝胶。同时,还应该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能增强脾胃功能,增加身体消耗,还能提高免疫力。
宝宝消化不良有哪些表现
宝宝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胃灼热、反酸、恶心和呕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消化道症候群,患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仍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如精神心理因素、胃肠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胃酸分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原因相关,特别是胃排空延缓与停滞以及十二指肠反流有密切关系。持续的消化不良症状可继发于病毒性感染或腹泻发作。消化不良患儿可有不同的临床症状,某些患儿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另一部分患儿可以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伴有恶心、早饱、腹胀或饱胀感为主,可伴有其他表现,如嗳气、厌食、胃灼热、反酸、恶心和呕吐等。如果宝宝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必要的治疗干预。
语音时长 01:35

2022-07-28

15899次收听

01:36
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因消化不良拉肚子时,要暂停鱼虾等食物的摄入,多给宝宝喝些煮烂的小米绿豆粥或菜粥。进食应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如果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比较严重,要给宝宝适量补充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预防宝宝脱水。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益生菌,比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它的主要成分是枯草杆菌R179和屎肠球菌R026,可以在肠道内迅速定植,协同夺氧,优化供能,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从而使肠道的菌群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还能分泌多种消化酶,促进肠道消化吸收,从而改善宝宝拉肚子症状。
宝宝吃什么补锌
宝宝吃一些蛋黄和牛肉就可以补锌,这两种食物里面的锌含量还是比较高的。给宝宝补锌的时候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第1种就是通过饮食上的调整补充新元素,另一种就是通过服用药物进行补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锌是特别重要的一种微量元素,如果小孩子出现缺锌的问题,可能就会出现免疫力低下和生长缓慢的现象,还有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问题,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个微量元素的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具体进行补充。给孩子补锌,如果采用药物的方式进行补充,最好喝一些口服液更好吸收。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0

78521次收听

婴儿积食会引起犯困吗
婴儿积食会出现犯困的现象。积食会导致孩子脾胃虚弱、如果呕吐腹泻会让身体精神状态下降从而容易犯困。积食的宝宝多是由于吃太多繁杂的食物,没有节制的饮食引起的问题,这时候只要注意调理,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积食问题不严重可以轻断食然后用以益生菌调理就可以了,如果积食问题严重需要用药物调理正常。日常生活中积食期间少喂养孩子食物,等到孩子身体恢复以后再慢慢添加饮食,注意饮食的规律调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每天可以给宝宝按摩肚子来帮助消化,对积食的问题恢复有帮助。
语音时长 01:11

2021-04-20

95800次收听

婴儿积食会腹泻吗
婴儿积食可能会伴有腹泻的现象。小儿积食的判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比如有口臭,可能是酸痛或者是腐臭,大便很臭,也可能是酸臭。大便有异常,包括不顺畅,或者是腹泻,但是都偏臭,或者刚开始腹泻,腹泻几天以后就不臭了或者放屁很臭。积食时大便颜色不正常,有时候颜色偏深呈黑色,但是孩子积食时通常最常见的应该是便秘,也就是大便不顺畅为主,表现为腹泻的也可以比较少见,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以及腹痛等症状,孩子出现腹泻时需要调整饮食习惯,以及饮食结构,适当吃益生菌和健脾的药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0

76715次收听

03:35
儿童消化不良的症状
儿童消化不良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口气酸臭、打馊嗝,晚上睡觉磨牙,趴着睡,大便很臭秽,放屁很臭等症状。儿童消化不良在儿科是最常见一个病症,也叫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小孩的生理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孩的消化系统没有发育成熟,消化酶分泌的质与量还不好,另外肝功能也不健全,胆汁的分泌也不是很充沛,再加上小孩子处于一个生长发育快速的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很多,所以孩子往往是特别愿意吃,吃完了又不容易消化。所以吃和消化永远是一对矛盾。
40多天的宝宝食欲下降怎么办
40多天的宝宝食欲下降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由于肠胃功能紊乱导致的,也有可能出现其他症状,此时就要家长注意,可以吃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改善情况。40多天的宝宝食欲下降要注意合理喂养,多喝水,适当补钙和鱼肝油,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如果是喂奶过多,就要注意,可以在喂奶后安静地倾斜位多抱一会,可以减少吐奶不舒服的情况。
儿童积食应该吃什么饭
儿童积食时,如能合理饮食,可以有效的消除积食,缓解胃胀等不适症状。比如可以让患儿适当的喝一些橘皮粥、山药莲子粥、山楂粥、小米香菇粥等,可以起到健脾益胃、助消化的作用。另外,蒸苹果也有助消化的作用,也是积食患儿的不错选择。
婴儿放屁多是怎么回事
每一个人都会放屁,是正常生理现象,由于肠道正常菌群作用而产生气体从肛门排出,婴儿放屁多的原因有很多,想要排便,饿了,吞入过量空气,饮食中的刺激成分,消化不良等都是导致婴儿放屁多的原因,可以对症解决。
宝宝缺钙体现在哪些方面
宝宝缺钙以后,除了肢体的发育、肌肉和骨骼发育受一些影响,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的症状。比如小孩特别容易受惊、睡眠不安稳、受惊吓时容易出汗。部分孩子会表现为肋骨外翻、头部的方颅、前囟门的关闭延迟,这些情况都是缺钙的表现。实际上也有一些不是非常典型的孩子,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把这些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或者在不同的婴儿发育时期,他表现的方式也不是完全相同。比如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出现佝偻病、抽搐,或者双侧的腿部出现佝偻病腿,比如O型腿或者X型腿。这些症状只会出现在年龄比较大的孩子身上。年龄较小的小孩可能就表现为夜汗比较多、易惊、睡眠不安稳等情况。所以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年龄段,宝宝的缺钙症状也不是完全相同。
语音时长 01:06

2019-09-11

61605次收听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用法
在临床上,小孩子发生肠胃不适的疾病,都会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药物进行治疗。就一定要对药物的具体用量进行了解。如果是新生儿的患者,使用半袋就够了。还有两岁以内的宝宝和两岁以上的宝宝,药物的具体用法都是不同的。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按摩肚子
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十分常见,不管是哪一种因素导致的消化不良,都可以采用腹部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和缓解,但是很多父母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而腹部按摩同样需要正确的手法才行,因此在下面的文章中,针对于宝宝消化不良的按摩方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