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膝盖抽水后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2663310次浏览

如果膝盖曾经受过外伤,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出现退行性病变,都可能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膝关节腔中出现了积液导致的,如果积液比较多时,需要进行穿刺抽水治疗,那么,膝盖抽水后要注意什么呢?

一、防止粘连
  做了膝关节的穿刺抽水后,还要在关节腔中注射硬化剂,防止出现粘连。
  二、多休息
  一般刚做了膝盖抽水治疗时,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的活动,防止患肢负重活动,加重病情,在休息的时候最好能把患肢抬高一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三、注意保暖
  膝关节长期受寒,也可能会导致关节腔中出现积液,所以即使做了穿刺抽水治疗,也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以免导致病情的复发。

四、定期复查
  因为做了穿刺抽水后,也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复发,所以要注意定期复查,如果发现膝关节中的积液再次出现,还需要继续抽水。
  五、少走楼梯
  即使膝关节做了穿刺抽水治疗,平时也要注意尽量少走楼梯,尤其是不可以提着重物上下楼,否则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让膝关节的损伤更加严重,导致积水再次出现,上下楼的时候最好坐电梯。

六、减轻体重
  因为过于肥胖的人,下肢的负重比较大,即使做了抽水治疗,如果不注意减肥,关节经常负重活动,会大大的加重关节的压力和磨损程度,可能会诱发积液的再次出现,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减轻体重。
  七、合理饮食
  做了膝盖抽水后,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比如猕猴桃、新鲜的蔬菜,牛奶、虾米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于缓解病情是有好处的。

相关推荐

鞘膜积液手术后应注意什么
鞘膜积液手术后应注意当日不下地及不进食半流,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保持患区卫生清洁。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鞘膜腔积液,多数由于睾丸及其附近组织的炎症或创伤引起。出现明显症状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的患者要注意当日不下地及不进食半流,次日可下地活动,并恢复正常饮食。此后可及早下床。多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改善身体素质。术后患者还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如是成人术后恢复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注意患区的卫生清洁,保持干燥、卫生。
语音时长 01:17

2022-08-02

14981次收听

右侧精索鞘膜积液怎么治疗
右侧精索鞘膜积液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一般治疗。1、手术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有鞘膜翻转术、鞘膜切除术和鞘膜折叠术。适用于病程快、积液多且有症状的患者,以及2岁以下积液不能自行吸收的婴幼儿。2、药物治疗:若是感染引起的右侧精索鞘膜积液,医生会根据病原菌采取抗感染治疗,患者需遵医嘱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例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若患者伴有疼痛,则需遵医嘱应用镇痛药,比如盐酸曲马多、盐酸哌替啶等。3、一般治疗:如果是2岁以内,右侧精索鞘膜积液较少,而且没有明显症状,多数情况下可自行吸收,可以定期去医院随访。对于右侧精索鞘膜积液较多,张力大的婴幼儿而言,可采取穿刺抽液治疗,能有效减少阴囊内液体量,以免影响睾丸发育。建议患者出现右侧精索鞘膜积液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措施治疗,对于右侧精索鞘膜积液积液量少的患者,要定期去找医生复查。
语音时长 01:26

2022-08-02

13485次收听

新生儿鞘膜积液会不会自愈
根据新生儿鞘膜积液病变的严重程度来判断预后。新生儿鞘膜积液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区患有炎症所引起的一种病症。新生儿的腹膜积液较少,可以自行吸收。但是新生儿鞘膜积液较多,炎症感染较重,有较多并发症,要到儿外科及时进行诊断,由专业的医生判断是否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0:51

2021-12-30

72944次收听

小儿鞘膜积液能不能自愈
小儿鞘膜积液大多是能自愈的。小儿鞘膜积液,通常是在孩子两岁之前就会消失,所以在两岁之前,不必急着去进行治疗。鞘膜积液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多是因为做常规体检被发现的,临床上主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而原发性的病因并不清楚,病程也比较缓慢,可能和创伤、炎症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是没有病因的。继发性则是有原发的疾病,像急性的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等,这个在小孩子里面是很少见的,因为这些疾病导致的鞘膜积液,只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当原发疾病改善之后,鞘膜积液会自然的吸收。所以临床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原发的疾病,也就是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带有一定的生理性,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孩子在两岁之后大多都能够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也不会对孩子的生育造成影响。
语音时长 01:23

2021-12-30

70578次收听

01:22
新生儿鞘膜积液会自愈吗
根据新生儿鞘膜积液病变的严重程度来判断预后。新生儿鞘膜积液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区患有炎症所引起的一种病症。新生儿的腹膜积液较少,可以自行吸收。但是新生儿鞘膜积液较多,炎症感染较重,有较多并发症,要到儿外科及时进行诊断,由专业的医生判断是否手术治疗。
02:20
小儿鞘膜积液能自愈吗
小儿鞘膜积液大多是能自愈的。小儿鞘膜积液通常是在孩子两岁之前就会消失,所以在两岁之前,不必急着去进行治疗。鞘膜积液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多是因为做常规体检被发现的,临床上主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而原发性的病因并不清楚,病程也比较缓慢,可能和创伤、炎症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是没有病因的。继发性则是有原发的疾病,像急性的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等,在小孩子里面是很少见的,因为这些疾病导致的鞘膜积液,只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当原发疾病改善之后,鞘膜积液会自然的吸收。
鞘膜积液有哪些后遗症
鞘膜积液后遗症睾丸萎缩,多数是由于患病时间过长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或手术治疗不当所致。此外,手术处理不当还可能导致阴囊长期肿大或坠痛。
鞘膜积液微创手术能根治吗
一般情况下来说,鞘膜积液在经过微创手术治疗以后是能够起到根治的作用的,但如果病人在术后存在着复发的情况的话,那就不能够根治了。同时是否会复发和手术的方式以及病人生活当中的习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目前针对该疾病,人们可以考虑选择药物疗法以及抽刺穿液疗法等方法来治疗。
小儿鞘膜积液的治疗方法
在选择小儿鞘膜积液的治疗方法时,要根据患儿的情况选择。正常情况下小儿鞘膜积液在1~2岁时会自行消退,不用特殊处理,在一岁内不用急于手术治疗。如果其张力较高,影响了睾丸的发良,是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的。
什么是婴儿鞘膜积液
小儿鞘膜积液是小儿阴囊部常见的疾患之一,经常性会出现单侧阴囊逐渐肿大,肿物可呈卵圆形或梨形,触之有弹性和囊性感,一般不疼痛,可有坠胀不适,用手电筒照射肿物有透明感。并且鞘膜积液压迫睾丸,影响血液循环,影响生精功能。
鞘膜积液的症状
鞘膜积液指的是病人在睾丸鞘膜腔或者精索鞘膜腔里面液体积存过多引起来的疾病。在一般情况下,鞘膜积液的病人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比如病人没有疼痛,或者有其它的不适。但是如果鞘膜积液它的量过多的时候,病人也会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比如病人有睾丸坠胀的感觉,或者有种下坠的感觉,因为如果积液量过多,它重量也会比较重,此时牵着的睾丸下坠,这时会牵拉精索,精索里面有神经血管,牵拉精索的神经的时候,病人会引起一些神经疼痛的反射,会造成睾丸疼痛,腹股沟即病人大腿根的部位会产生疼痛,有时候疼痛也会串到下腹部等等部位,此时有点像睾丸受到外伤的时候疼痛的感觉。这时候说明病人鞘膜积液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病人产生大量的睾丸鞘膜积液,此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平常生活,甚至影响行走等等情况。所以此时的病人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做手术去除疾病。
语音时长 02:04

2019-08-27

65253次收听

02:34
鞘膜积液是怎么回事
鞘膜积液分为原发性鞘膜积液和继发性鞘膜积液。第一、原发性鞘膜积液,它是从小就有鞘膜积液。一般来说,睾丸在下降的过程中,会经过鞘膜管道,这个管道在睾丸下降到阴囊的时候,此时管道应该闭合。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睾丸下降到阴囊以后,然后跟腹腔相通的管道并没有闭合,导致里面的液体过多的积存在睾丸的周围,这种情况称之为鞘膜积液,即原发性的鞘膜积液。第二、继发性鞘膜积液,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鞘膜积液,比如附睾炎、睾丸炎或者输精管等等疾病。
02:50
鞘膜积液症状
一般情况下,鞘膜积液的病人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是如果鞘膜积液的量过多,病人也会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比如病人有睾丸坠胀的感觉。鞘膜积液指病人在睾丸鞘膜腔或者精索鞘膜腔里面液体积存过多引起的疾病。因为如果积液量过多,此时牵着的睾丸下坠,这时会牵拉精索,精索里面有神经血管,牵拉精索的神经的时候,病人会引起一些神经疼痛的反射,会造成睾丸疼痛,腹股沟疼痛。如果病人产生大量的睾丸鞘膜积液,会影响到个人的平常生活,甚至影响行走等等情况。所以此时病人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去除疾病。
02:50
小儿鞘膜积液保守治疗
小儿鞘膜积液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产生的原因是睾丸在发育过程中,一开始睾丸是在腹腔里,通过鞘膜腔最终下降到阴囊里。鞘膜腔在睾丸进入阴囊后,它应该慢慢闭合,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鞘膜腔没有闭合就形成小儿的睾丸鞘膜积液。一般来说多数鞘膜腔在小儿出生六个月之内就闭合。如果超过六个月还没闭合,这时自行闭合的可能性变小。一般在小儿两岁以后再最终决定是不是要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当小孩出生后,发现睾丸鞘膜积液后,应该当时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保守治疗。
膝盖抽水疼吗
膝盖抽水一般不会产生有过于剧烈的疼痛,多数患者在进行抽水的时候,疼痛会和普通打针比较类似。但具体所感受到的疼痛,也会和患者自身对于疼痛的敏感度以及医生的操作技术有关。一般来说医生技术越娴熟,疼痛时间越短暂,疼痛程度也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