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传染病
洪涝灾害后,可能会因饮水、饮食不当出现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性疾病;也可能会因老鼠传染流行性出血热;还可能会因与牛、羊等等患畜密切接触传染布鲁氏菌病。
近日,局部地区持续遭遇强降雨,城市中发生了严重的内涝。洪涝灾害不但破坏生活环境,还可能会暴发流行性传染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所以大灾之后一定要注意防大疫,那么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传染病类型都有哪些呢?
1、霍乱
这是霍乱弧菌感染引发的一种非常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与饮食有关。患者常会出现无痛性腹泻,每天腹泻次数为几次甚至几十次,大便呈淘米水样,患者会因频繁腹泻出现严重脱水,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发病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内死亡。
2、细菌性痢疾
洪涝灾害后不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就可能会出现细菌性痢疾。这种传染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患者常会持续高烧,体温可高达40度以上;还会伴随着腹泻不止、恶心、呕吐等典型的症状。
3、伤寒
这是由伤寒杆菌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也与不当饮食有关。患者常常会有持续高烧、脾肿大、玫瑰疹等表现,严重时会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的并发症。
4、流行性出血热
洪涝灾害后,老鼠肆虐,不注意及时灭鼠,很可能会由老鼠传染引发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会有头痛、腰痛、眼眶痛的三痛症状。
5、布鲁氏菌病
这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洪灾发生后不注意及时清理周围环境,可能会使牛、羊等牲畜患上布鲁氏菌病。如人与患畜密切接触,可能也会感染这种疾病,伴随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等症状。
相关推荐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13/86/ooYBAGCukXuAUl2HAAC0e-OC_H015.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13/3E/o4YBAGCulceALCl4AADFJBhjUQo8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