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得佝偻病会死吗

发布时间:2020-11-2054478次浏览

佝偻病是属于骨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给患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地威胁,所以,家长朋友们必须替孩子做好佝偻病的预防工作,那么孩子得佝偻病会死吗?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佝偻病的危害,我们接下来可以通过文章来了解一下,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佝偻病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点:

1、肌肉松弛,腹部膨隆,容易发生脐疝。

2、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可有夜惊、易哭、多汗,尤其是前半夜刚人睡时出汗多,睡眠不安。

3、骨骼改变。头颅畸形以方头多见,出牙迟,十个月以上尚未出牙,长出的牙齿缺少釉质,容易生龋齿;囟门扩大,闭合晚。正常的小孩前囟在出生后一岁至一岁半就 闭合了,可是佝偻病的小孩一岁半以后尚未闭合;胸部呈鸡胸、漏斗胸等,胸廓畸形会影响呼吸功能,使肺活量减少;脊柱弯曲,因躯干重力和牵引,可致脊柱后突 或侧弯;骨盆畸形,女婴成年可致难产;四肢常见弯曲,下肢形成膝外翻(称“O”形腿),或膝内翻(称“X”形腿)等畸形。严重者甚至可发生骨折。

文中对于佝偻病的危害的介绍,我想大家应该都清楚了,这种病虽然不会直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危害,但是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希望可以起到提醒家长朋友们替孩子做好预防工作的作用。对于患儿来说,也应该积极地物就医治疗,以免带来更大的危害。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护理保健要点。

相关推荐

女性佝偻病吃什么药
佝偻病,全程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它是以维生素D缺乏从而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以及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此又叫做又叫骨软化症即骨矿化不足,由于维生素D不足而导致的佝偻病,治疗时要趁早,那么,女性佝偻病吃什么药治疗呢?
如何检查小儿佝偻病
大家都知道,佝偻病是在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方面的疾病,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会给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家长一定要足够重视佝偻病的发生,那么,如何检查小儿佝偻病呢?下面就为大家阐述一下,希望可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及早的去医院接受治疗。
佝偻病中期怎么治疗
佝偻病是一种不太容易治愈的疾病,很多患者对此也有心理准备,不过,知道归知道,大多数患者对于治疗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那么,佝偻病中期怎么治疗?希望下文的相关介绍对你们会有所帮助,从而早日的摆脱佝偻病的困扰。
预防佝偻病的方法
佝偻病,相信很多家长都不会陌生,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很多家长都为孩子患有佝偻病而苦恼。那么,您知道佝偻病如何预防吗?下面,我们请相关专家来为我们介绍一下预防佝偻病的方法。
新生儿佝偻病能治好吗
佝偻病,相信如果没有接触到这种疾病的人,是很陌生的,甚至是没有听说过,佝偻病又称骨软化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麟代谢紊乱和骨骼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3个月~2岁的婴儿,那么新生儿佝偻病能治好吗?选对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就来看一下。
肋骨外翻是什么原因
肋骨外翻是由佝偻病或发育畸形引起。肋骨外翻主要指肋骨下缘超出肋骨的高度,即平躺时肋骨最下端,即第十一、十二肋骨超过身体最外缘。常见于小儿,肋骨外翻是儿童比较常见畸形之一,危害比较大,需要采取措施纠正。通常肋骨外翻有三个原因:一、佝偻病,绝大多数儿童的外翻都是由佝偻病引起,当发现肋骨外翻时,最好检查患儿是否有佝偻病的其他表现,比如惊厥、夜哭、出汗、方颅、易激惹等,如果有,需完善血钙、骨密度及X线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要补钙及维生素D治疗,以改善肋骨外翻的表现。二、肋骨先天性畸形,多由功能因素引起。三、发育畸形,生长发育过程中创伤引起形变;或者是患者的裤腰过紧、位置太高,长期压迫肋骨影响其生长,从而导致婴儿的肋骨外翻,故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应该穿围兜。
语音时长 01:28

2020-03-17

65016次收听

肋骨外翻怎么治疗
通常情况下,肋骨外翻不需特殊治疗,这是由于不全脱光衣服外观看不清,且也不会影响任何的功能和运动,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肋骨外翻,通常情况下小时缺钙,小时个子长的太快,营养没跟上导致佝偻病,叫软骨病,软骨发育受到影响,导致肋骨外翻。成年后肋骨外翻,一般不影响功能,也不会疼痛,因此不用特殊治疗。但肋骨外翻可能由于长肿瘤或外伤严重影响,那就例外。此病因非常明确,各种检查都正常,只是外观上看着有外翻,而且想把肋骨外翻在治回来,手术比较大,需要开胸,且不是一个肋骨,而是多个肋骨治疗对其进行修复,因此手术代价太大,不会轻易做这种手术。
语音时长 01:47

2020-02-25

53508次收听

佝偻病早期症状有什么
佝偻病早期症状表现为不明多汗,夜啼,易哭闹,头发脱失等。初期症状相对来说最为轻微的,通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会表现为多汗,不明原因晚上出汗特别多,注意鉴别多汗和正常儿童的出汗,正常的儿童在睡眠后,头部也微微的出汗,过十分钟、二十分钟后(出汗消失),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佝偻病的孩子,整个晚上(出)汗都特别的多。还会表现为夜啼、夜卧不安、易哭闹,头发脱失,呈环状的这叫环秃,如果大片脱失,就叫做枕秃。在做实验室检查时通常会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钙、血磷含量相对下降;另外X线上可以表现为骨骼的干骺端出现模糊的现象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24

52467次收听

佝偻病会遗传吗
佝偻病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型佝偻病,它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的疾病,所以这种疾病并不是一种遗传病,也没有遗传倾向。临床上的原因就是维生素D的缺乏。对于这个疾病来说,最关键的是要早期进行识别,预防要胜过治疗。如果怀疑家族中有佝偻病的人,孩子会不会遗传佝偻病,实际是不会遗传,但是如果在孩子出生以后没有及时的补充维生素D。我们市面上现在经常用的维生素D是维生素AD的制剂,叫做伊可新,大部分妈妈们应该都会知道。及时的补充维生素D,得佝偻病的风险或者几率就会明显的降低,如果没有及时的补充,或者没有意识(补充维生素D),那么孩子有可能会得佝偻病,但是是一个后天的原因,并不是由于遗传的因素所造成的。所以说佝偻病它并不遗传,它不是遗传病。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24

58891次收听

02:21
肋骨外翻是什么原因
肋骨外翻多是佝偻病引起,也有部分患者是胎儿期发育异常或后天局部病变导致。通常情况下,肋骨外翻多是因为小的时候得佝偻病导致,如小时候缺钙,肋骨没有跟上生长发育,软骨发育不是很及时,最终导致肋骨外翻,这是最常见原因之一。也有部分患者是先天性畸形,也就是胎儿期发育异常形成的。还有部分患者是后天局部病变导致肋骨外翻,如局部有肿瘤影响肋骨的生长发育,出现外翻现象。
02:17
佝偻病有后遗症吗
严重的佝偻病会有骨骼的改变,有漏斗胸,会有后遗症。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有患儿易于激惹、烦躁、睡眠不安,由于汗液的刺激,睡时经常摇头,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肌张力低下、关节韧带松懈、腹部膨大如凹状,患儿可以动作发育迟缓。严重佝偻病常伴有贫血、肝脾肿大、营养不良。患儿如果血液血钙过低,可以出现低钙性抽搐,比如手足搐搦,严重者可以引起窒息。第二就是骨骼的改变,随着病情的加重可以出现骨骼的改变,骨骼的改变与年龄、生长速度和维生素缺乏的因素有关,比如头部、颅骨的软化多见于3到6个月的婴儿,另外可以出现胸部的串珠肋,还有就是X型腿或O型腿。
02:25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在早期会出现盗汗、枕秃,发育迟缓、腿部畸形的症状。佝偻病实际上是婴儿缺钙造成钙磷代谢异常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既跟母体因为缺少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关,也跟小孩出生以后摄入的营养障碍有关。一般在两岁之前,容易得佝偻病。佝偻病的后期还可能有畸形,腿部罗圈腿,x型腿。主要还是跟小孩在很小的时候,饮食摄入钙质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但也有些孩子是因为本身的肝肾功能不够好。所以如果不晒太阳或者是肝肾有功能有异常,都会造成维生素d的减少钙摄入不足,就容易产生佝偻病。
02:50
佝偻病的治疗
佝偻病的治疗,主要是补充钙质,补充钙质、补充维生素d,如果是一个哺乳期的一个患儿,主要是补充母亲的钙质摄入,维生素d的摄入就需要多晒太阳,如果本身母亲有肝肾功能异常的话,就不要只补充普通的维生素d,补充那个活化的一、二十五羟基活化的维生素d,这样才能够起到作用,因为普通的维生素d,要通过开盛来激活变成一、二十五羟基的维生素d才能够起到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如果已经有了一些畸形了,比如内外翻,罗圈腿的畸形,可以进行一些手法的按摩,促进肌纤维的恢复,这样的一些治疗,但是真正到了成年以后,骨骼也定型了,还留有内外翻畸形的,如果严重的患者却实只能通过手术来进行矫正。
缺少什么导致佝偻病
佝偻病是骨质发育异常造成。骨头里主要是钙和磷,主要是钙质缺失,会导致佝偻病。一、钙的摄入低;二、维生素d的摄入低,维生素d是一种维生素,作用是促进人体能够吸收钙,没有维生素d,人体不能吸收钙,是缺钙的。佝偻病主要缺的是钙和维生素d。三、维生素d怎么摄入?多晒太阳,体表的黑色素细胞可以合成维生素D;四、普通维生素d在肝脏和肾脏能够被激活,形成1,25羟基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对于佝偻病患者,要补充钙质,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五、肝肾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将普通的维生素d转化为1,25羟基活性维生素d,所以要补充活性维生素d。
语音时长 02:04

2019-10-23

61846次收听

01:28
佝偻病能治好吗
佝偻病是否能治好首先看其发展的情况,如果是轻症的佝偻病,治疗的原则应需补充钙和维生素D。佝偻病分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维生素依赖性的佝偻病,在补充了维生素D以后应该能够缓解。也有一些重症后期的佝偻病,即使是能够缓解,骨骼的器型也不能够完全缓解。所以治疗佝偻病还是尽早发现,早期用药干预。此外,如果是肾脏或者其他一些疾病造成的佝偻病,治愈机会就相对较低。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坚持每日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