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耳炎患者要避免一些锻炼

发布时间:2020-09-1662163次浏览

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养成正确的医疗习惯,遵照耳鼻喉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与治疗绝不可自作主张,认为症状减除而自行停药,中止治疗,以致病情转为慢性或产生副作用。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例如洗头、游泳等),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乾,或侧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经手术治疗过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检查,有无再发现象,了解听力改善程度,并接受指导如何且何时作中耳充气治疗。有胆脂瘤的病人,经过手术治疗,尤其要注意是否有再发现象,恶臭的耳漏,听力的递减或前述各项并发症的产生,这些都是须要再手术的表征。

以上就是中耳炎患者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在生活学习中,我们对于有中耳炎患者要学会耐心,不能因为其听不太清楚而嘲笑他们,必要时可以通过放大声贝来与他们谈话。当然中耳炎患者也要及时的寻求质量,防止悲剧的发生。

相关推荐

双耳听力下降需要警惕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一名49岁中年女子感冒后出现听力下降且伴有耳鸣,持续性的嗡嗡声,检查后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双),对其进行双耳鼓膜穿刺术,因为手术的成功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耳塞戴久了的危害
耳塞戴久了会造成耳道湿疹、造成细菌或真菌感染。耳塞里声音过大,对听力、听觉神经也有伤害。耳塞戴久了危害分成以下几方面:第一、耳塞的材质怎么样。如果耳塞过硬,材质不好,会有一些刺激性的物质,比如说不良的塑料,一些不太纯的金属,这些直接对耳道的皮肤就产生了刺激,可能长期这样会造成耳道湿疹、耳膜肥厚,甚至于有的时候会造成渗出,会造成外耳道湿疹。第二、耳朵是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很适合真菌的生长。如果耳塞的材质是塑料、比较柔软的物质,或者一些孔洞的,里边容易长一些真菌。如果不进行消毒(消毒有的时候通过浸泡、臭氧离子加热),真菌可能会带入耳道,会造成真菌性外耳道炎,这时候外耳道可能会有渗出、痒,甚至于有很多像耳屎一样,称为菌落样东西生长,这种菌落是要反复的到医院清理,还要抹抗真菌的药,才有可能会根治。当然,除了真菌感染,还可能会造成细菌感染。如果不消毒,耳塞上会有一些皮肤的皮屑,会有一些耵聍样物,这是很好的培养基,可能会有一些细菌在里面生长。长期戴耳塞,能造成局部细菌的繁殖,会侵犯到外耳道,造成外耳道炎,甚至外耳道疖、外耳道痈。严重时会引起外耳道软骨的坏死,会引起耳道的变形。这是最主要的一个过敏反应,一种不良的反应,跟材质有关系。第二造成细菌或真菌的感染,这个原因是没有对耳塞进行比较有效的消毒。第三、如果戴耳机里边长期听音乐,这种音乐的声音过大,对听力、对听觉神经也是有伤害的。
语音时长 02:24

2021-12-30

55509次收听

02:05
中耳炎的人可以游泳吗
中耳炎的人不可以游泳。比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因为鼓膜穿孔,游泳的时候,脏水就有可能进入耳朵里,细菌带入到中耳腔里,导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急性发作。如果非要游泳需要加强防护,避免水进入外耳道。可以用一个耳塞把耳朵堵住,再用泳帽把耳朵完全遮盖住,不让脏水进去。急性的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没有穿孔,也不能游泳,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急性渗出性中耳炎,脏水进入到鼻子里,会进一步的刺激鼻腔黏膜,不利于鼻腔炎症的消退,脏水刺激会加重鼻腔黏膜的肿胀,不利于咽鼓管功能的快速缓解。
中耳乳突炎必须手术吗
中耳乳突炎不一定需要手术。中耳乳突炎是一类炎症性疾病,若在早期就进行治疗,可控制炎症的发展,能够帮助消退,则不一定需要手术。当病情严重,或未及时治疗,可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甚至会出现鼓膜穿孔等情况。病情严重时,炎性液体或毒素不能排除到体外,在耳道内淤积则会加重病情,此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手术的目的在于切开引流。若持续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等,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疗。因此对于确诊为中耳乳突炎的患者,一定不能轻视,也不能自行诊断、治疗;需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21-04-20

110943次收听

03:08
中耳炎不治疗会自愈吗
中耳炎是否会自愈,这个取决于中耳炎的类型和程度轻重,轻的、病成时间比较短的是有可能会自愈的。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还分为分泌性中耳炎以及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时候会有明显的疼痛。但是如果这个疼痛在一到两天内能够逐渐自行缓解,那你就不需要药物治疗,但是如果这种耳痛持续超过24~48小时,仍然疼痛程度继续加重,那要考虑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必要时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慢性的中耳炎,尤其是化脓性中耳炎,那么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治疗,超过三个月仍然不恢复,需要考虑做鼓膜支管治疗。
02:00
如何避免中耳炎复发
中耳炎复发有明确的原因,要避免中耳炎复发,必须去除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因素。第一、去除导致中耳炎复发的原因,通过手术切除肥大增生的腺样体,减少腺样体机械压迫或腺样体隐窝反复炎症刺激;积极进行抗生素治疗,去除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等,消除炎症刺激,减少中耳炎的复发。第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如果鼓膜已经发生穿孔,要尽量减少外耳道的细菌感染,如避免游泳、洗澡时脏水进入耳道等。第三、平时注意保暖,尽量避免感冒,以防中耳炎复发。
中耳炎的预防
想要预防中耳炎的出现,首先要注意在感冒时正确擤鼻涕;并注意远离患有感冒、鼻炎、咽喉炎等疾病的患者,远离病源;避免抽烟、远离二手烟,避免污水进入耳道;还要做到积极锻炼身体、科学搭配膳食,提高免疫力。
患上中耳炎会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患上中耳炎会反复发作?中耳炎比较多见,大家都知道要及时做治疗,但是有很多患者感觉明明中耳炎康复了很长时间,怎么又复发了?下面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急性中耳炎如何护理呢
急性中耳炎该如何护理?患中耳炎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中耳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以便于进一步促进病情的恢复。那么,中耳炎的日常护理常识有哪些呢?
中耳积水如何用药
中耳积水如何用药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首先中耳积液是由于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的障碍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是可以选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第一类药物主要是可以用抗生素药物进行适当治疗,但一般的疗程不宜过长。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可以是广谱的青霉素、头孢菌素或者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选择药物时应该注意要对本病的常见致病菌,也就是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第二类药物还可以选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者是强的松,可以做短期的口服治疗。第三类药物就是有些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鼻腔的炎症或者感染,影响咽鼓管的功能,这类病人可以用鼻用的减充血剂,比如羟甲唑啉,比如麻黄素类的滴鼻剂,这些可以帮助通畅咽鼓管。还有一类的鼻用药就是鼻用的糖皮质激素,也是可以,尤其是有鼻炎,甚至在小儿有腺样体增生、肥大时,会影响咽鼓管的通畅引流,从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导致中耳积液。用鼻用的糖皮质激素来喷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腺样体肥大,缓解对咽鼓管的刺激。
语音时长 01:43

2020-07-21

60230次收听

中耳炎严重吗
中耳炎多是呼吸道感染蔓延引起的,本身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确诊后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能够快速痊愈,但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等并发症。
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痛、耳流脓,听力下降。在鼓膜穿孔前耳痛是比较剧烈的,鼓膜穿孔后的耳痛会顿时明显减轻。如果说在鼓膜穿孔前会伴有一些全身的症状,比如说发热、倦怠、周身乏力、食欲减退;小孩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如果高热严重可能会伴有惊厥。再就是听力下降,听力下降有的人可能是感觉不太明显,因为耳痛症状特别重。还有就是耳鸣,这种患者的耳鸣一般是搏动性耳鸣,还有如果是炎症比较严重之后累及到内耳、累及到前庭可能会出现眩晕症状,鼓膜穿孔后会伴有耳漏的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它的治疗以保守治疗、抗生素抗炎治疗为主。比如外用的、还有口服的、还有全身的这些抗生素,再有还要保持咽鼓管的通气引流,改善鼻腔的通气。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它的症状表现为耳闷堵感,自听现象、听力下降,一般很少会有高热,耳痛一般不是太剧烈,也很少会伴有发热的一些症状。治疗主要是鼻腔应用减充血剂、口服粘液促排剂,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还可以做一些理疗、鼓膜按摩以及半导体激光。如果是经过保守治疗不见好,还可以做鼓膜穿刺、抽液、鼓室注药治疗。慢性中耳炎主要症状是表现为听力下降,反复的或者是持续的耳流脓流水,查体会有鼓膜穿孔,治疗首先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不见好就得需要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2:51

2020-02-14

57877次收听

02:34
中耳炎的症状是什么
中耳炎的常见症状是耳痛,鼓膜穿孔,鼓膜灯塔症,听力下降,胆脂瘤形成。1、主要是耳痛。尤其在鼓膜穿孔之前,中耳炎的脓液在鼓室积聚,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刺激中耳腔的黏膜、神经末梢,会导致比较严重的耳痛。2、鼓膜穿孔。脓液从穿孔引流到外耳道以后,中耳腔的压力快速降低,耳痛的情况会立即缓解,在做鼓膜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鼓膜有反光点,是鼓膜穿孔。3、鼓膜灯塔症。称为鼓膜的灯塔症,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个诊断标志。4、听力下降。中耳炎会有一定程度听力下降,是中耳传音结构受损而导致的听力下降,成为传导性耳聋。5、胆脂瘤形成。中耳炎可能有胆脂瘤形成,需要手术治疗,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中耳炎有我们常说的是,最常见是卡他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一般是因为急性感冒引起,就是急性鼻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性咽炎、急性鼻炎伴有的中耳腔的一个炎症,有卡他性中耳炎会逐渐发展成分泌性中耳炎或者是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进一步加重的一系列的症状,如果说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者说穿孔以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又进水或者说不进行彻底的治疗,它形成骨膜穿孔以后,这个就会再加上再次重感的话,就可能形成反复的中耳炎,反复的中耳炎就形成了慢性中耳炎。这个是时不时的就是耳朵会流水,或天气热了,耳朵就会疼、流水,这就转成慢性中耳炎。
语音时长 01:05

2019-11-18

59035次收听

02:20
宝宝中耳炎症状
儿童高发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耳朵疼痛等症状,且夜间最为明显,如果没有及时用药,可能会造成鼓膜穿孔,耳内出现溢液。由于儿童难以描述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等表现,家属也容易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