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支气管炎忌吃什么

发布时间:2020-11-2069396次浏览

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很多,它对于患者的伤害比较大,它不仅让患者的身心受到伤害,还让患者背负着生活上的负担,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支气管炎不能吃什么呢,有的人因为不了解这一问题,对于饮食方面没有多加留意,从而导致病情恶化,给治疗带来了很多的不便。那么,支气管炎忌吃什么呢?下面就让专家来告诉大家吧。

1)忌寒凉食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程较长,大多脾、肺、肾的阳气不足,对寒凉食品反应较大。因为寒性凝滞,寒主收引,过食寒凉食品可使气管痉挛,不利于分泌物的 排泄,从而加重咳喘,使痰不易咳出。此外,寒凉食品,损伤脾胃阳气,脾胃受寒则运化失职,导致痰浊内生,阻塞气道,喘咳加剧。所以,慢支患者应少吃寒凉食物。

(2)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油炸等油腻食品,不易消化,易生内热,煎熬津液,可助湿生痰、阻塞肺道,导致咳嗽、气喘加重。而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生蒜、胡椒粉等,吃后可助热生痰,并可刺激支气管黏膜,使局部水肿,而咳喘加重。因此,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应忌食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

(3)忌食海腥发物:变态反应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之一,而鱼、虾、蟹和禽蛋类、鲜奶或奶制品又是常见的过敏源。所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忌食这类食品。

除此之外支气管炎患者还应忌食酒、鸡蛋、南瓜、芥菜、米糟、雪里蕻、酒酿等。

相关推荐

咳痰是绿色什么原因
咳出绿色的痰,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有部分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会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会出现咳嗽,咯黄绿色痰,常用青霉素类的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的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的依替米星等治疗。对症治疗也很重要,可以用排痰背心或人工拍背协助排痰。如果痰液较多且粘稠,可以用羧甲司坦口服液、盐酸氨溴索等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舌脉,进行辨证治疗。除用药物治疗外,也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不吃辛辣刺激、生冷和油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要吃一些好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语音时长 02:03

2021-12-30

55122次收听

为什么会得支气管炎
得支气管炎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多见于抵抗力下降、支气管炎症感染以及过敏、吸烟、空气污染等,都是有可能会造成支气管炎的。出现支气管炎,可以到医院的呼吸内科做一些血常规的检查,只有在明确病因之后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支气管炎患者因为咳嗽等往往会导致体内能量及物质的大量消耗,因此要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可以选择多吃些高蛋白的鸡肉等,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在平时要适当的多喝一些水,注意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要长时间的熬夜和酗酒,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出现受凉,饮食方面同样要清淡,这样可以减少食物对支气管的刺激,从而减轻病症。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0

74728次收听

细菌性与病毒性支气管炎的区别
细菌性支气管炎和病毒性支气管炎的区别如下:首先,病原体是不相同的,细菌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体通常为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而引起,病毒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体是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其次,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细菌性支气管炎多采取抗菌素治疗,而病毒性支气管炎主要以止咳化痰的方法,对症方法来进行治疗。不管是哪种支气管炎,都需要引起重视,不建议患者私下使用任何药物,建议及时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到当地比较专业的医院去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患者也不需要太担心,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就可以了。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20

91192次收听

支气管炎症状与治疗都有什么
日常生活中,支气管炎疾病发病严重,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给支气管炎患者带来负担,患者要早日的摆脱支气管炎,要注意治疗方法,但是也要注意生活中的预防事项,早日的正确预防疾病,让我们的生活无痛苦才是关键,那么,支气管炎症状与治疗都有什么呢?请大家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支气管炎有哪些止咳药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针对咳嗽咳痰症状,一般都会用一些镇咳祛痰药物,可以选择性地使用。那么,支气管炎有哪些止咳药呢?
病毒支气管炎吃什么药
病毒支气管炎患者所吃的药物需要视乎具体情况而定。抗病毒方面,建议服用阿昔韦林;倘若合并细菌感染,建议借助消炎药来配合治疗。除此以外,建议患者还要注意一下做好防护工作,远离污染,注意锻炼以及小心饮食习惯。
02:59
支气管炎可以吃橘子吗
支气管炎患者需要补充丰富维生素,而橘子富含维生素C,并且,橘子或者说橙子具有止咳化痰、理气、益肺的作用,所以患者是可以吃的。但是,橘子不能吃太多,因为食用过多可能会上火,引起其他症状。除了橘子以外,其他水果比如雪梨也可以多吃,它具有止咳、化痰、清肺的作用。另外,百合、川贝、红枣、银耳、冰糖等,这些都可以组合成药引或者药膳来加以服用,对于支气管炎患者的康复,缓解症状都是有帮助的。更多的食疗方法,可以到医院听营养科、呼吸科专家的意见,在医生地指导下采取更合适的食疗方法。
哮喘性支气管炎吃什么药
抗生素类药物是治疗呼吸道和气道炎性感染的常用药,由于感染呼吸道细胞的致病菌种类有所不同,所以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也有所差异。支气管扩张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出现的咳嗽和气促等症状,雾化类药物是针对病情非常严重的患儿使用的。
02:29
支气管炎的症状
急性支气管炎是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气管或者下支气管黏膜的炎症,根据其感染的类型而不同,会有咳嗽、咳痰、发热的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就表现成不太典型的咳嗽,咳痰,集中在晨起或者睡觉前,后期出现长期慢性咳嗽,咳痰。一、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性的感染,会有咳嗽、咳痰、发热的症状;是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咳黄痰。二、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就表现成不太典型的咳嗽,咳痰,集中在晨起或者睡觉前,最后出现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建议患者检查肺功能,如果肺功能下降,要长期吸药。另外,如果患者长期的慢性咳嗽咳痰,建议到医院检查,以防隐匿的肺部肿瘤和结核。
01:58
支气管炎传染吗
支气管炎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常见的是病毒、细菌和支原体,这三种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并不代表支气管炎就是传染病,因为正常人都有一定的免疫力。如果接触这些病原菌,量比较少的情况下,大多数不会发病。支气管炎传播途径基本上是飞沫传播,所以建议患者最好戴口罩,减少病原菌顺着呼吸道的播散,在家庭中也要注意通风,降低局部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的浓度,这样就降低了感染概率。所以,虽然支气管炎是传染的,但没有必要特别的紧张,过于的恐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机体免疫力,来抵抗外在的微生物的入侵。
01:17
支气管炎怎么治最好
支气管炎要判断是什么病原体引起来的,选择适当的用药,饮食要清淡,注意劳逸结合,多喝水,避免到公共场所去。一、如果自己不能判断,最好到医院让医生来判断一下这个病人是什么病原体引起来的,是病毒、细菌还是一些特殊的致病菌引起来的,选择适当的用药;如果有细菌感染或者是特殊致病菌,一些特殊的用药必须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二、饮食要清淡,注意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会提高我们的抵抗力,注意多喝水。三、避免到公共场所去。因为我们到公共场所会被别人传染,自己如果得了气管炎会传染到别人。
支气管炎呼吸困难怎么治
一般来说支气管炎患者很少出现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提示患者病情比较重一点,这类型的病人首选是去医院就诊。在医院就诊的时候,大夫一般会选用以下几方面的药物:一方面是扩张气管的药物,比如说β受体激动剂里面的万托林、福莫特罗或者丙卡特罗。另外一部分是抗胆碱能的药物,比如说异丙托溴胺这些药物。或者是甲基黄嘌呤类的茶碱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雾化吸入,使得患者的气道痉挛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这些是我们经常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1:10

2019-12-11

58797次收听

支气管炎治疗
急性支气管炎,通常给予积极的抗生素以及止咳、化痰药物进行积极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分为急性期的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一般是可以得到治愈的。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如患者吸烟、病毒或细菌的感染以及环境污染和过敏等,都是可以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镇咳化痰及平喘对症治疗。依据患者所在地常见病原菌经验性地选用抗生素,口服,病情严重时静脉给药。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镇咳祛痰可用溴己新或氨溴索口服液。干咳为主者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或其合剂等。有气喘者可加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口服或沙丁胺醇吸入等。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治疗主要是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语音时长 01:40

2019-10-17

52265次收听

肺纹理增多有什么危害
肺纹理增多的原因复杂多样,支气管炎、心脏病、粉尘、吸烟、肥胖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肺纹理增多在没有其他症状的情况下,大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生理性肺纹理增多也是十分常见的。如果存在其他明显症状,那么肺纹理增多也是要引起重视的,长期肺纹理增多会导致肺部损伤,大多为不可逆的损害。
01:17
支气管炎怎么预防
如果想要对支气管炎这种疾病,进行预防,实际上,最主要的是不吸烟或者是吸烟的患者进行戒烟,这是最主要的预防支气管炎的一个手段;可以通过控制职业性或者是环境污染,以避免粉尘、烟雾以及一些有害气体的吸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以及耐寒能力,注意预防感冒以及呼吸道感染;要注意减少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定期监测肺功能;还需要加强营养,改善营养;要注意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接触和吸入,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注意加强卫生教育;要注意气候变化以及寒冷的季节。在严冬季节或者是气候突然变冷的时候,要注意衣着保暖,注意及时增加衣服,要注意避免由于受凉,而引起感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