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质增生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发布时间:2020-09-1651318次浏览

骨质增生治愈后会复发吗?这样的疑问是当前许多骨质增生患者共同担心的话题,他们可能是因为一开始采用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总是反复发作,非常想治愈这个疾病,但是又在疑惑,治愈后会不会导致疾病复发,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骨质增生患者被复发困扰,临床诊断数据资料显示,有很多患者都是处于这种情况。他们不敢轻易接受开刀治疗,一方面是因为开刀治疗费用很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开刀治疗风险很高、出血多,还容易感染

骨质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骨质增生也叫骨刺,它是在椎骨边缘或关节边缘、关节面及骨突处增生的骨质,是骨与关节之退行性改变,系人体为适应力的变化,维持关节内外平衡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属生理代偿性改变。临床上对骨质增生多应用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有中药治疗、手术治疗、针灸、按摩牵引、理疗等方法。

通上以上内容的介绍,骨质增生的病因复杂,因此这些疗法基本上以缓解症状为主,往往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疾病根源,所以往往复发。

相关推荐

有骨质增生能不能根治
骨质增生是无法根治的,骨质增生是人体骨质衰老、退变,代偿性生长的正常生理学表现。骨质增生的产生,是人体为了维持脊柱关节稳定性,所出现的一种改变,尤其是在肌腱和骨头结合的部位,大部分骨质增生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可以定期观察加强功能锻炼,预防退变性疾病的发生,如果骨质增生严重,压迫到了神经根、脊髓,应该采取及时的手术、理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解除神经根和脊髓的受压。手术主要是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否则容易导致神经受损的表现,如果颈椎的骨质增生太严重,造成神经根受压,出现上肢的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更严重的椎管狭窄,出现脊髓的压迫,出现下肢的踩棉感,双手的笨拙、胸腹部的束带感,这样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治疗,可能解决此类问题,要去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椎管容积的扩大,通过减轻脊髓神经的受压,来改善相应的临床症状,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语音时长 01:38

2021-07-09

69372次收听

02:04
如何有效预防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人体机能的代偿机制。预防骨质增生就是防止关节磨损。关节软骨磨损,骨头相互摩擦周缘导致骨质增生。第一,要保持关节的稳定,如果关节有问题,减少剧烈运动和减少强烈的大动作。第二,膝关节要保持稳定性,可以带护膝,减少上下楼压力摩擦,压力太大会导致髌骨周缘骨质增生,减少上下楼的动作可以减少髌骨关节的压力,能够有效预防骨质增生的发生。有效预防骨质增生主要是保持关节稳定性,减少受力,骨质增生就不会很明显。
02:06
骨质增生手术后会复发吗
骨质增生会发生在全身的所有部位,尤其是在活动的部位,而最常见的部位是关节和脊柱。膝关节一旦出现骨质增生,如果不做膝关节置换,增生一般治疗无效。更常见的是指脊柱的骨质增生,增生以后可能造成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如果比较重需要做手术,手术以后局部比如做融合,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复发。如果没做融合,没做固定,这部分还处于一种活动状态,增生有可能再发生。全身部位的增生,都会随着年龄增大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即使做手术,不固定,增生肯定还会出现,而且是逐渐加重的必然现象。
骨质增生威胁生命吗
骨质增生威胁生命吗?得了骨质增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影响生命的,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困扰了很多人的生活的学习,不仅仅是老年人,骨质增生也在逐渐年轻化,骨质增生发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专家提醒,要正确对待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能不能治愈
骨质增生,是很多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好发于膝、髋、腰椎、颈椎、肘等关节,是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一种表现,表现为关节边缘骨质增生,病人常感到关节发僵发累感,伴有疼痛,当活动后发僵现象好转,疼痛缓解,对于骨质增生能不能治愈,这是大家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足部骨质增生就是足跟痛吗?
足部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而足跟痛多发生在40岁以下的人群。其中,足部骨质增生可以作为引发足跟痛的原因。
人到中年怎样预防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这种疾病老年人比较容易患上,一般人到中年的时候,就容易患上这种疾病,尤其是男性朋友,这种疾病给大家带来的伤害十分的严重,所以,对这种疾病的预防,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那么,人到中年怎样预防骨质增生的出现呢?
骨质增生不能吃豆类吗
骨质增生不能吃豆类食物吗?骨质增生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还是会因此而引起关节变形,导致了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如果想缓解患者身体上的痛苦,找到一个合理的治疗措施,还需要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以及相关的辅助措施,下面一起看看相关知识的介绍吧。
脚底痛是什么原因
脚底痛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往往单侧发病比较常见,也有双侧发病,但是一侧症状往往比较重,具体的病因考虑有几个方面:第一,比如平时走路走多了或者比较劳累的情况下,会导致脚底痛,这种情况下多考虑是足底的跖筋膜炎,一般情况下对症口服一些止痛药物或者外用活血化瘀的药膏,注意休息就能够很快缓解;第二,是踩到硬物、或者脚底扭伤等都会引起。出现疼痛的原因常常有软组织损伤,比如滑膜炎等,这种损伤需要休息、减少活动量,可以局部做一些热敷,往往很快就可以好转;第三,有可能因为骨质增生所导致的,骨刺导致局部的软组织出现炎症,症状一般是早晨起来比较重,在适度的活动之后症状减轻,需要逐渐的有一个适应过程,对症用一些药物,一般能够治愈。
语音时长 01:33

2020-01-09

63681次收听

02:41
什么是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良性增生性反应,由于关节局部软骨蜕变以后,导致身体代出现代偿性反应。在临床当中骨质增生往往发生在关节、脊柱周围。骨质增生本身是良性蜕变,一般不需要做手术切除,但是如果骨质增生对邻近神经、肌肉、韧带功能产生影响,往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骨质增生会随着身体老化会自然长出来,但如果没有太多症状,一般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如果由于年轻时候过度使用,可能还没到年龄衰老时候就发生骨质增生,这种情况下也是局部代偿性增生反应,是根据病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做手术,或者需要治疗。
02:21
骨质增生的原因有哪些
骨质增生是关节周围过度损伤、关节不稳定,自然老化以及人体产生代偿性增生等原因引起的。年轻人骨质增生运动员较常见,如举重运动员,长时间负重导致膝关节软骨蜕变,脱变后周围产生反应性增生。老年人骨质增生原因,往往是人自然老化带来反应性增生。膝关节、骨关节最为常见,这种情况往往提示身体衰老功能障碍。骨质增生是身体代偿性反应,只要对基本生活功能影响比较小,一般没有必要通过手术切除。但如果影响较大,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则需要到医院就诊,通过仔细查体,结合影像学表现提出个体化,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方案。
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
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弯腰受限,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还有间歇性跛行以及技能障碍。一旦增生使脊神经受压,可引起腰部的放射痛,也可以出现腰腿痛及下肢麻木,若椎体的后缘增生而导致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综合征,临床有间歇性跛行症状,椎体前缘增生及侧方增生时,可压迫刺激附近的血管及植物神经,产生机能障碍。腰椎骨质增生后期,较多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总之,腰椎骨质增生是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大会越发明显。腰椎骨质增生作为一种常见的骨质增生,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因为腰椎是人体的枢纽,活动度比较大,而且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直立之位,主要靠腰椎。
语音时长 01:35

2019-12-26

56326次收听

骨质增生吃什么好
骨质增生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没有太多的禁忌,平时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饮食,多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比如燕麦、海带、胡萝卜等食物,还需要多吃一些坚果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出现骨质增生的患者大部分年龄偏高,患者可能伴有骨质疏松,可以多补充一些钙剂,比如牛奶(不需要特殊牛奶)、肉类、蛋类、鱼类,常晒太阳。节制饮食,不宜过于油腻,控制体重。睡眠方面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忌烟酒、咖啡等。也可适当补充钙剂等、补充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药物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补充钙片,不宜过多或过少,根据具体骨质增生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14

2019-12-05

52833次收听

腰椎骨质增生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腰部疼痛或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可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如果患者的症状较重,则可使用止痛药物如西乐葆等、消炎镇痛药止痛缓解症状,理疗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紫外线疗法、按摩与牵引、针灸等止痛以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封闭治疗等对症处理,也可辅助采用热敷、理疗、按摩与牵引等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肌肉放松和缓解疼痛,或用小针刀减轻对相应神经的压迫,如果上述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是腰椎退行性变的一种表现,平时需注意躺、坐、站立时的姿势,避免不当姿势,避免久坐或久站,采用硬板床,适当进行腰背肌的锻炼,饮食适当,均衡营养。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05

58998次收听

02:14
骨质增生的症状
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出现疼痛,关节活动不灵活这些症状。骨质增生是一个比较熟悉的疾病,不同时期的症状不一样。有的没有症状,有的症状比较明显。骨质增生轻微时没有症状,平常注意不要久坐久站和长时间蹲着,增生情况是可以缓解的,不需要做特殊处理。骨质增生比较严重时,出现关节软骨受损,疼痛的情况,需要进行一定治疗。骨质增生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有的患者会出现腿伸不直,走路会受到限制,不能长时间走路,经常感觉到下肢麻木,酸疼,疼痛难忍等明显症状,并且带来较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