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孩先天性肌肉萎缩能活多长时间

发布时间:2020-09-1661626次浏览

先天性肌肉萎缩一般是不会影响生命的,能活多久与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密切相关。至于患者患病后的寿命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情况、以及患者本身的身体精神心理等共同决定的。

先天性肌肉萎缩主要是由遗传导致的,先天性肌肉萎缩很难彻底治疗,只能积极预防和康复。这种病常于儿童或青春期隐袭起病。男性多于女性,进展缓慢。多数病人肌萎缩和肌无力从下肢远端肌肉腓骨肌、伸趾总肌和足部小肌肉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且对称。少数病人也可从手部开始。肌萎缩常有明显界限,下肢不超过大腿的下1/3部位,酷似“倒置的酒瓶”称“鹤腿”。由于肌萎缩可出现弓形足、足下垂及马蹄内翻畸形等,但肌力相对仍较好,与肌萎缩不成比例。上肢肌萎缩多从手部小肌肉开始,但通常不超过前臂下1/3部位。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消失多见。可有四肢套式感觉障碍,同时伴有皮肤粗糙、肢端发凉、少汗或发绀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偶见有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变性和眼球震颤等改变。以上临床表现常为典型CMTⅠ型病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可伴有共济失调、脊柱侧凸等改变。目前对治疗肌肉萎缩主要采用中医进行治疗,中医可以有效地控制复发、减少瘫痪,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建议带其去正规医院就诊,另外,在平时也应该注意一下饮食,饮食上面应该禁食味精,少食饮料、酸奶、糖、膨化食品。宜食鸡蛋、牛奶、土豆等类食品。

相关推荐

03:07
老人腿没劲发软怎么回事
老人一般情况下走路不如年轻人利索,这是正常现象,多半和人体机能减退有关,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腿无力的重要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要适当的增加户外活动,要锻炼腿部的肌肉,因为肌肉力量好了,器官的代谢,包括身体的机能,生活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还要考虑老年人有没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如说老年性骨质疏松或长期卧床,或有其他的一些疾病,如脊髓压迫症、双腿的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等,这些都可以使肌肉力量减弱。
神经性肌肉萎缩还能恢复吗
神经性肌肉萎缩不能恢复,因为出现神经性肌肉萎缩,就表明肌肉已经失去了神经纤维的营养,肌肉的容积已经出现了缩小,而且会呈现进行性加重不可逆性损伤,目前医学还不能帮助神经性肌肉萎缩恢复。但是神经性肌肉萎缩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神经性肌肉萎缩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来延缓肌肉萎缩的进展,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按摩、针灸、理疗、功能训练等,但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具体的康复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神经性肌肉萎缩再接受治疗时,要积极的配合医生。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0

80387次收听

预防肌肉萎缩的锻炼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预防肌肉萎缩的锻炼有腿部负重练习、抬腿练习等。具体分析如下:
专家分析肌肉萎缩的症状有什么
肌肉萎缩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患者初期都不重视,没有及时的治疗。那么肌肉萎缩的症状有哪些?下面是相关专家做出的详细解答。1、神经源性肌萎缩:它是最常见的一种肌肉萎缩症状,常常出现肌束颤动,常常是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端多见,对称或不
了解肌肉萎缩发作的症状有什么
肌肉萎缩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一旦患发肌肉萎缩疾病不及时的治疗的话会对患者以后的正常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那么肌肉萎缩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个知识,只有了解肌肉萎缩发作的症状表现,才能及时的发现并治疗
肌肉萎缩的危害有哪些呢
患上肌肉萎缩后会有哪些危害呢?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肌肉萎缩这种疾病,但是,对于这种疾病,大家却不够深入的了解,就是由于大家的不重视,才给自己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害,让大家的健康被疾病困扰,那么肌肉萎缩的危害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全身肌肉萎缩怎样检查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为了进一步诊断肌肉萎缩应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查。那么,全身肌肉萎缩怎样检查呢?下面,就让专家来具体介绍一下吧。
脊髓纵裂肌肉萎缩是怎么回事
脊髓纵裂肌肉萎缩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的畸形。脊髓被椎管内骨性纵隔分为两半,并产生脊髓压迫症状治疾病,其是由椎体向后生长之骨性的软骨或者是纤维的纵隔,将脊髓或终丝分成两半,其临床上多见于儿童,亦可致成年人可出现症状。症状有背部的皮肤异常、下肢的神经症状以及下肢的畸形等。其成人一般疼痛是主要的症状,神经症状都为进行性,包括膀胱以及直肠的功能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脊髓纵裂可以导致多处的骨骼肌肉畸形,可以出现肌肉的萎缩,双下肢的不对称,出现马蹄内翻足等另外会导致肌肉力量的减弱,导致一些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二便功能的失禁等。总之脊髓纵裂可以导致下肢的肌肉萎缩以及肌无力等。
语音时长 01:34

2020-03-19

54658次收听

肌肉萎缩是怎么引起的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神经源性肌萎缩常见的原因为废用、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前角病变、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的病变等均可引起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导障碍,从而使部分肌纤维废用,产生废用性肌萎缩。另一方面当下运动神经元任何部位损害后,其末梢部位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而致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可能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用微电极技术检查患肌营养不良的动物,显示机能性失神经肌纤维者约占1/3。
语音时长 01:42

2020-01-07

62889次收听

肌肉萎缩症有什么症状
肌肉萎缩指发生了横纹肌的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或消失,最直观的表现是肌肉的体积缩小。可表现为一侧的肢体,两侧肢体或全身肌肉容积减小。由于肌肉本身的疾病,或者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导致,最常见神经源性肌萎缩和肌源性肌萎缩,也有脑部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患者除了肌肉变细、变小以外,还会出现肌力下降、肌张力下降。具体的临床症状和萎缩的部位有关:大腿肌肉萎缩会出现大腿变细,以股四头肌萎缩为主,患者抬腿困难,能行走的距离明显缩短;小腿肌肉萎缩,以腓肠肌萎缩多见,患者小腿变细,呈鹤腿样表现;肩胛带肌肉萎缩,以进行性的四肢近端肌萎缩常见,多见于肌营养不良肌;肌源性面部肌肉萎缩,比如肌营养不良的面肩肱型,可以出现斧状面容;骨间肌和鱼际肌萎缩,可以引起患者握力下降,不能持重物,患者的手呈爪形。
语音时长 01:37

2020-01-07

54261次收听

肌肉拉伤怎么治疗
肌肉拉伤时并不确定是否有肌腱损伤,肌肉止点的撕脱性骨折或其他组织损伤,可立即冰敷并用健侧的手拖住患侧。,去医院骨科明确诊断。如果确认是肌肉拉伤并无其他组织损伤,则可以按照肌肉损伤治疗。肌肉拉伤治疗是分阶段的,早期是指伤后48小时之内,先休息制动、冰敷、局部加压以及抬高患肢,这期间不适合做按摩和理疗,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渗出,导致肿胀加重症状加重。第二是伤后48小时到一周,这属于中期,这期间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的物理治疗,包括局部的热敷和微波治疗等。后期是伤后一周到三周或者时间更长,这时候可以在保护下逐步恢复性锻炼,但是一定要掌握一个原则,叫遇痛而止,否则就会加重损伤情况,不利于肌肉拉伤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7

58975次收听

02:23
骨折后肌肉萎缩怎么办
骨折6到8周长好了运动起来,肌肉、骨头的萎缩自然能恢复过来,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的最好的办法。通常情况下骨折属于废用性萎缩,因为骨折以后需要固定6到8周,这期间肌肉是很少运动,很少收缩的,所以自然会萎缩。等骨折愈合了,运动起来,肌肉萎缩自然就消失了。其实,骨折后不仅是肌肉萎缩,甚至骨头也会萎缩,整个腿或者手上肢都会变细的,但是骨折6到8周长好了运动起来了,肌肉、骨头的萎缩自然能恢复过来。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的最好的办法,骨折彻底长上、愈合,是预防肌肉萎缩的前提条件。
02:36
手上肌肉萎缩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手上肌肉萎缩的原因,如果神经性的,需要把压迫的神经或者损伤的神经恢复起来。如是骨折引起,愈合后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恢复。首先要明确手上肌肉萎缩的原因,除单纯骨折引起肌肉萎缩,常见还有神经损伤引起骨肌肉萎缩,比如尺神经桡神经或者正中神经损伤,相应支配的肌肉就会萎缩起来,甚至是臂丛神经牵拉、颈椎病、头部问题,神经受到影响,导致相应部位的手前臂肌肉的萎缩。找出病因才能针对性解决萎缩的问题,如果神经性的,需要把压迫的神经或者损伤的神经恢复起来,肌肉萎缩自然就会恢复。如是骨折引起,愈合之后进行功能锻炼,肌肉萎缩自然可以恢复的。
02:41
肌肉萎缩怎么办
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可以根据症状,选择加强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损伤,结合康复锻炼以及按摩、热敷,应用改善循环和营养的药物等方法控进行治疗。如果因为骨折等原因,导致长时间不活动,引发的肌肉萎缩,在拆除固定或做完手术之后,要加强功能锻炼,一般可以恢复。如果因为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恢复会比较困难,神经功能不恢复,肌肉萎缩得不到康复,需要先治疗神经损伤。如果因为脑血管病引起肌肉萎缩,需要结合康复锻炼和按摩、热敷等,使肢体的功能得到康复,肌肉萎缩得到缓解。如果自身的原因引起肌肉萎缩,比如营养状态不佳或循环不好,可以应用改善循环和营养的药物,并加强功能锻炼,促使肌肉恢复。
02:05
肌肉萎缩症状
肌肉萎缩主要是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从而导致肌肉的体积缩小。肌肉萎缩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废用性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有肌肉的地方明显无力,肌肉明显萎缩,还会出现双侧肢体的不对称,一般测量周径会发现两侧周径相差在3厘米以上。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收缩困难、肌肉体积明显缩小,而且神经系统感知能力降低,主要表现在大腿和小腿肌肉、肩胛骨的肌肉等,肌肉萎缩以后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震颤、活动不便,甚至造成完全性瘫痪。因此如果得了肌肉萎缩,一定要及时就诊,对症治疗,找到病因,从而得到针对性的治疗,才能防止肌肉继续萎缩,使肌肉慢慢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