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预防神经炎的知识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0-09-1656444次浏览

在临床上,神经炎这种疾病的分类很多,可发病于多个部位,这就代表着很多人会遭受这种疾病的侵害,而这种疾病又是很难治愈的,所以说,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为朋友们介绍一下预防神经炎的知识。

神经炎是指神经或神经群发炎、衰退或变质。其症状随病因而有所相同不同,一般症状是疼痛、触痛、刺痛。受感染的神经痒痛和丧失知觉,感染部分红肿以及严重的痉挛。

应以预防为主,如加强劳动保护,预防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如需要服用时,可同时加服维生素B族药物)等,如发现年青有神经症状和体征时,应尽快解除病因,改善神经营养功能,并增强体质,如重金属所致者可使用解毒剂,如二巯基丁二酸钠(~g加入注射用水ml静注/日)~次为一疗程。

营养代谢障碍所致者应寻找营养障碍原因并予以相应处理,由糖尿病引起者应有着同时最早治疗糖尿病,可使用神经营养代谢药和血管扩张药以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补充维生素B12,不可剧烈运动,宜静养,戒烟酒,补充钙质,要有健康的心态,禁忌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防止肌萎缩。

预防方面的知识: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感染能力。

(2)合理调整饮食,既要保障营养全面,又要防止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忌烟酒。

(3)避免长期接触化学毒物。

(4)日常护理及保健过程中,肢端需保暖,又要预防烫伤。急性感染期除四肢瘫痪还可伴呼吸肌麻痹,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相关推荐

03:16
突然脸部有麻麻的感觉怎么回事
如果患者平时经常脸部麻木,那么首先需要考虑是面部神经炎所导致。患者因为休息不好,过度疲劳,营养不均衡,或者是不良的生活嗜好,会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进而出现该问题。如果患者是突然出现的面部麻木,又恰巧是中老年人,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医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脑血管病导致,如短暂性的脑缺血,或者是丘脑部位的梗死、出血。脸部麻木也可见于周围性面神经炎早期,患者可能是感染病毒、有受凉或受风吹以后出现该症状,那么有可能在症状出现以后的1~2天,患者可能会突然的出现面神经的受损。
导致小手指发麻的原因
小手指发麻,可能是局部的神经缺血损伤、颈椎间盘突出压迫局部的血管和尺神经、腕管综合征压迫神经或者脑中风导致的。导致小手指发麻的原因比较多。比如长期一个姿势玩手机就会引起局部的神经缺血损伤,从而引起手指麻木、僵硬。长期伏案工作会引起颈椎间盘突出,从而压迫局部的血管和尺神经,也会出现小手指麻木的表现。对于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群而言,由于长期一个姿势拿鼠标会引起腕管综合征,腕管内膜因为发炎肿胀也会对神经造成压迫,从而出现手指麻木的症状。另外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如果平常有高血压、高血糖,同时伴随头晕、头痛,就要警惕是否是脑中风的前兆,这需要及时检查,给予合理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97220次收听

神经末梢炎能自愈吗
神经末梢炎不能自愈,因为神经末梢也属于感觉障碍,所以没有任何自愈性。神经末梢炎引起的原因,包括感染、内分泌障碍、营养障碍等,主要的症状是会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障碍。神经末梢炎需要尽快的进行治疗,治疗分为药物治疗、中医治疗、血浆置换、心理治疗、康复疗法。神经末梢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关节萎缩等并发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情,情绪不要起伏过大,而且家属要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对患者病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15

2021-05-10

90885次收听

皮下神经炎症状有哪些
皮下神经炎的症状主要有:瘙痒、疼痛还有发红等等。另外,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神经性疼痛,且局部酸胀、神经麻木等等,还有一些患者的皮肤会有针刺感以及灼烧感。对于皮下神经炎可以采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来治疗,比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等。另外还需要找到具体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皮下神经炎如果可以及时治疗,且做好保养措施,预后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除了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外,患者还可以采用针灸、艾灸等方式辅助治疗,且注意不要太劳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着凉。如果症状严重,可以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来做封闭治疗,注意合理用药。
语音时长 01:06

2021-01-26

105577次收听

神经炎药品大全
神经炎因它的病因和发病部位不同而种类繁多,其症状不同用药当然也有所不同,其药品种类也肯定复杂多样,下面我们就来神经炎的药品大全,神经炎的用药根据治疗手段分为中药和西药,具体有以下这些。
神经炎的四大预兆
神经炎这种疾病在严重期到来之前通常很难自我察觉,其实这只是因为很多人不懂得神经炎发病的预兆,现在有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够知道神经炎发病前期会有哪些预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神经炎的四大预兆是什么?
神经炎危害不可小觑
对于神经炎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太了解,更不要说神经炎对人体的危害了,可事实上神经炎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类容,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神经炎,神经炎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指神经或者神经群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衰退或变质引起的炎症。
神经炎的治愈几率多高
神经炎的治愈几率有多少呢?神经炎这个疾病很常见,但是不少的人都不知道这个疾病出现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伤害,甚至不知道这个疾病到底能不能进行治疗,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神经炎的治愈几率有多少吧!
交感神经兴奋该怎么办
交感神经兴奋要锻炼放松,严重了需要药物治疗,调整生活状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也是迷走神经,是调节人的各种状况的,叫自主神经。遇到压力大的紧张的事情,交感神经是必须要兴奋的。比如说突然有一个剧烈的事件,突然哪地方有噪音有大的动静,这个人会表现出来瞳孔增大,然后心跳加快,马上是一种应急状态,这个是正常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以造成心跳特别快,然后呼吸也特别快,特别能出汗等等。这个时候首先要看看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交感神经兴奋,比如心跳特别快,然后眼睛瞪得很大。病理状态交感神经兴奋需要去治疗。还有一种情况是生理状态的,就是因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交感和迷走两个不协调功能紊乱,造成交感太兴奋。比如说到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兴奋,不能好好入睡,心率很快,然后出汗,呼吸也很大很快。这个时候排除病理性的问题以后,比如排除像甲亢这一类的毛病以后,就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了。这个时候需要患者放松,主要是好好锻炼放松,学放松的基本技巧。太严重了才需要吃点药,比如说心跳太快,总是太快,又没有病理问题,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吃一点阿替洛尔。但是基本上要靠调整生活状态,慢慢会好。
语音时长 02:05

2020-03-17

61984次收听

尺神经损伤如何治疗
尺神经损伤可以吃一些改善神经的药物,去除诱因。尺神经损伤的治疗要根据患者情况。如果是单纯的神经受损治疗就比较简单,神经损伤治愈比较慢,可以通过比如B族维生素,比如改善循环的,用一点烟酸等这些,改善循环,改善神经功能,慢慢会好。比如尺神经沟长了东西或是腱鞘囊肿等,就需要先处理这些疾病,需要到外科看一下。是什么原因,比如说压着了,把受压的因素去掉,才能逐渐好。所以总体来说,如果是尺神经损伤是有因素的,包括腕管综合征、尺神经沟这长囊肿等,那么需要先做外科治疗去除压迫,慢慢会好。纯粹内科性质的尺神经受损,只是操劳损伤了或受伤等,这个时候内科治疗即可。改善循环原则上可以用烟酸、尼麦角林这一类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可以用B族维生素B1,B12,都是可以的。神经损伤以后,治愈比较慢因为要把内部修复起来,膜要长起来需要过程。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17

57655次收听

02:47
三叉神经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三叉神经炎的治疗,如果是神经痛,首选是卡马西平,在选择这种药物以后,有百分之七十的患者会达到治愈的水平。卡马西平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出现头晕、粒细胞减少、皮肤的粗糙、现齿龈的增生等等。同时要服用营养神经药物,比如腺苷谷氨、甲钴铵、维生素B1等治疗的肌注或者是口服,需要服用一段时间。如果已经出现咀嚼肌的问题,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中医中药的治疗,比如针灸、理疗、按摩等综合治疗。三叉神经炎属于周围神经疾病愈后,与治疗的情况以及于当时的病因有一定关系,恢复起来比较慢,可能需要一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逐渐地恢复。
03:11
交感神经兴奋怎么办
病理性的要治疗原发病,生理性的可以适当的吃一点阿替洛尔,但主要靠调整生活状态。人体有两组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也是迷走神经,调节人的各种状况叫自主神经。如果遇到压力、紧张的事情,交感神经是必须要兴奋的,比如突然有剧烈的事件,会表现出瞳孔增大,心跳加快,这是一种正常的应急状态。但是交感神经兴奋指的是过分了,造成心跳特别快,呼吸特别快,特别能出汗,这时候要看它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比如甲亢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心跳特别快,整天眼睛瞪得很大,这种病理性的需要治疗,生理状态的是因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者两组自主神经交感和迷走两个不协调功能紊乱,造成交感太兴奋,可以适当的吃一点阿替洛尔,但主要靠调整生活状态。
02:54
尺神经损伤怎么治疗
单纯的尺神经损伤,治疗比较简单,可以用改善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B族维生素,用烟酸等改善循环的药物,如果尺神经损伤是有因素的,包括腕管综合征、尺神经沟长囊肿等因素,需要做外科治疗,去除压迫;纯粹是内科性质,就是内科治疗,可以用烟酸、尼麦角林这一类药物改善循环,用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需要注意的是,神经损伤以后,因为神经损伤要把内部修复起来,膜要长起来需要一定过程,要慢慢治疗,也可以用理疗的方式。
什么是三叉神经炎
三叉神经炎是三叉神经周围感染性炎症,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三叉神经炎起病比较缓慢,疼痛时间比较长,多一侧轻一侧重,疼痛呈周期性发作,自愈者少见。平时应注意面部保暖,如病情较重,要到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