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生理性远视

发布时间:2020-12-1027424次浏览

什么是生理性远视?相信大家对于生理性远视眼都不是非常的清楚,甚至都怎么听说过这种性质的远视眼,其实生理性远视是由于学龄前儿童的眼睛,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眼轴并未达到成人水平,眼睛的前后轴较短。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生理性远视。

什么是生理性远视:

一般情况下,4岁及以下的孩子有300度左右的远视,五六岁的孩子有200度左右的远视,8岁孩子散瞳验光结果有150度左右的远视,12岁的孩子有100度左右的远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假如婴幼儿时期不是远视,而是正视眼,即没有屈光度的眼睛,那说明孩子的眼轴发育的过快了,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在十三四岁左右达到或超过了24毫米,于是这些孩子就会出现近视.甚至在4岁时虽为远视,但远视的度数≤150度,6岁远视≤100度,将来都有可能发展为近视眼.这也就是远视与近视形成和转换的基本道理。

其实,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个短眼球,眼球的前后径只有16毫米,远远小于成年人的24毫米.光线经成年人的24毫米的眼球屈光系统会聚后,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之上,因此,光线经孩子的16毫米的眼球屈光系统会聚后,自然会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所以,儿童是生理性远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的前后径在不断增长,即眼轴逐渐加长向24毫米的标准值靠近,所以,远视的程度也会随着眼睛的发育而逐渐减弱,一般到18岁左右时视力就会达到标准值.远视是孩子眼睛发育的必经过程,4岁后注重监测视力。

因为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同,所以判定孩子的远视是正常生理现象还是病理现象,还应该从戴上远视镜后的清楚度来判定,假如孩子戴上相应度数的远视镜后还是看不清东西,说明孩子的远视不是生理性的,很可能是弱视,需要立即治疗。

什么是生理性远视?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生理性远视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预防和治疗生理性远视时能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远视眼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儿童屈光不正会自愈吗
儿童屈光不正能否自愈,与屈光不正的类型有关。对于生理性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延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最终消失从而自愈。而对于散光通常是无法自愈的,需要通过佩戴眼镜进行矫正,尤其是高度散光。如果引起的弱视,在戴镜矫正散光后还需要通过弱视训练来逐步提高视力。近视则可以分为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两种类型,其中假性近视是由于是疲劳引起的,只要能够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用眼是可以使假性近视度数消除而自愈的。但是对于眼轴延长引起的真性近视,目前是没有好的方法将其消除的,需要通过佩戴眼镜进行矫正。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19

77852次收听

屈光不正是散光吗
屈光不正与散光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并不等价。屈光不正包含近视、散光、远视三种类型。通常外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汇聚形成的焦点,如果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被称作近视,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则被称作远视。而外界光线如果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无法汇聚形成焦点,而是形成胶线与弥散斑,则被称作散光。其中即使散光与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远视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无论近视、散光还是远视,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应该通过做验光检查来确诊,并且通过佩戴眼镜来进行矫正。
语音时长 01:08

2021-04-19

77129次收听

02:08
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
屈光不正是因为光线进入眼内之后形成的焦点,没有落在视网膜之上的情况,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和散光。光线进入眼内形成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就是近视,落在视网膜之后就是远视,形成多个焦点,就是出现了散光。最终会导致视力的下降,一般严重的屈光不正都有视力发育的异常,高度的屈光不正还有可能伴有弱视,甚至出现斜视的情况。屈光不正是一类眼的屈光系统的疾病,需要通过佩戴眼镜来进行矫正。
02:15
屈光不正的病因有哪些
屈光不正的病因主要和先天的因素、后天用眼有关系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散光往往和先天性的因素有关系,是由于角膜上对光的曲折率不同造成的。近视和远视是角膜的长短不同,或者曲率高低不一样,在最初也是由于先天性的因素造成的,如先天性角膜的曲率过高或者过低,或者先天性发育的眼轴过长或过短。对于近视有可能是跟后天不正确用眼所相关,不正确用眼的情况增加后,眼轴异常的增长就会导致近视的发生,这是后天性的因素。
02:00
屈光不正有哪些表现
屈光不正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视力下降、歪头或斜眼视物。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等情况,无论哪一种屈光不正,最终都会导致视力下降。屈光不正的患者,在看东西的时候,因为看不清楚,所以有可能出现眯着眼、歪着头甚至斜着眼睛看的症状;由于屈光不正的原因存在,屈光不正的患者在视物的时候不能够持久,很快就会出现视疲劳的症状,会出现眼睛酸胀、疼痛。屈光不正的患者,由于容易出现时疲劳,经常还会出现眨眼以及揉眼等情况,是由于他的视力不良容易出现视疲劳,眼部容易出现酸胀,经常会出现揉眼睛和眨眼的情况。
02:06
什么是屈光不正
光线经过眼部的屈光折射系统,形成的焦点没有落在视网膜之上,就称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还有散光。具体来说,对于眼的屈光成像系统的焦点的位置就有所不同。如果成像的焦点是在视网膜之前,就是近视,成像如果在视网膜之后,就是远视。如果焦点一个在视网膜之前,一个在视网膜之后,就形成了既有远视又有近视的状态,称为混合散光。如果一个焦点正好在视网膜之前,一个在视网膜之后,就称为单纯的近视散光和单纯的远视散光。
02:09
屈光不正怎么矫正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三种,这三种可以是孤立存在,也可以是三种情况之间有互相的组合。对于屈光不正的矫正的最主要方式是佩戴眼镜,佩戴眼镜后光线通过折射进入到眼底,能够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实际上矫正的是视力,近视、远视、散光该多少度还是多少度。对于屈光不正最主要的矫正方法是佩戴眼镜。配戴眼镜后,光线通过折射进入到眼底,能够在清晰的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实际矫正的是视力,所以佩戴眼镜是一个主要的办法。如果想彻底把屈光不正消除,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解决。
屈光不正用药选择
屈光不正是很常见的眼科疾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或儿童屈光不正,经常听到身边的妈妈说,小朋友视力不好,一检查是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不便,有些家长觉得带眼镜麻烦,想通过用药治疗,我们来了解屈光不正用药选择。
散光是什么
散光是什么?散光作为临床上非常普遍的一种眼部疾病,受到了大家的极度关注,毕竟目前患上散光的人群是越来越多,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那么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加的了解散光,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散光。
什么是远视眼
什么是远视眼?相信这是很多患者都不太清楚的事情,其实远视眼是视力缺陷的一种,既不能看清远处的东西,也看不清近处的东西。而远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间的距离过短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弱所致,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讲讲什么是远视眼疾病
屈光不正的详细预防方法介绍
屈光不正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对于屈光不正的预防一直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屈光不正的预防主要是要注意用眼卫生,积极改善用眼环境以及眼睛的营养,减缓视疲劳,具体屈光不正的预防措施有:①养成良好的阅读、写字习惯和保持端正的姿势,眼睛距离书本不少于25-30厘米,不要
屈光不正不传染该如何防治呢
屈光不正不传染该如何防治呢?我们都知道,一些能够传染的疾病在生活中总是会令我们防不胜防,所以相比较不会造成传染的疾病更好进行预防,也就减少了很多患病的机会和威胁,那么屈光不正不传染该如何防治呢?
曲光不正的危害有哪些
屈光不正可分为三类,包括近视性屈光不正,远视性屈光不正和散光,近视和远视性屈光不正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屈光不正的危害主要有若患者幼儿期出现两眼为远视性屈光不正、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或伴有明显散光时,可出现屈光不正性弱视,如果患儿是两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多时,可造成患儿屈光参差性弱视,弱视一经发现应立即治疗,以免错过治疗黄金年龄段。对于高度近视屈光不正,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度近视患者有出现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严重者甚至视网膜脱离的情况,建议此类患者应每六个月至一年行眼底检查及验光,一般成年后,近视度数比较稳定,如果度数仍然不断增长,应警惕病理性近视可能。
语音时长 01:47

2020-02-13

57660次收听

屈光不正可以自愈吗
近视一旦发生,除了部分手术可治愈,其他的矫正方式都需要终身进行,比如框架眼镜,但一般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近视是一种可控可矫正的眼部疾病,“戴眼镜会加重近视的发展”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不要对此有过多的心理负担。青少年一旦发生近视,父母应该正确对待,不要把焦虑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做到近视发生后科学治疗。一旦怀疑有近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行验光及散瞳验光,以确定正确的屈光状态,及时科学配镜,矫正视力,防止恶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视力、眼轴及眼底的检查,18岁以下的青少年应该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验光及眼底检查。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要正确用眼保持眼部卫生,避过度免疲劳用眼。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0

59906次收听

屈光不正和弱视一样吗
屈光不正和弱视是不一样的,屈光不正分为近视性、远视性以及散光,近视性屈光不正分为轻度近视多为300度以内,中度近视为300-600度,高度近视为大于600度。远视分为低度为<+300度,中度为+300-+500度,高度为大于+500度。散光分为顺轨散光、逆轨散光及斜向散光,其中散光出现时多伴有近视或者远视情况,弱视是由于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一种情况,眼部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主要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视觉剥夺性弱视。弱视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对于弱视的治疗,一经发现立即治疗,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治疗效果较好,治疗越晚越差。
语音时长 01:43

2020-01-07

6112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