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炎中药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0-12-1027227次浏览

慢性肾炎的治疗,目前尚无较满意的方法。有中医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对此别有新意,认为本病属纯虚纯实、纯寒纯热者极少,多数表现为表里寒热虚实错综夹杂,临床治疗以补气摄精,祛毒利尿为大法。现概要介绍其诊治经验。

1.基本病机:脾肾气血亏虚与风邪、水湿、热毒、瘀血相夹杂

关于慢性肾炎的病机,中医学有“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标在肺”之说。从临床看,调治肺脾肾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往往不尽如人意。从本病的临床表现分析,绝非水肿证所能概括。

(1)表里夹杂:慢性肾炎除表现为面色淡白、浮肿、腰酸、神疲、眩晕等里证外,常因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而致急性发作或加重病情,此与中医学的“外感引动伏邪”之说相符,故临床常见表里夹杂的症状。

(2)寒热错综:慢性肾炎病邪久羁,阳气被戕,阳虚而生内寒,故临床有面色淡白、肢冷神倦、脉迟、苔白等寒象;但另一方面应注意余邪热毒蕴结未清,盘踞下焦,这一重要病理因素。从临床表现分析,常见的咽痛、小便混浊、尿少、血尿、血压偏高、头痛、鼻衄等,均属火热内蕴之征象。近代临床医生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氮质血症,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而获效,也足资证其寒热错综的病机。

(3)虚实并存:慢性肾炎病邪久恋,正气被伐,肾不藏精,长期蛋白流失,人血白蛋白下降;脾不统血,血尿频频,严重贫血。因此,气血精皆匮乏,此属本虚。由于脾肾亏虚,气化失司,导致水饮痰浊稽留,严重的出现氮质血症等,此属邪实。《内经》原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专家则认为“邪之所蕴,其气更虚”,“虚之所在,受邪之地,如果正气不能驱邪,也可反从邪化,故津液可以酿成湿浊,血滞导致瘀血,出现正气愈虚则邪气愈实的情况”。故慢性肾炎的病机可概括为:脾肾气血亏虚和风邪、水湿,热毒,瘀血相夹杂,是其基本特点。

2.治疗大法:表里合治、寒热兼施、利涩同用、补泻并投

(1)表里合治

慢性肾炎常随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加重,故临床既有畏寒、发热、咽痛等外感表证,又有浮肿、高血压、腰酸、眩晕等里证,治疗可采用表里合治法。专家常选用羌活、白芷、紫背浮萍、苍耳草、蝉蜕、黄芪、黄柏、漏芦、半枝莲、生白术、生甘草、仙灵脾、土茯苓、黄芩等药物治疗。方中既有辛散祛风之品,又集解毒、泄浊、健脾、利水诸药,对慢性肾炎因感冒而急性发作者,有一定疗效。其中羌活一味,入太阳、少阴二经,与黄芪相伍,对预防感冒效胜玉屏风散。

现代研究证明,辛散祛风药如蝉蜕、苍耳草、白芷等,不仅可疏解表邪,且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抗过敏作用,可减轻或抑制感染后变态反应性损害,消除蛋白尿等。故即使表邪已解而蛋白尿未除者,仍可沿用一段时间,其与解毒泄浊、健脾利水药相合,可表里双解,标本兼顾,相得益彰。

(2)寒热兼施

慢性肾炎长期有蛋白尿及血尿者,肾精亏耗,阴虚则阳亢,而见头晕、头痛、鼻衄、高血压等症状,水湿逗留,最易损伤阳气,故又多脾肾阳虚之证,而出现畏寒肢冷、夜尿多、脉沉细弦等症,呈阴阳两损、上盛下虚等病机,因此采用寒热并调之法尤其对本病中高血压型者更为适宜。

专家常用生熟地黄、巴戟肉、山茱萸、肉苁蓉、茯苓、麦冬、五味子、炮附子、肉桂、生姜、大枣、黄柏、知母、仙茅、仙灵脾、当归等。如果血压明显升高,可加夏枯草,防己、钩藤、牡蛎等药,这些药物经现代药理研究,多具有降压作用;另外如党参、黄芪、附子等,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故寒热兼施法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对改善肾功能有一定帮助。

(3)利涩同用

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一般以水湿痰浊逗留为多,而实验室检查中又以长期蛋白尿、血尿、管型等肾精失固为主要表现。对前者应予化湿、利水、泄浊等通利之法,对后者则须用固肾涩精之法,通利与收涩并投,为治疗本病的又一法则,适合于混合型患者。通常用生薏苡仁、茯苓、猪苓、汉防己、大黄、玉米须、生白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涩精常用覆盆子、芡实、金樱子、五味子、乌梅肉、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楮实子、牡蛎等。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不独固肾涩精方药对控制蛋白尿有效,即使是清利水湿的玉米须、生薏苡仁、茯苓、猪苓等,也有消除蛋白尿的功效。这可能是邪去则正安,水湿不除则肾气不能化精,精气流失也就难以控制。因此,通利水湿与固摄肾精,两者不可偏废。

(4)补泻并投

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宜补益,标实应攻泻,是以补益攻泻法为标本同治之法,尤其对慢性肾炎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尤为切用。

慢性肾炎经过较长时期的病理演变,正气衰惫,邪气留恋,水湿痰浊滞留更甚,出现氮质血症。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嗜卧、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呃逆,甚至昏迷等症,呈现正气不支,浊邪弥漫之势,严重的还可出现动风之证,故治疗必须熔补益脾肾气血阴阳和攻泻湿浊、水气、瘀血于一炉。专家常选用黄芪、党参、巴戟肉、仙灵脾、黑大豆、炮附块、干姜、黄柏、土茯苓、泽泻、牡蛎、生大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漏芦、白蔹、益母草、丹参、桃仁、红花等,一般用量偏重,中病渐减其制。本病至此,已入险途,应引起注意。以上治疗方法当相机参合应用,不可拘执,方不致以偏概全。

相关推荐

03:01
腰窝酸疼是怎么回事
腰窝酸痛最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泌尿系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肾和输尿管方面的问题,比如有肾脏的炎症或者肿瘤,有肾结石、输尿管的结石、炎症和梗阻会出现腰窝的酸痛或肾虚的疼痛。二、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一些病变。比如临床上常见的腰肌劳损会出现双侧对称性的腰部的疼痛。另外,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导致的情况。这些要通过一些腰椎的影像检查,常规的血化验去判断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02:00
肾炎能吃豆制品吗
肾炎的患者如果没有肾功能的异常,对蛋白饮食并不是特别加以限制,一般是要求正常蛋白饮食,每天每公斤体重一克左右摄入蛋白。如果要是患者已经合并有慢性的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小于60毫升每分钟,这种情况下会要求患者低蛋白饮食,这个低蛋白是指蛋白的总量,对蛋白种类无限制。所以肾炎的患者,如果对豆制品不过敏,则可进食,但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改变豆制品摄入量。
02:37
肾炎B超能检查出来吗
肾炎大多数情况下B超无法检测出。B超所呈现的是肾脏结构,例如:1.肾脏的大小使之回声,2.肾脏内有无异物,如肿瘤。在肾炎早期,如仅出现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仍然异常,肾脏结构改变并非很明显时,超声无法检测出。因此要明确有无肾炎,首先应该做的初步筛查包括:1.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蛋白尿以及镜下血尿的有无,尿比重有无下降,有无肾性尿糖;2.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检测尿蛋白排泄量)3.肾功能的检测,如: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尿酸,4.血浆白蛋白检测(检测总蛋白与血脂的指标),如需进一步的检查,可以进行一些免疫指标的检查,如:1.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检测,2.自身抗体检测,3.自身补体检测,4.C3以及C4的检测,这些能够帮助我们确定肾炎是由于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此外,超声的检查,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出现肾功能异常时,对于疾病严重程度判断有一定帮助。
肾穿刺有什么后遗症吗
肾穿刺有后遗症,具体的后遗症如下:1、镜下血尿。只要做肾穿刺活检,就会发生镜下血尿,但术后5天内会自动消失。2、肾周血肿。肾周血肿发生率是60%-90%之间,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会在两周内吸收。如果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就要进行手术治疗。3、腰痛。腰痛发生率是17%-60%之间,肾穿刺活检后一周腰痛的就会明显消失。4、损伤其他脏器。如果在做肾穿刺活检时,穿刺点不到或者穿刺针过深,会损伤其他脏器。建议选择当地综合性更高的医院做肾穿刺,安全性更高一些。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11

68737次收听

女人肾不好的早期信号
慢性肾脏疾病知晓率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被称作“沉默的杀手”。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病的社区发病率高达10.8%,也就是说,在我国每10个人中有1人就患有慢性肾脏病。肾不好的早期症状有哪些:1、水肿:当出现感冒症状2周后,发现上眼睑、颜面水肿,应及时就诊。2、高血压:肾脏病多伴有高血压。故高血压时,注意检查尿常规,排除肾性高血压。3、尿异常:注意尿液的颜色、量、性质等的变化。①尿液发红或呈茶色,可能发生血尿。②排尿时尿液起沫可作为一项粗略判断蛋白尿的参考标准。4、腰部及腹部剧烈疼痛:多见于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
语音时长 01:35

2021-04-16

87363次收听

左边腰酸痛是怎么回事
腰痛是指腰部疼痛,又称“腰脊痛”,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按原发病部位分类:1.脊椎疾病:脊椎骨折,畸形,感染,肿瘤。2.脊柱旁软组织病: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组织炎,风湿性多肌炎。3.脊神经根病变:脊髓压迫症,腰骶神经炎急性脊髓炎。4.内脏器官疾患:由于某一内脏器官发生疾患,其病理性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作用,在腰部相应部位发生疼痛,如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胰腺癌、肾炎、肾盂肾炎、游走肾、多囊肾、肾肿瘤、上尿路结石、内脏下垂、盆腔炎、盆腔肿瘤等所致的腰痛。
语音时长 01:29

2021-04-16

85412次收听

肾炎是否有遗传性
肾炎现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那么肾炎是否有遗传性,这是很多肾炎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都关心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分析。
肾炎有哪些病因呢
肾炎有哪些病因呢,生活中不少的人都受到了肾炎的影响,人们是一定要抓紧时间去接受治疗的,肾炎发病后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也是很大的,所以很多人都对肾炎引起了关注,迫切的想要了解一些肾炎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得肾炎,原因有哪些?
患有肾炎遗不遗传
肾炎是很常见的肾病,很多患者担心这种疾病会遗传,而影响下一代的健康,那么大家应该知道,肾炎是破坏肾脏器官的一种疾病,而且肾炎的类型并不只有一种,因为诸多肾炎类型,它们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患有肾炎遗不遗传。
从饮食角度看肾炎怎么治比较好
肾炎患者开始起病大多会尿少甚至无尿,还会出现血尿。大概有一半患者在少尿时会出现水肿,水肿出现就很难消退。起病时有些患者会出现高血压,也有的在起病过程中出现高血压,血压一旦上去就很难再下来了。肾炎能不能治好,这是所有患者都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给肾炎患者推荐五种食疗法。
关于肾炎疾病的常识介绍
肾炎是肾脏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应该引起各位患者的关注,患者一旦患上肾炎疾病,要及时的治疗,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延期治疗,将可能变成慢性肾炎,这样就会进一步加大治疗的困难,肾炎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后果,下面中华康网专家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肾炎的常识。
肾炎的症状
肾炎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通常包含有急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通常包含有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肾炎虽然有很多类型,但是肾炎患者最基本的临床症状就是血尿,既可以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也可以出现持续性镜下血尿,尤其是在劳累、感染、发烧的情况下血尿的症状更加明显。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有尿蛋白的出现。水肿也是肾炎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眼睑、颜面部的水肿非常明显。肾炎患者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血压升高。有些肾炎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以及夜间排尿次数增多。随着病情的进展,有些肾炎患者表现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如果有这些症状,建议行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10

63671次收听

得了肾炎很严重吗
肾炎严重吗?肾炎是肾脏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它可以好发各个年龄段,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病情有轻有重。急性肾炎患者一般是可以痊愈的,有很小的一部分患者可转变为慢性,比如像年龄大的、合并高血压的,还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预后是不太好的,急进性的肾炎是一组以急性肾炎综合症为基础,很快出现了肾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病理上都有新月体的形成,在病理上分为一型、二型、三型越早了解到病理类型,对治疗帮助很大,在恢复上也有好处,预后不良的患者多见于一型和三型的病理分型的患者,在血肌酐大约六百的患者,以及老年人的患者,慢性肾炎疾病迁延不愈病情缓慢进展最终会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避免危险的因素,特别是延缓发展的主要方式,比如说避免感染、避免劳累受凉、避免使用肾毒的药物,对于无症状的蛋白尿和血尿的患者无需特别的治疗,也不必太紧张,定期做好随访工作就好。
语音时长 01:31

2019-10-15

55448次收听

02:08
尿中有血是怎么回事
尿中有血可能肾结石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受损引起。尿中有血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肉眼血尿,临床表现为尿的颜色有变化,比如尿的颜色发粉红色,称为洗肉水样尿液,若尿的颜色为浓茶色,则为比较陈旧的血进入尿中。肉眼血尿一般为比较严重的疾病,比如肾结石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受损等疾病。泌尿系统肿瘤通常会引起无痛性、持续性的血尿。某些肾脏病患者,呼吸道感染后会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二、镜下血尿,患者平时尿液无变化,但在医院检查发现尿中红细胞增多,分为内科血尿和外科血尿。
02:14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的早期患者一般没有明确症状,有些非常早期的患者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比如体检时发现尿中有血尿、蛋白尿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有的病人蛋白尿逐渐增多,出现浮肿、血尿加重等表现,在呼吸道感染、劳累等诱因出现后,导致肉眼血尿。随着病情继续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肌酐到达200-300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纳差等消化系统症状。随病情再发展可能出现肾性贫血。有的患者肾炎没有及时发现,会进入严重阶段,如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