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时候做斜视病手术最好

发布时间:2020-09-1662057次浏览

什么时候做斜视手术最好呢?我们都知道对于疾病的治疗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时间才行,毕竟最佳的治疗时间才能够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斜视的治疗也是如此,尤其是儿童患者更要慎重处理,那么,什么时候做斜视手术最好呢?

斜视手术只是一种美容手术,不能消除引起斜视的病根,因而存在手术失败及斜视复发的高风险。因此,美日等发达国家都是建议孩子先尝试非手术治疗方法,再非手术治疗无效情况下,再考虑手术。

一般来说,儿童在6个月以后发生内斜视,切不可马上手术,一定要先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足度数矫正眼镜3~6个月,如果内斜视完全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治愈。如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视仅是减轻,还残存斜视,应该手术治疗。戴镜后如果斜视无变化,更要及早做手术。出生后或6个月以内发现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应在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之前的1~2岁进行;单眼性内斜视可先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其变成交替性斜视,然后再行手术,这样对恢复双眼单视力功能更有利。如遮盖半年以上仍无效,也可手术治疗。

斜视合并弱视的儿童原则上先治疗弱视,后治疗斜视。只有视力提高,手术效果才能巩固。但对于大度数的斜视要先矫正斜视,否则斜视眼不能很好地注视,弱视眼也无法很好地治疗。对于合并有眼内疾患视力无法恢复的内、外斜视,手术宜在12岁以后进行。

相关推荐

小儿斜视如何矫正
小儿斜视根据斜视类型不同可以通过配镜或者手术以及矫正训练治疗。斜视分为内斜视与外斜视,内斜视分为先天性内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外斜视相对少见。先天性内斜视又称婴儿性内斜视。如有单眼弱视,需先行治疗至双眼视力平衡。先天性内斜视需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为18~24月龄。也有主张确诊后即手术矫正眼位。合并下斜肌亢进和分离性垂直偏斜者手术设计时应给予同期矫正。手术后可保留10度微小内斜,以利建立周边融合和粗立体视觉。共同性内斜视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去调节可以矫正眼位。去调节方法包括药物成光学两种方法,即睫状肌麻痹剂散瞳或佩戴合适矫正眼镜可以矫正眼位。有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看远时可以正位,且有自愈趋势。凭屈光处方戴镜,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此类斜视不应手术矫正。一般每年验光一次,根据屈光变化决定是否调换眼镜,需要时可以提前验光。外斜视小儿比较少见,多有外隐形斜视逐渐进展为恒定性斜视,眼位偏斜时,可以有抑制,保持正常的视网膜对应产生弱视的情况还是少见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时机应掌握在视功能受损之前,提倡尽早手术。不要因集合训练延误手术时机,而且可能出现过矫。
语音时长 02:28

2022-08-19

13769次收听

斜视手术复视怎么办
斜视手术后是有可能出现复视也就是重影症状的。对于大部分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重影症状就能够逐渐消除,短则1~2周左右,长则三个月左右。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术后的重影症状始终无法消除。斜视患者可以在进行手术治疗前,通过做三棱镜实验来预测手术后是否会出现重影的症状。但是通过在手术前的检查,并不能预测术后重影症状多长时间能够消除,以及最终是否能够消除,因此斜视手术术后是存在出现重影症状的风险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前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
语音时长 01:08

2021-04-19

89913次收听

02:13
儿童斜视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儿童斜视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屈光因素、解剖因素及神经支配异常、遗传因素等。首先某些情况下屈光不正会造成斜视,有中高度远视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调节性内斜视;有近视存时往往会有外斜情况。此外先天发育过程当中由于弱视导致单眼视力不良,会导致斜视。其次,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如眼外肌力量不平衡导致眼位出现问题,出现斜视。再次,由于一些遗传的因素,譬如父母有斜视,可能会遗传到下一代,导致斜视的发生。
02:08
如何正确的治疗儿童斜视
正确的治疗儿童斜视,主要要明确斜视的原因,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屈光或手术矫正。对于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无需手术治疗,这种情况只要佩戴好合适的眼镜,斜视就自愈了。其它大部分的斜视几乎都需要手术来治疗。但是一些由于神经方面的因素,或者是内科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性的、暂时性的斜视,有的时候通过营养神经,包括针灸的治疗,有可能会有所恢复。除此以外,大部分的斜视的,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都是手术治疗。
解析吃什么对斜视好
大家不知道其实斜视眼饮食调理是可以的,很少有朋友会关注斜视眼饮食调理。也有很多朋友认为斜视的饮食调理就是食疗,而食疗制作比较麻烦,其实不是这样的,饮食调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中注意一下就可以了。那么,下面介绍一下吃什么对斜视好?
治疗斜视用什么药
大多数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正常的用眼,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斜视用什么药呢,下边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斜视术后吃哪些食物比较好
斜视应该是大家都不陌生的,现在也有很多的人都在承受着斜视的伤害,斜视的原因有很多,对斜视的治疗我们也不能忽视,很多人对斜视的食疗方法很感兴趣,下面就介绍一下斜视术后吃哪些食物比较好?
先天性斜视一定是遗传吗
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斜视严重影响人的外观以及日常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容易引发不良的心理情绪。先天性斜视是斜视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很多眼科疾病都会遗传,如青光眼、高度近视等。那么先天性斜视一定是遗传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交替性外斜视严重吗
交替性斜视比较严重,再进入到后期要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导致双眼进入到失明的状态,所以需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目前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肌肉锻炼、按摩穴位、反复牵拉,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手术性的方式来矫正。
02:25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在斜视的分类上,主要分为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先天性斜视等。在共同性斜视中,在斜视检查当中有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的区分,什么叫第一斜视角呢,第一斜视角指用一只健康眼睛看的时候,另外一只眼睛所处的角度;第二斜视角就是用另外一只眼睛看,作为主视眼的时候,他的健康眼睛所看的角度。当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的时候,叫共同性斜视。如果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是斜视角不等,叫麻痹性斜视。在检查的过程当中还有好多种检查方法,都可以确定是共同性斜视还是麻痹性斜视。
02:33
什么是恒定性外斜视
恒定性外斜视指外斜视的患者不管看远看近,或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斜视度数是稳定的。在斜视分类中,有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及先天性斜视等。在共同性斜视中,又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指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是相同的,两只眼睛呈向外分开趋势。所以如果用两条平行线来判断,就是两条平行线向外侧分离的斜视,就叫做外斜视。在外斜视当中,还可以分为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指外斜视的患者不管看远看近,或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斜视度数是稳定的。恒定性外斜视需要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斜视度不一定。
02:37
小儿斜视的症状
斜视在临床当中基本上没有特殊的症状,患者多没有自觉症状,主要在外表看来会有一些改变。比如眼睛有内斜、外斜或者上斜,先天性眼病造成的斜视,会有一定症状。比如先天性白内障造成的斜视,就会导致孩子的视力不良,看不清楚或者看不见东西。另外,先天性青光眼有可能会造成眼压升高,导致眼睛充血、眼部疼痛等。在小儿斜视病因当中,有先天性遗传性因素造成的。在先天性病因当中还有一种是眼部疾病造成的,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
斜视矫正方法
斜视多由于大脑中枢管制的两眼球协同运动失调,眼肌力量不平衡,两者无法同时注视目标,出现分离情况。斜视根据眼球运动和斜视角有无变化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对于其治疗早期给予保守治疗,包括散瞳验光、遮盖、药物、功能训练、给予配镜治疗,配镜观察时间一般为6月,如果患者无改善,可考虑手术治疗,治疗方法:肌肉减弱、加强手术。对于非共同性斜视,如果为先天性的,考虑给予手术治疗。对于后天出现的患者,积极治疗斜视的同时,明确病因,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颅脑CT或磁共振。对于非共同性斜视,如果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效果不理想,考虑手术矫正。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3

62717次收听

什么是隐斜视
所谓的隐性斜视是指可以被双眼融合所控制的潜在的眼位偏斜,显斜是不能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常规检查斜视的办法有遮盖去遮盖以及交替遮盖的两种方法,遮盖法是破坏融合的方法之一,通过遮盖法能够判断是否存在斜视以及斜视的性质,其中以交替遮盖的办法,更能充分的破坏融合,从而显示出隐性斜视。方法是用遮挡板遮住一眼,然后迅速移至另一眼,反复多次观察眼球是否有移动,如果眼球出现移动说明有眼位偏斜的趋势,检查时要求遮盖眼,从一眼移至另一眼时,没有双眼同时注视的情况出现,对于破坏双眼的融合比较充分,这样可以检查出患者是否存在隐性斜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近视的患者,一般会存在隐性的外斜。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13

50918次收听

斜视的术后成功率高吗
在日常生活中斜视的患者比较常见,出现斜视的原因较多,常规的斜视分为内斜视和外斜视以及垂直方向,如a征v征,斜视的手术水平方向的手术要比垂直方向的手术操作要简单一些,垂直方向手术对术者的手术技术要求较高,且术后较水平方向患者欠佳。斜视手术为眼科手术较为简单的操作,术后一般恢复较为理想,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欠矫或者过矫,手术并不是一次性保终身的,有些患者多年后有可能出现再次复发,需二次甚至三次手术,斜视手术之后不提高视力,主要是解决患者的美观问题,大部分斜视患者多存在弱视,屈光不正的情况,所以术后的视力是不会提高的,手术只是单纯的解决患者的美观问题,这个需要反复告知患者。
语音时长 01:49

2020-01-07

5593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