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分泌性中耳炎做哪些检查

发布时间:2020-09-1662404次浏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常见的患者往往是儿童,年龄都比较小,而且中耳炎有很多类型,比如:急性化脓中耳炎,当我们身体不适的时候都要进行检查,那么您知道分泌性中耳炎要做什么检查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耳镜检查

在鼓膜穿孔前,检查可见鼓膜松弛部乃至整个鼓膜明显充血、肿胀。随着病情发展,鼓室可积脓而使鼓膜向外膨隆,鼓膜标志消失。鼓膜穿孔后,外耳道、鼓膜及鼓室可以看见脓性、脓血性或黏脓性分泌物蓄积。鼓膜穿孔后很短一段时间内,还可见鼓室内压力较高的分泌物经小穿孔搏动溢出,脓液在灯光下如闪烁的灯塔,所以又有灯塔征之称。脓液清除后,能看见鼓膜中央性穿孔、鼓室黏膜充血肿胀。

细菌学检查

鼓膜穿孔后取脓液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明确致病菌并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X线和CT检查

大多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发病后乳突可受累,通过X线乳突平片和CT可发现气房模糊,呈云雾状,但没有骨质破坏。

听力学检查

纯音测听检查为典型的传导性听力损失。

血常规检查

检查白细胞计数常增高,多形核细胞比例增加。

以上内容就是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做的检查的介绍,想必大家都已经了解了。那么,当我们发现耳朵不适的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及时的去治疗,以免耽搁病情。

相关推荐

单侧耳朵里咕噜咕噜响应该怎样治疗
通常炎症就需要抗炎治疗,外耳道有脏东西,应将它清理干净。如果经过治疗后,耳朵咕噜咕噜响仍然存在,还要记住到医院做一个鼻咽部检测。一侧耳朵里咕噜咕噜响的原因如下:一、耳朵里进水、有异物,可能是通过洗澡、游泳这种外来因素进到耳朵里边。二、存在分泌性中耳炎,堵住后,吞咽时黏液会与耳膜产生摩擦,引起异常的响动。三、鼻咽管堵塞的情况,是因为鼻咽部、咽鼓管开口通路上有东西压住咽鼓管咽口,比如鼻咽癌、肿瘤。
语音时长 02:24

2021-09-29

56890次收听

耳朵流血该怎么治疗
耳朵流血分两种情况。第一、疼痛流血,一般是炎症,如中耳炎。用双氧水清理干净,用抗消炎、抗生素的药物,局部点抗生素药物,一周左右可消退。第二、不明原因流血,不疼,没有流脓,一般是耳朵里长了容易出血的病变,如恶性肿瘤、肿瘤、肉芽肿都可以造成耳朵有毒性的流血。有些肉芽肿时间长了,会有一些厌氧菌的感染,有一些臭味。应该积极到医院里去检查,判明原因。如果是感染引起来,抗炎治疗就可以。如果是肿瘤,就需要做活检、做影像学、ct等检查。甚至要取病理确诊病理的性质,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2:21

2021-09-29

55407次收听

03:15
耳蜗里长痘痘一碰就疼怎么办
一、如果耳蜗里长痘痘一碰就疼,可以用滴管儿滴一点碘伏进去,沿着耳壁滴进去的时候,可以稍微等两三分钟,然后把耳朵侧过来,用手压着前耳屏,就前面的小耳的地方,通过负压的时候再把这水吸出来,反复几次以后,对痘痘有很好消炎作用。二、也可以选择庆大霉素注射液,通过注射器或者滴管滴到耳朵里头,作用也是相同,当用庆大霉素以及碘伏消完毒之后,用一个棉签蘸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软膏,在耳道里面转一圈儿轻轻碰一下。
分泌性中耳炎能不能根治
分泌性中耳炎经过积极地治疗,通常是能够痊愈的,但是不能保证今后一辈子不再发病。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咽鼓管功能的异常导致,咽鼓管不能调节中耳的压力,使中耳承负压,中耳的黏膜水肿分泌增多,导致中耳形成了渗出,形成分泌性中耳炎。病人最典型的症状是耳闷、耳鸣、听力下降,少部分病人还伴有头晕,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可以使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使腺样体肥大、鼻炎或鼻窦炎,或者是鼻咽癌等,所以绝大多数病人通过积极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能够完全痊愈的。但只有少数病人,比如像鼻咽癌的病人,侵犯了咽鼓管,导致咽鼓管的病变,在鼻咽癌的病人进行放疗,可以累及到咽鼓管,导致咽鼓管的狭窄或者闭锁,这时候渗出性、分泌性中耳炎就长期的形成,很难得到痊愈,所以当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时候,一定要早期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进行积极地治疗。
语音时长 01:44

2021-06-25

67102次收听

02:08
耳朵疼是中耳炎吗
耳朵疼不一定是中耳炎。但确实有一些中耳炎的病人,会有耳朵疼,比如急性的中耳炎,病人就耳朵疼的明显,并且伴有耳朵闷、听力下降、耳鸣,甚至有少部分病人还会伴有发烧,几天以后还会耳朵开始流脓等。但是有一些耳朵疼的病人,却不是中耳炎,比如外耳道的炎症、耳朵的病毒感染造成的耳朵疼,这些病人中耳是完全正常的。还有些病人耳朵痛,是由于其他的疾病引起的,像外耳道或中耳的肿瘤引起,或者是由于舌咽神经及茎突过长等压迫了神经,引起反射性的耳朵痛等等。
中耳炎肉眼看得出来吗
中耳炎肉眼看不出来。需要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能够根据检查的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中耳炎。可做耳镜检查,耳镜检查能够明确的判断患者的到骨膜是否出现肿胀、充血、内陷的情况。如果在平时经常出现听力下降,耳朵疼痛等不适的症状,就可以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可以明确的观察是否存在有中耳炎,明确诊断之后,就要及时的使用药物治疗。但对于比较严重的中耳炎,如果还伴随耳腔积液,单纯的使用药物并不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行抽取积液手术治疗,才可以彻底的治愈。
语音时长 01:11

2021-04-20

91064次收听

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
在严重传染病时,常继发中耳炎。因消耗甚大,机体抵抗力显着降低,骨组织易遭破坏,炎症持续,病程拖延。新生儿中耳只有主室,内部充满胶样组织,而胶样组织也是细菌繁殖的良好温床,易为感染破坏,因此婴儿的中耳炎发病率较高。
怎么判断是不是中耳炎
想要判断是不是中耳炎,首先可以看临床症状,中耳炎患者通常会出现耳部疼痛、耳道排出分泌物以及听力下降等症状。也可以做临床检查来进行判断,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就是耳部触诊检查、鼓气耳镜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分泌性中耳炎时常发生在孩子身上,想要做好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工作就要先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那么什么因素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呢?我们来看一下专家是怎么介绍的。
分泌性中耳炎能治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一直以来都危害男性健康,在男性朋友的生活中,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是非常多的,分泌性中耳炎能治愈吗?这是患者一直都在追问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中耳炎怎么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还要滴入抗生素;急性渗出性中耳炎需要短效抗生素;慢性渗出性中耳炎需要手术治疗。
中耳炎发病原因
中耳炎发病原因有中耳腔内各种感染和耳外伤。主要和鼻炎、鼻窦炎以及咽鼓管功能紊乱有关系,其次和感染源从外耳道经过鼓膜进入中耳腔导致。一、中耳腔内各种感染因素:包括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或者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系。比如小孩在感冒后有耳痛,又称为急性中耳炎,主要因为感冒病毒从鼻腔或咽腔,经过鼻咽部和中耳腔相通的咽鼓管,感染到中耳腔,导致急性中耳炎。所以中耳炎的发生和鼻炎、鼻窦炎以及咽鼓管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二、耳外伤:尤其发生鼓膜外伤、鼓膜穿孔,中耳腔与外耳道接触,可能导致中耳感染出现中耳炎,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如果体质比较弱,比如肿瘤晚期患者,可以通过血行感染导致中耳炎。这个原因相对少见。
语音时长 01:42

2020-02-26

56457次收听

02:41
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包括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又分为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也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等。急性中耳炎一般是由于急性鼻炎,也就是感冒引起的,病毒或细菌侵蚀到鼻腔以后,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或伴有发热、恶寒、头痛、身体肌肉酸痛等全身性的症状。急性鼻炎一定时间以后,炎症扩散到中耳腔,或者由于不当的擤鼻方式或过度冲洗鼻腔,造成中耳腔灌有不干净、不清洁的液体,脓液进入中耳腔引起炎症。首先,卡他性中耳炎一般是耳朵闷堵、耳痛,甚至轻微的耳鸣症状,此时及时救治可以扭转。如不及时救治,发展成渗出性中耳炎或化脓性中耳炎,最终会转成慢性中耳炎。
01:43
中耳炎用什么药
治疗中耳炎会用通鼻窍、通耳窍的药物,根据病情还会用用抗生素以及排分泌物的药物。中耳炎分为四种,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还有更严重的胆脂瘤性中耳炎。一般卡他性中耳炎,医生可能不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会用通鼻窍、通耳窍的药物。耳咽管的通畅之后,炎症的症状可能就能缓解。而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性中耳炎,首先要用抗生素治疗,其次还要根据炎症的程度、积液的程度,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比如分泌性的中耳炎,还要增加排脓的药物,排分泌物的药物,胆脂瘤的中耳炎,需要经过手术治疗。
01:17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的症状有耳朵流脓、股膜穿孔和听力下降等。中耳炎是非常常见一种耳朵的疾病,是由于中耳的炎症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最主要的特征症状有三点:1、耳流脓。在耳朵炎症急性期时,耳朵内部会产生比较多的脓液,这是由于身体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发挥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反应,并且可能会流出耳道。患者会长期的耳朵不干,这是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之一。2、鼓膜穿孔。3、听力下降。因为耳朵的严重会影响到声音的传导,并且会干扰细胞对于声音的感知能力,所以很多患者会感觉听声音模糊、断断续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