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该患者经药物治疗明显好转

发布时间:2022-07-263589次浏览

摘要:患者于入院前3天因在社区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低,于是家属带患者来医院就诊,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等进行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通过匹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住院治疗7天,最终治疗好转出院。

【基本信息】男、76岁

【疾病类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高血压病、高血脂、心房颤

【就诊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3月

【治疗方案】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行临床观察不适随诊治疗,针对高血压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针对高血脂予匹伐他汀钙片,针对心房颤动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改善心功能。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

【治疗效果】患者血压、血脂正常范围,治疗好转出院。

一、初次面诊

今年3月份,我接诊了一位老年患者,家属搀着他进来,生怕有一点磕碰,家属说道,患者血小板低,害怕撞到会出血不止;在我与患者家属详细的沟通下了解到,3天前患者在街道处医院做了一次血常规检查,提示血小板60*10^9/L,但是并没有出血不止的症状,也没有明显牙龈出血、鼻出血及皮下出血的情况,但是双腿可见红状的斑块,因此,家属担心血小板低会有其他隐性失血表现,于是就带患者来医院就诊,家属还说到最近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情况都可以,但是有高血压10年的病史,我告诉患者家属可能是血液相关疾病,需要住院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家属及患者同意并住院。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体格检查,提示:血压:155/96mmHg,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其余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者有血小板减少的既往病史,考虑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但是也并不能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脾功能亢进导致的,结合患者查体,未触及脾大,且不伴有红细胞、白细胞减少,暂时排除脾功能亢进;完善骨髓穿刺及穿刺细胞学及流式分析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因此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再次完善血常规提示血小板76*10^9/L,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结合骨髓穿刺结果,至此可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来说,治疗方法包括临床观察随访、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等的药物治疗、环孢素等药物的化疗及脾切除术的手术治疗三种方案;结合诊断结果及患者血小板水平,由于患者血小板为76*10^9/L,并不属于危急情况,穿刺细胞学及流式分析提示:未发现恶性疾病,且患者无出血倾向,建议患者针对该病采取观察并定期检查;针对高血压高血脂、心房颤动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随后将病情及治疗方案告知患者及家属,家属认可准备进行治疗。由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且入院后测量血压高,因此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控制血压;由于患者血脂高,于是予匹伐他汀钙片降脂;针对心房颤动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改善心功能。

图一:专科查体报告单 

图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76*10^9/L

三、治疗效果

经药物治疗5天后,患者血小板并没有继续减少的情况;至住院治疗7天时,患者血压:126/83mmHg正常范围,血脂在正常范围,血小板计数为92*10^9/L;我告诉患者家属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可以选择出院回家治疗,于是患者在住院7天后办理出院。我交代患者回家后需要继续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匹伐他汀钙片,2周后进行复诊。2周后复诊显示患者无不适症状,血小板107*10^9/L,无出血倾向,症状逐渐趋于正常,还需要继续随诊观察。

四、注意事项

患者治疗好转出院,家属及患者内心十分开心,同时家属及患者内心十分关心出院后自己需要注意什么,因此患者家属出院时让我给写一些日常生活上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1、生活方面:注意要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感染;同时注意预防滑倒及碰撞,注意血压血脂血糖监测,要注意按时吃药,遵医嘱按时来医院进行复查,定期复诊。

2、饮食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要吃软的食物,低盐低脂饮食,禁食过硬、带刺的食物,避免消化道出血,加强营养,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五、医生感悟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出血,通常可通过药物、化疗、手术来进行治疗,这类疾病的患者要根据血小板的数量来决定治疗方案,同时日常注意避免磕碰出血。

经过这次治疗,患者和患者的家属也明白了对于患者来说的日常生活护理重要性,要避免磕碰造成出血,警惕各个系统的出血,避免再次加重病情再次入院。

相关推荐

化疗后血小板低应该如何治疗
需要根据患者血小板降低的程度,和下次化疗开始的间隔来综合的确定。血小板轻度的降低也就是血小板在50×109/L以上的时候,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经过休息和等待,一般化疗结束以后14天左右,血小板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范围里面。但是如果下次化疗要在短期内开始,这时候有必要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提升血小板。血小板低于20×109/L以后,就属于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自发性的出血的倾向,也就是卧床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引起皮肤粘膜或者脏器的出血。如果出现了中枢的出血,往往是导致致命性的出血。这个时候就需要紧急的联系医院,在化疗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常见的有促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波帕和白介素-11这些药物。紧急的情况下,也就是血小板重度的减少,特别伴有粘膜出血的血小板减少,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达到提升血小板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1-12-30

59782次收听

01:19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原因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并不对应于临床某一个疾病。骨髓制造的血小板,在形态、数目上面是比较均一的。出现大血小板偏低,往往都是在血小板过度消耗时,骨髓为了代偿血小板的消耗,加速制造血小板,就会释放一部分大血小板进入血液。再一个,一些创伤、放化疗、其他疾病的干扰情况下,也会引起大血小板数量的偏低。在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情况下,血小板的大小、血小板的分布宽度等等这些指标,并不对应很明确的是临床疾病。所以出现血小板体积增大,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确定一下有没有病理性的情况。
升血小板的水果有哪些
能够使血小板升高的水果有柠檬、橙子、橘子、木瓜、潘石榴、猕猴桃、草莓、大枣、梨、杨梅和无花果、葡萄等。某些人如果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后,首先需要配合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做进一步检查,确诊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升高。确诊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性疾病,同时使用些降低血小板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在饮食方面注意多吃些可以降低血小板的水果等,有助于促使血小板降低,尽快恢复正常水平,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果只是稍微有点偏高,可以通过食疗,改善症状。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87452次收听

血小板突然降低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突然降低,一方面是与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关,如果患者患有严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疾病会引起血小板突然降低。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患者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免疫性疾病引起血小板消耗过多所致。此外,血小板分布异常也是常见诱因。
血小板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血小板是我们身体内促进止血的重要细胞,是身体出凝血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身体出现出血点、瘀斑、紫块时,可以根据血小板的值来判断原因。血小板的正常值一般是一百到三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我们根据血小板的计数,去判断病人有没有出血的风险,在血常规的检测当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因现代医学条件的限制,导致血常规的检测有时也会出错,比如说我们在采血的时候,用的采血管里的EDTA抗凝剂,这是大家最常用的抗凝采血管,用了以后有个别人可能会造成血小板的凝集,所以它的血小板计数就会降低,但病人没什么出血的征象,因为血小板的实际的计数是正常的。所以当病人血小板结果低却无出血征象时,应考虑做血液涂片,人工分类去判断血小板的结果。
语音时长 02:17

2020-02-27

67669次收听

血小板低吃什么食物补得快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很常见的,引起出血异常的原因。血小板的减少有不同的原因,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血小板减少会有不同的治疗,比如说免疫性的血小板减低,我们主要首选的是糖皮质激素,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主要用血小板生成素这些刺激因子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单纯的食物对血小板的计数影响不大,可在合理用药准确用药的同时,服用一些促进骨髓造血恢复的保健品。或是中成药制剂及胶冻状的物质,如猪蹄、花生衣、红枣、阿胶,这些对血小板的恢复还是有一些辅助作用的,但对血小板的恢复我们还是需要针对病因,针对病因的治疗才能真正达到快速的恢复。
语音时长 02:13

2020-02-27

59124次收听

为什么是平均血小板体积低
在血常规当中我们要关注血小板减少或者增加,这是我们血常规当中必需要关注的事项。血小板的正常值的范围是一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到三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不同的单位目前的参考值有可能调整到一百五到三百五乘十的九次方每升。但是一般超过四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就会提示是一个小板增多症的情况,小于一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则代表血小板减低。在这个当中还有一项指标叫血小板的体积,这个计数多数来说只是提示,都是降低的情况,很少的时候一个血小板增高,反而是血小板体积的减低,是一个常见的情况,也可能是和机器的设置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临床上这个指标不再做太多的关注。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27

59429次收听

02:12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能补
血小板减少可以多服用胶冻类的食物,如猪蹄、阿胶有助于血小板的恢复。只靠食物促进血小板恢复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需要根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不同病因使用相关的药物,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血小板减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包括良性和恶性的情况,以及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药物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还有肿瘤骨髓转移造成血小板减少,或恶性肿瘤放化疗之后的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降低时,应避免磕碰、用力、减少精神刺激及情绪波动,以免造成大出血的情况。
02:48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血小板严重减低十分危险,需要重视。常见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良性原因和恶性原因。良性原因常见免疫引起的血小板减低,如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的出血,一般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的斑点、瘀斑、口腔里的红色出血点及血泡。血泡的出现容易提示有内脏出血的危害。如颅内出血、中枢神经出血、肺出血,表现为咯血、吐血、和便血。此时应密切观察,及时治疗,避免内脏出血造成的生命危险。还有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低,我们常用的治疗办法是给予血小板生成素或者输注血小板来避免严重的出血。血小板减低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严重体力脑力活动,包括精神的紧张,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内脏的出血或者身体的损伤。
03:03
血小板正常值范围
血小板的正常值一般是100-300×10的9次方/L,根据血小板的计数,去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的风险,在血常规的检测当中是重要指标。血小板是身体内促进止血的重要细胞,也是身体出凝血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身体出现出血点、瘀斑、紫块时,可以根据血小板的值来判断原因。现代医学条件限制,导致血常规的检测有时也会出错,比如在采血时,采血管里的EDTA抗凝剂,可能会造成血小板的凝集,所以血小板计数就会降低,但患者没有出血的征象,因为血小板的实际的计数是正常的。所以当患者血小板结果低却无出血征象时,应考虑做血液涂片,人工分类去判断血小板的结果。
02:59
血小板低了怎么办
治疗血小板减低要及时停服抗凝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分析,如老年人、三高患者、心脏支架的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需严格要求血小板的数值范围,当血小板的值下降到5万以下暂停用抗凝药物。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血小板小于正常值的范围会有出血症状,常见的是出血点或是瘀斑,血小板轻度的下降,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病症。血小板减低通常指血小板血常规当中的计数小于100×10的9次方/L,当血小板的值小于50×10的9次方/L的时候,就会出现皮肤粘膜的出血。当血小板的值小于20×10的9次方/L的时候,将会出现内脏的严重出血。。
血小板减少好治吗
血小板减少这一病情可能是由于很多原因所造成,因为血小板减少会造成患者凝血机制出现问题,可能会使患者造成皮下瘀斑,或者是出血不容易制止的现象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是否好治要看血小板所造成的原因来判定。如果是因为骨髓问题或者是血液病情而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对于因为感冒或者是炎症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好治的。
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
一些朋友在生活中会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检查,血液的检查是很常见的项目,可以从检查单知道血小板的情况,正常值范围是100~300×10^9/L。当然这个检查结果也不一定准确,可能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没有做好有关系,也与仪器设备有一些关系。
血小板压积偏高怎么回事
血小板压积是血液检查中的一个参数,用于评估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压积范围较窄,通常在0.1%至0.3%。如果血小板压积偏高,可能与炎症反应、细菌感染、血栓形成风险增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关。如果血小板压积偏高,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好
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病,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做好预防血小板减少情况发生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当然要是发现血小板减少,必须马上去看医生,根据医生给出的治理方案去治疗,同时在饮食方面合理搭配,患者可以选择吃一些豆制品、奶制品、鱼、瘦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