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治疗尿毒症处方

发布时间:2020-12-1027581次浏览

尿毒症这个肾脏方面的疾病,到目前为止,医学界仍然无法根治它,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一旦确诊了尿毒症,就无疑给患者判了死刑,很多人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加上疾病缠身,造成生命结束的危害,那么中医治疗尿毒症处方是什么呢。

热毒内蕴型:证以发热、恶寒、恶热往来,咳嗽、咽痛为特点。治以清热解毒,方用小柴胡合五味消毒饮化裁。

湿热互结型:证以发热、恶寒,午后热甚,或入夜热剧,天明得汗而解为特点。治以除湿清热,方用蒿芩清胆汤化裁。

肝胃不和型:证以心下痞胀,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呃逆暖气为特点。治以舒肝和胃,佐以温胃止呕,方用四逆散合桂附理中汤化裁。

脾虚痰浊型:证以腹胀、口淡乏味、食少纳差、恶心、大便不爽、或有咳嗽、吐清稀痰为特点。治以健脾和胃,佐以化痰清浊,方用六君子汤合调胃承气汤化裁。

脾虚血瘀型:症见腹胀食少,或有恶心、或干呕,大便秘或不爽,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暗,或舌边有瘀点。治以健脾通腑,佐以养血活血,方用四君子汤、温脾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肾虚血瘀型:症见恶寒怕冷,手足不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大便不爽,时而恶心,舌质淡暗,舌边有瘀点。治以温肾祛浊,佐以活血化瘀,方用右归饮、当归四逆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阳虚血瘀型:症见面肢浮肿,按之如泥,不易复平,面色咣白,少气懒言,尿少不畅,舌质淡暗,边有瘀点。治以温阳利水,佐以活血祛浊,方用真武汤、五皮饮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脾肾阳虚型:症见恶寒倦卧、怕冷,面咣唇白,腹胀时作恶心干呕,有时吐出清水痰涎,大便不爽。治以温补脾肾,佐以养l祛浊,方用金匮肾气汤、理中汤、小承气汤化裁。

以上内容从中医角度详细介绍了辩证治疗尿毒症的方法,来尽可能的延缓肾衰竭,缓解症状。希望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能给患者朋友带来一些参考价值,得了尿毒症不可怕,因为在生活中奇迹还是会出现的,可怕的是患者失去信心和勇气。

相关推荐

尿毒症严重吗
尿毒症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主要取决于残余肾功能还有患者耐受性。到了尿毒症的阶段的患者,往往还是会有很多不适的症状。比如由于体内毒素水平积聚,患者会有明显消化道症状,会出现纳差、食欲减退,甚至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合并有肾性贫血的患者,随着贫血加重,会逐渐出现疲乏、乏力、活动耐量减退的表现。当然尿毒症还会有其并发症,比如说合并肾性骨病的患者会有明显的肌肉力量的减弱,或者是关节疼、骨疼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38

2021-12-30

88933次收听

尿毒症能吃益生菌吗
益生菌主要是治疗各种肠道功能的紊乱,包括便秘、非感染性的腹泻,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是有一些益生菌在寄生,来帮助调节排便的功能,对于肾功能并没有有害的影响。尿毒症的患者也会影响到消化系统,有的人可能会出现便秘、肠蠕动减慢、肠易激惹、腹泻,这种情况下吃一定量的益生菌,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肠道的功能,正常的排泄。所以尿毒症的患者是可以吃益生菌的,也不需要根据肾功能来减量,正常的按说明书口服益生菌类的药物即可。
语音时长 01:19

2021-12-30

71881次收听

尿毒症可以生小孩吗
尿毒症的患者是能生小孩的。一般来说,尿毒症的患者由于体内毒素的积聚以及各种并发症,可能会很难正常的怀孕或者是顺利妊娠,但是如果经过医生精心的管理,患者是有可能正常的怀孕、分娩,得到健康的孩子,就包括透析室也曾经有过育龄期女性经过精心治疗以后,生下一个健康的小孩。所以尿毒症的患者不是完全的不能怀孕和生产,只不过是风险高一些,需要通过跟医生的比较好的配合才能完成生育的过程。
语音时长 01:36

2021-12-30

73138次收听

02:03
尿毒症早期能治愈吗
尿毒症不分早期和晚期,一旦超过90%以上的肾小球硬化了,肯定是不可治愈,这时就需要进行替代治疗,比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有条件的还可以做肾移植。对于尿毒症的患者,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的可以通过透析来解决,比如说高钾和酸中毒,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需要额外药物治疗。
02:12
尿毒症可以治愈吗
尿毒症是不可以治愈的,因为一旦被诊断成尿毒症,即代表患者的肾病已经发展到末期,此时患者有超过90%以上的肾小球硬化,这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尿毒症的患者基本上说不可以治愈。但是尿毒症期的病人,可以进行替代治疗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有条件的病人还可以进行肾移植,移植以后的患者只需要吃少量的免疫制剂就可以。所以尿毒症是不可以治愈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01:51
尿毒症早期能治好吗
尿毒症的早期一般不能治好,但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干预治疗来减少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在尿毒症的早期要严格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预防电解质紊乱,减轻肾脏的负担,保持大便通畅。尿毒症有很多并发症,比如肾性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甲旁亢等等。因此在尿毒症的早期,应积极地治疗尿毒症的原发病,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适当地控制蛋白质与盐的摄入量,注意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高钾血症的发生,减少磷的摄入量。同时这些措施也有利于预防尿毒症。
01:55
尿毒感染会得尿毒症吗
尿道感染不会得尿毒症。一般来说,急性的尿道感染,比如膀胱炎、急性肾炎,经过合理的治疗3到5天或者是10到14天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但是如果这种尿道感染是由于尿道畸形,并且反复地出现感染,也就是慢性肾盂肾炎,这样一种疾病会导致肾脏结构的异常,肾功能逐渐出现问题,最后会向尿毒症的方向发展。因此,尿道感染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展到尿毒症。
尿毒症的诊断是什么
患者在进行血液诊断时,一般会出现尿素氮、肌酐增高的现象,其中血红蛋白多在80g/L如下,终末期阶段可降至20-30g/L,可伴随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细胞偏高。通常患者的动脉血液气体会有所变化,可以进行酸碱检查;后期常有PH值下降、AB、SB及BE均降低,PaCO2呈代偿性降低。
什么原因会得尿毒症
有尿毒症的患者肾脏的功能是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肾功能还会完全的消失,对于有尿毒症的患者来说,及早的进行治疗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患者在发现自己有尿毒症后,
尿毒症能做哪些运动
尿毒症是大家耳熟的疾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疾病仅仅是一种重病,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所以,很多人在患上尿毒症后,就觉得命不久矣的感觉,事实上,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是与治疗紧密联系的,平时注意康复护理的话,尿毒症危及生命的这个危害将大大的降低,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尿毒症能做哪些运动。
尿毒症有哪些早期病因
据相关数据统计,尿毒症的患者越来越多,那么,尿毒症有哪些早期病因呢,这是进行尿毒症治疗必须清楚的知识,帮助患者进行最有效的治疗,让尿毒症患者不用担心会受到严重的尿毒症危害,只有了解更多才能治疗的更及时,那样危害也会降低,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尿毒症是如何引起的
尿毒症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肾小球疾病、囊性肾病、药物性肾损害引起的。尿毒症是指慢性的肾脏损害到了比较重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肾脏的肾小球的滤过率,损害很重低于15毫升每分钟。称为尿毒症。从目前来看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国际和国内统计的结果来看,以目前透析的患者的原发病做的统计资料显示,最多见的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在第一位,慢性肾小球肾病就是一些慢性肾小球疾病占到了第一位,还有一个就是这个高血压肾损害占的比例非常高,基本上来看,占到了透析患者的第三位,高血压引起肾伤害也是非常多见的。还有一类疾病,就是像囊性肾病。过去关注的不多,现在从目前统计结果来看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像多囊肾引起肾衰竭。但还要警惕的,因此,很多原因、很多的原发病都可以引起尿毒症,其中要关注的就是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肾小球疾病,囊性肾病,还有药物性肾损害。
语音时长 01:39

2019-11-11

60530次收听

尿毒症饮食禁忌
尿毒症患者的饮食禁忌主要是控制盐分、低钾饮食以及避免高蛋白饮食。如果患者不注意盐分和钾元素摄入的话,就很容易导致身体水肿。高蛋白饮食会造成肾脏负担。尿毒症患者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平时出行时要避免着凉。要做好腰部保暖工作,并且注意预防感冒。
03:08
如何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
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要注意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从透析技术层面预防并发症,还需要药物来解决,具体分析如下: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手段要方方面面的管理,病人需要一个规范的透析方案,至少一周透析三次,每次四个小时,是最基本的透析处方。除了常规透析,普通透析只能清除小分子的毒素,只能替代部分的肾功能,并发症发生,是和大中分子有关,还要补充一些普通透析不能解决的透析方式,如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这些透析方式可以充分地清除一些中大分子毒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部分并发症光靠透析解决不了,一定要靠药物来解决,如纠正贫血,要用生血针;治疗肾性骨病,要用D3补钙;高血压要降压。
尿毒症患者吃东西该注意哪些方面
尿毒症患者的饮食进入透析和没有进入透析注意事项不同。有的病人进入到尿毒症第五期,但是尿量还比较多的患者,饮食上主要是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尽量延缓残余肾功能的减退。所以病人不能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肉、蛋、奶;如果病人有高磷血症,要注意限制食物里磷的含量,比如蛋黄、鱼籽、酱油、可乐。如果还没有透析的病人,因为肾功能已经比较差,可能会出现高血钾,所以一些含钾高的食物,比如黄色橘子、香蕉、芒果,这些含钾高的水果要少摄入;包括含钾高的绿叶蔬菜。如果进入到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蛋白质就没有严格的限制,反而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病人,都建议高蛋白饮食。因为在透析的过程中要消耗病人的血白蛋白,有的人会出现营养不良。如果透析时间超过两年以上,可能残余肾功能很少,这样的病人要限水;尤其在两次透析之间要限制水的摄入,让病人体重增长不要太多,以免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
语音时长 02:10

2018-09-21

5853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