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空腹血糖超过5.5 mmol/L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糖尿病。空腹血糖是衡量身体在空腹状态下葡萄糖浓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分为全血血糖和静脉血浆葡萄糖两种测量方式。对于正常人来说,空腹血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正常的。如果偶尔一次空腹血糖超标,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过于担心,可能只是短期的饮食问题。若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并且伴有疲劳、口渴、频繁排尿、视力模糊等症状,可能需要考虑糖尿病的风险。
1. 空腹血糖偏高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全血测量值在3.9~6.1 mmol/L之间,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值则在4.0-7.8 mmol/L之间。如果偶尔因食用高糖食物(如蛋糕、糖果、巧克力等)导致空腹血糖超过5.5 mmol/L,且没有其他不适感,这种情况通常属于生理性波动,不必过度担心。此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果和全谷物的比例,结合适当的运动,是有效的管理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避免过度压力,也有助于血糖水平的平稳。
2. 血糖升高与糖尿病风险的关系
持续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肥胖人群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能力逐渐下降,脂肪堆积也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与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忽视血糖升高的现象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老年人和肥胖人群更需要定期检查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时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来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3. 如何预防血糖升高
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普通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预防血糖升高的关键。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过度摄入精制糖类和高脂肪食物,保证膳食均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作息,也能有效减少血糖波动。
如果空腹血糖超过5.5 mmol/L,且伴随其他糖尿病症状或持续偏高,及时就医检查和调整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及早发现并管理血糖问题,能有效避免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