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禾科普
万搏平台,健康科普平台
主任医师
得了登革热期间通常不会再感染,因为一旦感染登革热,人体会对该病毒产生免疫反应,形成登革热出血热或登革热休克综合征。登革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蚊虫叮咬,尤其是在夏秋季节更为常见。在感染后,患者可能会经历发热、疼痛、休克和出血等症状,病程通常为1到2周。
1、登革热出血热:这种病症主要通过蚊虫传播,表现为突发的高热、身体疼痛、休克和出血。虽然病情严重,但一般不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也不会导致肝脾肿大。患者通常在9到40岁之间,病程较短。
2、登革热休克综合征: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这是由于皮疹引发的。此时,患者可能会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出现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为了更好地应对登革热,患者在感染期间应多休息、补充水分、保持清淡饮食。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轻微的患者通常可以自愈。但如果症状较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产生严重后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灭蚊措施,因为蚊虫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对于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群,接种登革热疫苗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结束时,记住登革热虽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防护和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康复。保护自己和家人,尤其是在蚊虫活跃的季节,显得尤为重要。保持警惕,做好预防,您就能远离这种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