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蚊虫叮咬,特别是白纹伊蚊。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皮疹、头痛、以及肌肉和骨关节的剧烈酸痛。了解这些传播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
1、蚊虫叮咬: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它们在叮咬时,会将唾液中的抗凝物质注入人体,这不仅增加了出血的风险,还将登革病毒直接传入血液,引发感染。白纹伊蚊通常在白天活动,因此在户外活动时,使用防蚊措施如驱蚊剂和穿长袖衣物非常重要。
2、血液传播:虽然不如蚊虫叮咬常见,但登革热也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如果皮肤有破损,并与感染者发生性接触,或者输注了含有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就有可能感染登革病毒。在医疗环境中,严格的血液筛查和安全性措施是防止这种传播的关键。
3、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登革病毒后,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感染。分娩时,病毒也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孕妇应特别注意防蚊措施,并在怀孕期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对于已经感染登革热的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用手抓挠皮疹部位以防感染。饮食方面,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
增强大众对登革热传播途径的认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防蚊、注意个人卫生和安全的医疗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登革热的侵害。持续关注并采取行动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