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海南地区属于登革热高发区域,如果近期从海南返回,可能需要留意是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登革热的早期信号,但并不一定代表感染。为了更好地判断和应对,可以从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三个方面来了解登革热的相关信息。
1. 症状表现
感染登革热后通常会在2-7天内出现症状。最典型的表现是突然发热,体温可能达到39℃甚至更高,伴随头痛、乏力以及肌肉和骨关节疼痛,这种疼痛感甚至被称为“断骨热”。有些患者可能会在发热期间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尤其是在躯干和四肢近端,这种皮疹可能伴有瘙痒。消化道症状也是登革热常见的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如果返回海南后出现类似症状,尤其是高热和皮疹,需要特别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
2. 治疗方法
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出现高热,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物,同时多喝水补充体液,避免因高热引发脱水。卧床休息对恢复也非常重要。如果出现皮肤或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应尽快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止血治疗。住院观察可能是必要的,尤其是病情较重或存在并发症的患者。
3. 预防措施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避免被蚊虫叮咬。回到日常生活中后,可以通过穿着长袖长裤和涂抹驱蚊剂来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家中要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积水,防止蚊虫滋生。如果还需要前往高发地区旅行,可以额外携带便携式防蚊工具,比如驱蚊贴或电蚊香。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能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温馨提示
如果从海南回来后有类似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尽早前往正规医院检查,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并提供专业的治疗建议。平时也可以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提前做好防护,让旅行更安心。健康生活从防蚊灭蚊开始,别让登革热成为健康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