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主要有四种血清型:1型、2型、3型和4型,其中1型和2型最为常见。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1、蚊虫叮咬:这是登革热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感染登革病毒的患者或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当携带登革病毒的白纹伊蚊叮咬这些人后,病毒会进入蚊虫体内,并通过蚊虫再次叮咬其他人时传播开来。这个过程就像是病毒在蚊子和人之间的“接力赛”。
2、垂直传播:孕妇如果感染了登革病毒,可能会在妊娠期间将病毒传给胎儿。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登革热,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
3、医源性传播:在医疗环境中,如果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接触了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含有病毒的物质,也有可能会被感染。这提醒我们医疗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
4、其他途径:虽然较为罕见,但登革热也可能通过输入含有登革病毒的血液制品以及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等方式传播。这些途径提醒人们在使用血液制品或注射器时要格外小心。
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特别是在每年5月至10月的流行季节,儿童感染的几率较成人更高。为了有效预防登革热,减少蚊虫滋生、使用蚊帐和驱蚊剂、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等措施都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警惕性,可以帮助我们在流行季节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