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尤其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常出现高热、头痛、皮疹、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症状。蚊子叮咬病毒携带者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再叮咬健康人时将病毒传播。虽然血液传播(如输血、器官移植)也可能导致感染,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尚未有母婴垂直传播的明确病例。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1、蚊虫叮咬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叮咬。这些蚊子通常活跃在早晨和傍晚,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栖息。为降低感染风险,可以在室内使用杀虫剂,睡觉时使用蚊帐,外出时穿着长袖衣物,并涂抹驱蚊液。
2、血液传播
虽然血液传播较为少见,但输血、器官移植可能会导致登革热病毒的传播。输血者的健康筛查非常重要。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应严格监测供血者的身体状况。
3、个人卫生习惯
注意清理生活环境,避免积水形成蚊虫滋生地,例如废弃的瓶子、水盆、花盆托盘等是蚊子繁殖的常见场所。通过清理这些区域,可以有效控制蚊虫数量,减少登革热传播。
登革热的治疗与恢复
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可在1-2周内自行恢复,严重者可能需住院观察。治疗以对症为主,例如高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会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对于肌肉酸痛和头痛,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腹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部分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登革热,表现为血浆渗漏、休克或器官功能障碍。
行动建议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减少蚊虫叮咬机会,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如果感到不适,出现高热、皮疹等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大家可以通过增强健康意识和科学防护,有效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