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并不是一张生活的“禁令”,但在血糖管理上需要严格遵守原则,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如果血糖控制良好,患者可以过上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反之,如果血糖失控,不仅增加并发症的风险,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无论处于哪种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在饮食、运动、药物管理等方面做好平衡,避免忽视健康管理带来的隐患。
1. 饮食管理
合理饮食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基石。患者需要控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并定时定量地用餐以稳定血糖水平。暴饮暴食是需要避免的,而在运动前后还应留意热量的调配,避免过多或不足带来的问题。
推荐在主食中加入更多粗粮,如燕麦、荞麦、黑米和玉米。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够延缓餐后血糖上升,还能提供较强的饱腹感,减少对高糖高脂肪食物的依赖。特别是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更适合用来替代精制谷物主食。
2. 适度运动
运动是帮助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但需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散步、慢跑和游泳等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这类活动不仅能帮助消耗热量,还可以减少体内多余脂肪,稳定血糖水平。在运动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以免对关节和肌肉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果伴随低血糖风险,应在运动前后适当补充能量。
3. 药物管理
当血糖无法仅靠饮食和运动控制时,需要依赖药物来协助管理血糖水平。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等,有些患者则需要注射胰岛素。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通过药物治疗,很多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恢复至目标范围,为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4. 综合健康管理
合并感染等健康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控制感染源,避免剧烈活动。例如,如果患者罹患肺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身体虚弱,过度运动反而会加重病情。在这种情况下,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选择更温和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
生活中的行动建议
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没有“裸奔”的余地。规律饮食、适度运动、科学用药,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对健康状况的特别关注,都是保持良好生活质量的关键。为了自身健康,每个人都需要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在健康的轨道上前行,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掌控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