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白内障患者在选择镜片时,应根据病情特点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镜片类型,同时合理使用药物或考虑手术治疗。常见选择包括物理性镜片、染料性镜片、眼药水性镜片和树脂镜片,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作用和适用场景。除此之外,若病情严重或伴有其他眼科问题,手术治疗可能更为合适。
1、物理性镜片
这类镜片常用于配合药物治疗。例如,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能透过晶状体作用于其前部,改善晶状体浑浊的状况,帮助提升视力。这种方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作为初期的保守治疗手段。
2、染料性镜片
染料性镜片搭配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能帮助减轻白内障可能引发的瘙痒、眼痛等过敏症状。这种方式适合那些症状相对轻微但伴随不适的患者,能够缓解部分症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3、眼药水性镜片
常见的眼药水性镜片与抗氧化滴眼液(如谷胱甘肽滴眼液)联合使用,有助于缓解晶状体的氧化和浑浊。这类镜片对延缓白内障的进展具有一定辅助效果,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不当操作。
4、树脂镜片
树脂镜片在特定光线下可改善视物效果,使浑浊的晶状体透光性增强,对视力减退较轻的患者可能有所帮助。这种镜片适合那些希望通过物理手段短期改善视力的人群。
对于同时患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如角膜损伤,还需要额外配合治疗,如使用红霉素眼膏等药物。若病情进展较快,影响视力严重,超声乳化吸除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等手术治疗可能是更有效的选择。
建议白内障患者尽早就医,明确病情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日常需避免擅自用药,以免不当处理导致病情加重。规范的检查和治疗能够更好地保护视力,延缓病情发展,为日常生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