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五官科 > 眼科

做过白内障手术后眼压低

|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做过白内障手术后眼压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邸立君
邸立君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做过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眼压偏低的情况,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麻醉药物的影响、卧床休息时间过长、术中或术后眼部外伤、眼部感染,以及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等。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尽快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
1、麻醉药物的影响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可能引发眼压下降,尤其是在患者术中出现失血较多的情况下,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醋酸可的松片来缓解症状,并调整药物方案以减少对眼压的影响。
2、卧床时间过长
术后长时间卧床休息可能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眼部的血液灌注,从而引发眼压降低。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性的,可以通过适当抬高床头来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症状。适当下床活动(在医生许可下)也能促进血液循环。
3、眼部外伤
手术中对眼部组织的干扰可能引起轻微损伤,加上术后未遵医嘱护理,例如用手揉眼等行为,可能导致炎症刺激或前房积液,进而引发眼压降低。这种情况下,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或抗感染滴眼液,如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妥布霉素滴眼液,控制炎症并促进恢复。
4、眼部感染
术后如果护理不当,例如用手触碰眼部或未按时清洁,可能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引发炎症性反应。这种炎症可能导致前房积液增加,进一步降低眼压。治疗时通常会使用抗感染药物如红霉素眼膏或氧氟沙星滴眼液,并配合严格的用眼卫生管理。
5、心血管疾病
一些慢性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可能影响全身血液循环,进而导致眼压异常下降。如果怀疑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建议及时与心内科医生沟通,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合的药物,如地高辛片或盐酸维拉帕米片,以改善循环功能。
日常护理建议
患者在术后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术后护理建议,避免揉眼或其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的行为。同时,保持健康饮食,促进身体恢复。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复诊,不要忽视可能的潜在风险。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眼压低,尽早发现并采取措施尤为关键,这样才能确保术后视力的良好恢复,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希望每位患者都能通过科学护理,尽快恢复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白内障会导致眼睛混浊

白内障确实会导致眼睛混浊,这是因为眼睛中的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变化,影响了视觉清晰度。患有白内障的人通常会感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单眼多视、视野缺损以及色觉改变。白内障的成因多样,既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引起的,比如年龄增长、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等。 1、先天性白内障:这种类型的白内障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患有白内障,孩子可能在出生时就表现出晶状体混浊,从而导致视力障碍。这种情况需要在早期进行专业的眼科检查和干预,以避免对视觉发育产生长期影响。 2、后天性白内障: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晶状体也不例外。它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白内障的形成。这也是老年人中白内障高发的主要原因。 物理刺激:眼部受到外伤或手术后,晶状体可能受到损伤,导致混浊。这种情况下,视物不清的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需要及时处理。 化学刺激: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使用特定药物可能对晶状体造成损害,引发白内障。这提醒我们在接触化学品时要格外小心,并在用药时遵循医生的建议。 其他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进而引起白内障。这些疾病需要通过综合管理来降低对眼睛的影响。 对于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是最明显的症状。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或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法可林滴眼液等药物。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等。及时就医和专业治疗是保护视力的关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的眼科检查也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白内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