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是因晶状体混浊引起的一种常见眼科疾病,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视力通常会得到显著改善。然而,在恢复过程中,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反应或并发症。了解这些反应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恢复,避免不必要的担忧。常见的恢复反应包括轻微的不适、视物模糊、短暂的眩光感以及色觉的变化等。
1. 轻微的不适
术后几天内,患者可能感到眼部酸胀、异物感或轻微刺痛,这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对眼部组织的操作引起的正常反应。通常在1-2周内会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剧烈,需尽早就医,可能是炎症或其他并发症的征兆。
2. 视物模糊
部分患者在术后会感到视物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手术后角膜轻度水肿或炎症尚未完全消退所致。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在数天到数周内逐渐改善。配戴临时眼镜或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眼药水,可以帮助视力尽快恢复正常。
3. 短暂的眩光感
术后患者可能对强光敏感,尤其是在夜晚面对车灯或强烈的阳光时,容易出现眩光或光晕感。这是因为晶状体置换后眼部适应过程尚未完成。通常随着眼部的逐步恢复,这种反应会逐渐减轻。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可有效缓解不适。
4. 色觉变化
手术后,有些患者会发现色彩的感知发生变化。例如,红色或黄色可能显得更加鲜艳。这是因为混浊的晶状体被清晰的人工晶体替代后,视觉敏锐度提升所导致的正常现象。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患者会习惯新的色彩感知。
5. 特殊人群的恢复特点
对于儿童或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并可能伴有斜视或弱视的风险。及时进行视觉康复训练对儿童尤为重要。
手术后应定期复查,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按时使用抗炎或抗感染药物,避免用手揉眼,以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如果出现视力显著下降、眼痛或其他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通过合理的术后护理,患者大多能获得满意的视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