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发烧时会不会抽搐,通常没有一个固定的体温数值来决定,但一般来说,当体温超过38.5℃时,抽搐的风险会增加。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但如果体温过高,特别是达到或超过39℃,可能会引起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导致抽搐。家长们在孩子发热时,应该特别注意体温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1、体温分级与抽搐风险:临床上,孩子的体温可以分为低热(37.2-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和超高热(41℃以上)。当体温在低热和中等度热范围内时,通常不太会引发抽搐。然而,当体温达到高热甚至超高热时,抽搐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抽搐实际上是由于高热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肌肉痉挛性收缩。
2、如何应对高热: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家长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来退烧。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降低体温,减轻不适感。温水擦拭身体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记得让孩子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3、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穿衣和环境温度,避免着凉。尤其在季节交替时,应该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孩子的身体温暖。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适当的营养也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减少发热的发生。
发热时的抽搐虽然看起来让人担心,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通常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及时处理,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科学的护理和预防,孩子的健康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