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英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白内障患者常常会感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物体变形、眩光和色觉改变等不适。这些症状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混浊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影响视力。患者可能还会经历视野缺损、单眼复视、屈光改变和畏光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1、视物模糊:这是白内障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晶状体的混浊,光线无法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患者看东西模糊不清。这种模糊感就像在雾中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定。
2、视力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可能逐渐凋亡,使得视力逐渐下降。就像老旧的相机镜头,拍出来的照片不再清晰。
3、物体变形:晶状体的混浊程度不同,会使患者在观察物体时,产生变形或扭曲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像通过扭曲的玻璃看外面的世界。
4、眩光:患者可能在强光下,看到光晕或条纹,类似于开车时看到的车灯眩光。这是因为晶状体的混浊导致光线散射。
5、色觉改变:晶状体混浊会影响眼睛对颜色的吸收功能,导致颜色辨别能力下降。就像旧电视的色彩失真,红色和绿色的识别变得困难。
6、视野缺损:患者可能会发现视野中出现缺损或盲点,观察物体时可能会有部分区域看不清楚。
7、屈光改变:晶状体的变化可能导致屈光度数的变化,出现近视、远视或散光等问题。
8、畏光:由于光线无法正常聚焦,患者可能会对光线变得敏感,出现畏光的症状。
针对这些不适,建议白内障患者积极寻求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等,或进行手术治疗,如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应注意避免过度用眼,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通过这些措施,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视力问题,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