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白内障患者在治疗上主要依赖手术方式,同时结合术前检查、术中精确操作以及术后护理,可以显著提升视力恢复效果。手术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常见方法包括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术后需要注重眼部护理,避免用眼过度,并定期复查,确保眼睛健康状态持续稳定。
一、手术治疗的选择
1、超声乳化手术
超声乳化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手术方式。利用超声波能量,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粉碎后吸除,再置换人工晶状体,操作精确,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2、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通过角膜边缘的小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替代原有晶状体,改善因白内障导致的视力障碍。该手术切口小,创伤小,适合大多数白内障患者。
3、囊外摘除术
针对严重混浊的晶状体,通过摘除晶状体前囊膜,改善视觉质量。此方法适合晶状体核硬度较大的患者,但对手术切口要求较高,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4、超声乳化联合技术
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超声乳化联合技术,粉碎混浊晶状体并吸除,结合其他操作,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术后护理对恢复视力起到关键作用,患者应避免揉搓眼睛,以免人工晶状体移位或术区感染。要尽量减少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的习惯,防止眼部疲劳。休息时避免低头动作,保持合适的卧姿和休息时间,为眼部恢复提供充足条件。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橙子、蓝莓等,有助于眼部组织的愈合。
三、定期复查的必要性
手术后的视力恢复并非一蹴而就。建议患者在术后按时复查,例如3至5天内复查一次,检查视力情况和眼部愈合状态。若无异常,可根据医生建议逐渐延长复查间隔。复查过程还能帮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例如炎症或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异常,从而及时处理。
小结
白内障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通过科学护理和定期检查,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视力,提升生活质量。如果发现视力模糊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健康的眼睛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手术后更需用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