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月经即将结束时出现经血发黑的现象,通常是由于经血量较少,经血在宫腔内停留时间较长所致,也可能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贫血等因素有关。如果你发现这种情况,建议尽快就医,通过专业检查确定具体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1、月经量较少:当经血量较少时,经血在阴道内停留的时间会延长,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导致经血变黑。这种情况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非月经期进行性生活时,要注意卫生,以避免感染。
2、宫颈炎:宫颈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严重时可导致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氧化后可能呈现黑色。若怀疑宫颈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药物,如阿奇霉素片,进行治疗。
3、子宫内膜炎: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子宫内膜可能感染病原体引发炎症。在炎症严重时,子宫内膜可能出现渗出,导致血液氧化发黑。此时,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如妇科千金片或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治疗。
4、贫血:贫血患者由于体内红细胞被破坏,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组织细胞缺氧。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较多,出血量增加,也可能导致经血发黑。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如琥珀酸亚铁片或叶酸片进行治疗。
为了预防和缓解月经发黑的情况,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关键。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饮食上要避免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度锻炼以增强免疫力。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经期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