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成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做完白内障手术后,眼睛周围出现胬肉的情况并不罕见。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手术中的一些细微变化引起的,包括残留结膜瓣、结膜下出血、睑裂斑或感染等问题。如果在术后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是最为关键的处理方法。
1、残留结膜瓣: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需要切开结膜以进入眼睛,但有时结膜瓣可能没有完全吸收,导致术后眼睛周围出现小肉块。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残留结膜瓣并不会带来严重问题,它通常会自行吸收,不需要特别处理。如果出现不适,医生可能会观察一段时间,看是否会自然恢复。
2、结膜下出血:白内障手术会涉及眼部的微血管,手术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进而出现结膜下出血。这样一来,眼睛附近可能会形成淤血,表现为眼部周围的肿块或红色斑块。患者可能感到眼睛不适或有异物感。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太过担心,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滴眼药水,如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帮助缓解症状。
3、睑裂斑: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或者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结膜损伤,进而在白内障手术后出现肉块。这种情况通常与眼睛干涩、眼红等症状一起表现出来。如果患者有这些表现,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并使用一些抗炎药物,比如普拉洛芬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缓解症状。
4、感染:术后如果不注意卫生,手术切口可能会感染细菌,从而引发眼部炎症,常见的如睑腺炎。感染引起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眼部红肿、热痛,甚至可能感觉有脓液分泌。这时,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有效治疗。
在白内障手术后,为了避免出现这些不适情况,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持眼部卫生,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避免用脏水洗眼或揉眼,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蔬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定期进行眼部复查,确保手术后恢复顺利。如果发现任何不适,及时就医是避免病情加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