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制度对于早期发现和管理该疾病至关重要。筛查工作通常包括筛查对象、时间、方法以及结果处理等几个方面。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一旦确诊为2型糖尿病,需遵医嘱进行积极治疗。
1、筛查对象: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超重或肥胖者、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有家族史的人群,以及年龄超过40岁的人。这些人群由于其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因此应特别注意定期筛查。
2、筛查时间:对于具有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测。空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体检中若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等于6.5%,也可以初步诊断为2型糖尿病。这些测试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从而及时开始治疗。
3、筛查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临床上常用的筛查方法。受试者需要在前一日晚餐后禁食8-10小时,第二天早晨空腹抽血测量血糖,然后口服含葡萄糖的溶液。30分钟和60分钟后分别取血测血糖。如果这些测试中任意一项数值超出正常范围,便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
4、筛查结果处理:如果空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7.0mmol/L,并且OGTT试验中的任意一项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即可确诊为2型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之间,但OGTT试验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也需考虑糖尿病的可能性。确诊后,患者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通过进一步检查如胰岛素抵抗测定来了解病情,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血糖管理。
早期筛查和管理2型糖尿病对于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检测和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保持健康的生活质量。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也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