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传播主要与蚊虫叮咬有关,特别是在封闭的会场环境中,带蚊子进入可能会增加传播风险。蚊子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病毒就这样在人群中传播开来。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主要传染源是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感染者可能通过血液、唾液和尿液等途径传播病毒,然而蚊虫叮咬仍然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1、症状识别与处理: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大多数感染者在9至21天内会出现这些症状。对于发热症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皮疹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外用药物,如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重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加强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
2、预防与控制措施:为了减少登革热的传播,建议大家尽量避免蚊虫叮咬。可以使用蚊帐、驱蚊剂等防护措施,保持室内通风和清洁,定期清除积水,防止蚊虫滋生。去往医院的感染科或内科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3、就医建议与日常护理:如果怀疑感染登革热,应及时就医。医院的感染科或内科可以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日常护理中,保持环境卫生,衣物经常暴晒消毒,能有效减少蚊虫的滋生和传播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多人聚集的场合,做好防蚊措施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通过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症状,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