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常见症状包括高热、皮疹和出血倾向,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休克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到15天,平均为7到10天。患者会突然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和腹痛。皮疹和出血倾向也是常见表现。
1、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些蚊虫通常在白天活动,因此白天的防护尤为重要。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也可能导致感染。
2、治疗方法: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直接治疗登革热,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发热时可以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3、预防措施: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防蚊灭蚊。减少蚊虫滋生的环境,避免去蚊虫密集的地方,出门时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使用蚊帐和驱蚊剂也是不错的选择。
登革热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有效的防蚊措施和及时的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关键在于提高防护意识,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保持环境卫生,消除蚊虫滋生地,也是社区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