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精神科 > 精神病科

情绪低落,压抑并且烦躁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最近觉得整个人好累,心情很压抑。那时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毕业了对同学的不舍,所以这样。但是,这个星期回到家后,心情更加压抑了,不想说话。直到今晚听到父母的对话莫名觉得很烦躁,更难过,心情跌到低点。一个人来到公园坐下,希望自己能冷静下来,但是想着想着眼泪就流出来了。然后到姐姐找我聊天,我更加否定了自己的存在。之后打算找闺蜜开导下自己,却连闺蜜也不懂我了。渐渐地,发觉没有人懂我,在这个家也是不需要,我是多余的一个人。我消失了,他们会过得更好。好累,真的好累,闭上眼,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如何消失掉的想法,回到家里,似乎没有察觉到我,再一次发现自己是不被需要的。 现在,我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按您的叙述接近于抑郁症,是否能确诊为抑郁症,需要您本人的配合问答,只有您自己的答案能确诊。可以去心理医院做抑郁症测定,或者求助于专业心理医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社交恐惧症怎么一回事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核心原因是心理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心理因素 社交恐惧症通常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患者可能对他人评价过度敏感,担心在社交场合出丑或被嘲笑。这种心理压力可能源于童年经历,如被过度批评或缺乏社交支持。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患者对社交活动产生强烈的恐惧感,甚至出现焦虑症状。 2、生理因素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神经系统可能对压力反应过度。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的大脑杏仁核(负责情绪处理)活动异常,导致对社交刺激的过度反应。同时,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失衡也可能加剧症状。这些生理变化使患者在社交场合中更容易感到紧张和不安。 3、环境因素 成长环境对社交恐惧症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家庭氛围紧张、父母过度保护或缺乏社交机会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社会文化因素也可能起作用,例如在一些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体可能更容易感到社交压力。 4、治疗方法 -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社交恐惧症的首选方法。通过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患者可以逐步减少对社交场合的恐惧。暴露疗法也是一种有效手段,通过逐步接触恐惧情境,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 药物治疗: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和帕罗西汀常用于缓解焦虑症状。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可用于短期缓解急性焦虑,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依赖。 -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运动如瑜伽或慢跑有助于缓解焦虑。饮食上,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可能对改善情绪有帮助。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冥想也能有效减轻症状。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通过心理治疗、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逐步克服恐惧,恢复正常社交功能。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