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传播确实与蚊子密切相关,主要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叮咬传播。这些蚊子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这些地区登革热的流行更为常见。
1、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携带病毒的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人体传播。当蚊子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其他健康人群时,病毒会通过唾液腺进入人体。病毒在人体内迅速复制并产生毒素,引发一系列症状,例如发热、皮疹和全身不适。
2、常见症状
感染登革病毒后,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高热,并伴随头痛、眼眶周围疼痛、肌肉和关节酸痛等症状,这些也被称为“断骨热”的特点。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皮疹、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淋巴结肿大或肝脾肿大,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
3、治疗和预防
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对于高热者,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烧药;瘙痒明显者可以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如果出现出血倾向或血小板降低,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或其他对症处理。
在预防方面,应重点控制蚊虫滋生环境。避免在家中或周围存留积水(如花盆、废轮胎等),定期更换水体容器,减少蚊子的孳生地。外出时可以穿浅色长衣长裤,并使用蚊虫驱避剂。个人卫生方面,也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蚊虫藏匿。
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登革热侵害,不仅需要了解疾病传播途径,更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其被动治疗,不如从源头防止蚊子的滋生,用健康的环境让病毒无处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