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化血红蛋白达到6.5%或以上时,通常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个关键指标。但要确诊糖尿病,还需要结合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综合检查。单靠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并不足以确诊,尤其是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其他影响因素。
1、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性与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形成的产物,它反映的是过去8到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通常在4%到6%之间。当HbA1c达到6.5%或更高时,可以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参考标准。
单次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并不能完全确诊糖尿病,可能会受到贫血、红细胞寿命缩短等因素的干扰。为了避免误诊,建议多次检测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评估。
2、空腹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指禁食至少8小时后的血糖值。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低于6.1 mmol/L。如果空腹血糖达到7.0 mmol/L或更高,结合其他证据,可能诊断为糖尿病。介于6.1至6.9 mmol/L之间的状态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需要特别注意血糖控制。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项用于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血糖调节能力的检查。检查时,受试者需空腹测一次静脉血糖,然后服用75克葡萄糖溶液,并在服糖后0.5小时、1小时和2小时分别测量血糖水平。如果2小时血糖值≥11.1 mmol/L,则高度提示糖尿病。
对于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但有糖尿病疑虑的患者,OGTT能够帮助排查早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
4、日常生活的血糖管理建议
即使尚未确诊糖尿病,对于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或血糖异常的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管理非常关键: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评估血糖水平的重要工具,但诊断糖尿病时不能单凭这一项指标。准确判断需要结合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多方面检查。对于疑似糖尿病的患者,尽早就医并进行全面评估,才能更好地保护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