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且成熟的眼科手术,通常分为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几个阶段。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引起的,导致视物模糊、畏光等症状。手术通过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从而恢复视力。
1、术前准备
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视力、眼底和血液检查等,以评估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手术。手术当天,应清洗面部和眼周,保持局部清洁,同时摘下隐形眼镜或眼镜。如果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也需要提前与医生沟通,以确保相关指标达标。
2、体位调整和眼部消毒
手术开始时,患者通常需要平卧或半卧。医生会根据手术需求调整体位,以确保操作方便并避免患者的不适。随后,会使用专业眼部消毒剂对眼部及周围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减少感染风险。整个过程会非常仔细,以确保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3、麻醉和手术过程
白内障手术大多采用局部麻醉,通过滴眼液或注射的方式,使患者在手术中无痛但保持清醒。在手术中,医生通过小切口将混浊的晶状体取出,常用的技术包括超声乳化术,即通过超声波将晶状体乳化后吸除。随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恢复眼睛的聚焦能力。手术过程一般持续20-30分钟,技术熟练的医生能够快速、安全地完成操作。
4、术后护理与恢复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检查手术部位是否有异常反应,如红肿或分泌物增多。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抗炎药物,防止感染和炎症。术后数天内避免用力揉眼或参与剧烈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建议佩戴保护眼镜以防止灰尘进入眼部。
白内障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术后护理非常关键。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诊,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用眼、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等),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和保护眼部健康。如果术后出现视力波动或其他不适,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精确的手术操作和科学的术后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重新获得清晰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