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病毒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人体可能会出现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皮疹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休克和出血倾向。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处理登革热感染,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1、发热: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受到病毒的侵袭,引发持续性的高热,体温通常会超过39℃。这种高热是身体对抗病毒的自然反应,虽然不舒服,但也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标志。
2、全身肌肉酸痛:登革热病毒会攻击骨骼肌,引发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全身肌肉酸痛。这种疼痛可能会让人感到像是被重物压过一样,影响日常活动。
3、皮疹:在感染过程中,体内会产生抗体,并与病毒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刺激免疫反应,引发皮肤黏膜损害,出现局部充血、水肿和红斑,形成皮疹。
4、其他症状:有些患者可能还会经历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如果病情加重,可能会出现休克和出血倾向,这时需要立即就医。
登革热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期间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保持清淡饮食,以帮助身体更快恢复。了解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患者及早识别症状,还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希望大家在蚊虫活跃的季节,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被蚊子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