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海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ICL手术后出现白内障的情况并不常见,但确实可能因为多种因素导致,例如术后护理不当、感染、并发青光眼或晶体浑浊等。出现这一问题时,关键是尽早明确病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以免影响视力。
1、术后护理不当
如果术后不注意眼部护理,例如用手揉眼或接触不洁物品,可能会引起眼部感染,进而损伤晶体上皮细胞,导致白内障和视力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严格遵守术后护理要求,保持双手清洁,避免揉眼,遵医嘱使用药物,例如吡诺克辛滴眼液,有助于保护晶体健康。
2、继发感染
术后眼部卫生不到位可能引发细菌感染,炎症的刺激会导致晶体混浊,进一步发展为白内障。若发现红肿、疼痛或视力模糊等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抗生素滴眼液进行治疗,例如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以控制炎症。
3、术后并发青光眼
手术过程中如果损伤了虹膜,可能引发房水循环障碍,造成继发性青光眼,同时伴随视力下降。这种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眼压,例如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或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如果药物效果不佳,还需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4、晶体浑浊
手术后,残留的纤维蛋白沉积、代谢异常或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晶体浑浊。这种情况如果影响较轻,可以通过观察并结合药物治疗控制病情;但如果晶体浑浊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通常需要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
晶体植入时间过长或合并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成为诱发白内障的潜在原因。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建议尽快前往眼科进行详细检查,例如眼底检查和眼压测量,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保护视力从细节开始,术后患者需要认真遵医嘱护理眼睛,注意定期复查,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风险。视力问题非小事,早发现早治疗对预后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