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当小孩发热时出现抽搐,通常不被视为正常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高热惊厥、电解质紊乱、癫痫发作或脑膜炎等。面对这样的情形,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医生能根据具体病因给予适当的治疗和药物,从而改善症状。
1、高热惊厥:小孩发热时,体温调节点可能上移,导致身体出现寒战现象,进而引发骨骼肌痉挛和抽搐。为了缓解这种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比如布洛芬颗粒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这样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2、电解质紊乱:发热期间,孩子的身体可能会失去大量水分,进而引起电解质紊乱。这种情况会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导致抽搐、乏力和意识模糊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很重要的。
3、癫痫发作:如果发热是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可能会导致脑神经损伤,并引发癫痫发作。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癫痫药物,比如卡马西平片或奥卡西平片,以控制症状。
4、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从而损害大脑神经元,引起神经异常放电和抽搐。如果抽搐症状严重,可能会引发脑疝,这时需要及时采取降颅压治疗,比如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来降低颅内压。
当小孩发热并出现抽搐时,及时测量体温是关键。如果体温低于38.5°C,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温湿毛巾擦拭额头和腋下等部位。如果体温超过38.5°C,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颗粒或尼美舒利颗粒等药物进行降温。家长应高度重视这种情况,及时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