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月经颜色发黑可能让人有些担心,但其实在某些情况下,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月经刚开始或快结束时,月经血颜色较暗是常见的,因为此时子宫内膜剥落较少,血液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容易被氧化。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不过,如果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比如腹痛或不适,最好及时就医。
1、月经刚来或快结束:当月经刚开始或者即将结束时,子宫内膜的剥落量较少,月经血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容易被氧化成黑色。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2、宫腔内感染:在月经期间,如果个人卫生没有做好,病原菌可能会侵入宫腔,引起感染。感染会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出现月经颜色发黑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小腹疼痛、下坠感等症状。若有这些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就医。
3、子宫内膜损伤:有过人工流产手术史的女性,可能会因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而导致宫腔粘连,月经量减少,颜色变深。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4、贫血:体质虚弱或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贫血,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使血液颜色变淡。虽然贫血一般表现为皮肤苍白,但也可能影响月经颜色。这时,建议通过饮食补充铁质,如多吃动物肝脏和菠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月经异常。如果发现月经颜色异常且伴随其他症状,及时就医是明智的选择。关注身体的信号,及时采取措施,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