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发热属于典型的稽留热,体温通常维持在39-40℃之间波动,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患者除了高热外,还会伴随明显的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和乏力等不适症状。
登革热发热的特点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患者常出现高热症状,体温快速上升,甚至高达39-40℃,并且这种高热持续时间较长,呈现出稽留热的特点。
稽留热的含义:稽留热指体温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超过39℃),波动幅度不超过1℃,并且持续超过24小时,这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热有所不同。
常见伴随症状及原因
1、头痛与眼眶痛
登革病毒感染后,患者经常感到剧烈的头痛,尤其在眼后区域更为明显。这是病毒影响神经系统,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的症状。
2、肌肉酸痛与关节痛
由于病毒侵入身体后,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肌肉和关节出现明显的酸痛感,甚至有“断骨热”之称。
3、寒战与疲乏
高热状态下,患者往往伴随寒战、出汗、全身乏力等表现,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
应对方法与日常护理
1、保持充足休息
登革热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帮助身体恢复。
2、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高热会导致出汗增多,容易引起脱水。此时建议多喝温水,适量饮用口服补液盐,维持体液平衡,预防脱水。
3、物理降温
可以通过温水擦拭身体或使用冰袋敷额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缓解高热带来的不适。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皮肤受损。
4、监测病情变化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皮肤出血点、腹痛、呕吐等情况,需警惕登革热重症表现,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虽然发热症状明显,但只要做好休息、护理和防护,大多数人都能顺利恢复健康。如果出现病情加重的迹象,切勿拖延,及时就医诊治,避免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