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生长痛是儿童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下肢肌肉疼痛,通常在夜间加剧,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关节酸痛或活动受限的情况。尽管生长痛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但持续疼痛可能影响孩子的睡眠和日常活动。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频繁出现疼痛,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
1. 下肢肌肉疼痛
生长痛的主要表现是下肢肌肉疼痛,特别集中在大腿前侧、小腿肚或膝盖周围。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儿童骨骼生长速度较快,导致肌肉、韧带跟不上骨骼发育的速度,从而引起肌肉拉扯和不适。孩子在活动后疼痛感可能加重,但一般不会伴随明显的肿胀或红热现象。
2. 夜间疼痛
生长痛常发生在夜间,特别是在孩子进入深度睡眠时。这与睡眠状态下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更加敏感有关,轻微的肌肉拉扯也可能被放大,导致夜间痛。
3. 生长速度快
孩子处于快速生长期时,骨骼、肌肉及其他组织的生长速度并不同步,容易引发不适感。这也是生长痛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于3到12岁的儿童。
4. 关节酸痛
随着体重的增加,孩子的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在运动量较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关节酸痛。
5. 活动受限
部分孩子在生长痛期间,由于肌肉疼痛会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如不愿意跑跳,甚至短时间内避免使用疼痛的肢体。不过,生长痛不会影响正常的日常行走。
温馨提示
生长痛虽然是儿童常见的发育现象,但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如红肿、发热),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平时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生长发育期,让他们拥有健康的骨骼和肌肉。